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较人教版语文教材,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小古文提前近两年进入学生的学习视野。如何上好第一堂古文课?引起了一线教师的深思。笔者结合《司马光》一文的相关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从"文本与学生""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三个维度进行解构,力求做到更有据、更有趣的古文启蒙教学。  相似文献   

2.
文本解读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关键。语文教师可从"博学之,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全方位解读文本,把握原生价值""以本为本,发掘文本教学价值""独立阅读为主,教参为辅"四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本文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备课依赖教参""人人都可以教语文""语文课听不听都不影响成绩"等现象,原因之一在于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即语文教师缺乏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对此,王先霈、孙绍振等学者将"文本细读"这一文学批评方法置于语文课程语境下,将其作为一种文本分析方法,辅助一线教师的阅读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新时代语文教育的使命。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要素。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视角,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建构、文本思辨、文本鉴赏、文本感悟,进而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儿童主体,回归语文本体,回归学习本质。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问题。原因有三:一是当代社会崇尚自由、个性、创造的时代精神的需求;二是针对新课改以来出现的"泛人文""轻文本"语文教学倾向的一种反拨;三相关学科理论的快速发展。由于语文教育面临较复杂的教学要素和情境,"文本的教学解读"比"文本的常态解读"更复杂,应立足于作者、编者、教师、学生的共同作用,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防止文本误读、片面解读、阐释循环、过分深度解读、无边界解读、无方向解读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文本教材是学生叙事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媒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材中的叙事文为例子,引领学生从"有意思""会表达""有意义"等方面展开教学,帮助学生习得记事文的表达要领,促进学生叙事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过程是教师、学生语文智慧生长的过程。《显隐发微,析疑赏奇——文学作品文本解读路径例说》一文从"显隐""发微""还原""借力""析题""聚合""归真""探奇"等方面寻找文学作品的解读路径,发掘文学作品内涵和艺术形式的特质,并以具体的文本分析为支撑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准确合理地解读文本提供了指导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在新课改之后,出现了"师为中心""以本为本"的教学中心论的转变,以"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更加突出了教师在文本阅读中的有效引导。本文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对如何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立足文本并实现文本的超越与回归进行了全面探析。  相似文献   

9.
当前,说明文阅读教学还处在知识教学的层面,课堂缺少语文味。教师必须从"精心设问""创设氛围""文本细读""语感熏陶"四个方面细化语文教学的过程,才能使说明文课堂散发浓郁的语文味,从而实现说明文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涵盖了大量的文本内容,教师如果不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就会使教学缺乏吸引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对文本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思维模式.本文就"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合作"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线上教学展开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良好思维品质、真正提高语文课堂实效,语文老师应回归文本,重视对文本的科学解读。然而语文教材中的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堂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文本的自身特征及学生实际来研读教材,选择好学习课文的切入点,集中精力解决好一个具体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在课堂当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抓住文本的"舒展点""动情点""小标点""拓展点""探究点",构建"精约型"语文课堂,从而激活学生的阅读热情,开拓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焰 《教师》2013,(22):58-58
"教书育人""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不单要讲授本门学科的知识技能,还得立足文本,探究其蕴含的文"道"。语文教学进行德育的特点是"渗透",也就是说,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德育教学,不能脱离文本的语言文字天马行空地讲授大道理,应该符合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挖掘要掌握好"度"。当前的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多少做得还不够到位,主要从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文本的个性未被完全挖掘""仅从‘道’的角度挖掘""文本的‘过度’挖掘"入手,通过相应案例的分析,得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根据学生特点挖掘相应的文本个性,尤其是对于"深文"要敢于善于"浅教",从而构建平实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文本细读是还原文本语境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艺术。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语境生处细细寻""语言亮点细细读""情理悖处细细品""语意空白细细钻"等文本细读策略,目的是使阅读成为学生快乐的心灵之旅,让学生读出"味道",获得丰厚的人生滋养。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改的实施已经有十多年了,无数的语文教师参与其中、不断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走了很多曲折之路.形式大于内容的操作,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改革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很多教师在文本解读上要么浮光掠影,要么拿来主义,要么曲解误读,更有甚者直接脱离文本.顾黄初先生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生观"即"生命观"、"生活观"和"生态观".强调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初中语文字词教学,正处在一个尴尬境地。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生、教师认识不足;二是教师教法落后、低效。长期"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会造成学生对文本中字词的轻视,会给学生在阅读理解时带来障碍,从而极大妨碍了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那该如何展开行之有效的字词教学呢?我认为应从"正音""形训""义融""致用"四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出现了一种形式化的倾向。这种形式化表现为教师过分追求"牵一发""格式工整""独特新异"等。解决这些怪现象的根本在于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视角必须由自我转向学生,文本解读的内容必须由形式化走向对文本的语言与情感表达的关注。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是:一、品味语言,推敲文脉,语文的味道不能变;二、触发情感,唤醒体验,动情朗读不可少。  相似文献   

18.
<正>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成功进行解读,谈"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都是华而不实。近几年来,许多有识之士竖起了弘扬国学的大旗,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许多语文教师,也让四书五经、老庄哲学、史记汉赋等国学经典重返语文课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机融合国学经  相似文献   

19.
"教什么"和"怎么教"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一直困扰一线教师的最大问题。读懂编者意图,读懂文本和作者,依据学情,贴着文字,贴着学生选择教学策略,合理设计教学,实现教师、学生、编者、文本之间的深度对话,是突破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运用这一手段,教学《卖白菜》,紧抓"穷""人""泪",收效甚佳,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过程;二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