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故宫东华门外,游客们脚步匆匆,只为一睹金瓦红墙内的皇家气象。南池子大街136号院,却是常常在途中被忽略的地方之一。甚至连许多北京人也不知道,虽然毗邻故宫,但这座名为“皇史宬”的院子,曾经有何用途。如今,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的主持修缮下,时隔21年,皇史宬重新对外开放,并且在壬寅虎年来临之际,借助互联网成功“出圈”,在市民网友的投票中摇身一变,成为新年里北京城新晋的第一批“网红”。推开朱红色院门,这座拥有488年历史的古建筑终于褪去神秘,真正意义上走入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2.
"皇史宬"是明清两代用以存放皇家史册和重要资料的皇家档案馆,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七月.皇史宬先后收藏过明清两代各朝的实录、圣训、玉碟、<永乐大典>副本、<大清会典>及经略、大将军印信等.明代皇史宬由司礼监管理;清代由礼部管理,设守尉、守吏,负责守卫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4.
明代皇史宬张电题额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金路 《历史档案》2023,(2):128-131
<正>清代皇室对玉牒的纂修和贮藏极为重视,纂修完成后均以隆重的礼仪进呈皇帝御览,始能尊藏收贮。大玉牒正本初纂修三份,一藏于皇史宬,一藏于礼部(后藏于盛京敬典阁),一藏于宗人府(后停修)。关于皇史宬所藏之玉牒,(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玉牒在“皇史宬行(礼恭)奉尊藏”((1)),而(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2))中又有玉牒“移贮”寿皇殿之东、西室的记载。对此,研究者认为,“原藏皇史宬之清代玉牒,嘉庆十二年移存景山寿皇殿”((3)),在考证玉牒存址时亦提及嘉庆十二年(1807)玉牒移存景山寿皇殿耳殿衍庆殿和绵禧殿((4))。本文在此基础上,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藏清代档案、故宫博物院藏古籍及官修文献为依据,梳理皇史宬所藏玉牒移贮寿皇殿始末。  相似文献   

6.
北京天安门东侧南池子大街南日,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皇史威。“成”,意即专藏帝王手迹、实录、秘典之所在。这是建成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库。宫殿巍峨,形制严整,左右铺陈,前后延伸,整石雕砌,无梁无柱。殿内筑有1.42米高的石台,其上排列152个鎏金雕龙的“金匮”,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曾经的世事沧桑,一方水土的变迁,一代英雄的可歌可泣,一段段尘封的历史,一片片珍贵的记忆,如果没有档案,泛黄的记忆就会随风飘散。档案,就像一座桥,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上,静观风云变幻,聆听岁月流淌,记录辉煌和耻辱,感受兴衰和变迁。她荣辱不惊,从容大度。不论是身穿甲骨、竹简,还是衣着纸张、光盘;不论是蜗居皇史宬、架阁库,还是荣登高楼大厦;不论是遭受焚书坑儒的伤痛,还是迎来现代文明的光辉照耀,都是一样地沉稳冷静,不卑不亢。她仿佛一位历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公众号成长记:从信息发布渠道到资源整合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刘冰 《编辑学报》2016,28(4):388-390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作为炙手可热的社会化媒体,微信公众号很快地成为各大媒体品牌延伸的必争之地,处于数字化转型的科技期刊也不例外.随着科技期刊对微信公众号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微信为公众号提供的服务不断完善,科技期刊公众号在不断成长.科技期刊公众号信息内容从最初的纸版内容的信息重现,转向以纸版内容为基础加之独立生产的适于社交网络传播的内容产品的组合形式.已有科技期刊公众号告别了单纯信息供应模式,进入了信息服务与功能服务相结合的模式.用户导向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功能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黏度.而在“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下,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更是可以作为一个资源整合平台,盘活平台上个体与机构的各种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文章对这一成长做一总结,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以期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999年底,林廷翰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份事业Q点网(www.qzone.com)。Q点网提供的个人主页服务当时十分受欢迎。新一代的青少年十分注重个性化的表现,网络世界通常因为其虚拟空间的阻碍而令每个人的面貌都神秘而不可信,Q点网轻松而富有特色的个人主页服务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