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从"产业化"到"公益性"的理论和政震的转变,实质上是对教育本性的重新理解和厘定.教育产业化是一种经济取向的所谓教育改革,它是对教育伦理本性的背离,而教育公益性是对教育本性的回归,充分把握教育的伦理特性,对于我们在理论上树立观察教育问题的伦理视角,在实践上坚持教育的伦理操守,都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这既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何为"更好的教育"?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的答案是:让教育理想如诗,校园风景如画,师生生  相似文献   

3.
宫英海 《辽宁教育》2012,(12):75-77
素描:他是教育的真诚实践者",关注每一个"是他的教育信仰。他的教育风格:爱而充满梦想,快乐而执着坚定。我常常叩问自己:为什么当校长?答案很明确,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致力于改变一所学校的精神和面貌。毫无疑问,人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人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必须满怀教育理想,做一个理想的守望者。校长不仅要把理想珍藏在教师的梦中,更要把理想播种在学生心中,用理想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在西岗这片充满大气与教育智慧、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热土上,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即"大气成就大器"。  相似文献   

4.
正谈到学前教育,在许多人眼里,还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学前教育无外乎就是陪着孩子玩,照顾好孩子在幼儿园不出事,教孩子认几个字,唱几首歌,跳几曲舞。事实上,学前教育决不这么简单,作为整体教育的一个阶段性教育类别,学前教育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性、特点以及规律。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理想"这个词常常出现在许多人的口中或者文章中,然而,笔者注意到,无论是教育部门、教育专家,还是学校校长,谈论"教育理想"时,涉及的教育领域往往是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而没有把目光投向学前教育。毫不夸张地说,当前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几乎把"学  相似文献   

5.
"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教育实验"被当下教育人士称为"三新鼎立"的基础教育改革工程。其中"新教育实验"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最高追求和努力方向,明确提出了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为行动途径的实验方案。如果从"习惯"的视野对其进行解读的话,这些行动的最终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学生未来60年的发展打好底色。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教育规划纲要》绘就了中国教育的宏伟蓝图,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激发了人们对中国教育的美好憧憬.然而,理想变为现实,需要革新的勇气和魄力,更需要得力的政策和措施.由此,改革试点成为2011年中国教育的主基调和工作主线.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学校作为实现各方教育改革理想的交汇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加强和创新教育管理是学校实现教育内涵和品质发展的关键。辽宁省大连市西岗教育正沿着"经验重组、整体建构和管理微创新"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改革同其他任何教育类型的改革一样,都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在课程改革中必然遭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或开发和理想课程的教学可能性等问题,在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基本依据与技术方法、理想课程与实践的教学可能性等一系列关系中,存在着: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应为"与"难为",课程开发符合课程规律的"应为"与"难为",理想课程与教学可能性的"应为"与"难为"等问题,处理好课程改革的"应为"与"难为"是深化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时军 《生活教育》2014,(12):109-111
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班主任。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班主任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关怀者和引领者,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人生道路的选择以及人文素质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成败。在今天教育改革的环境下,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对象的变化,赋予了班主任工作新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10.
不断进行改革探索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制约教育改革的核心因素是"人"的因素,国民性中社会成员形成的相对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心理特质对教育改革会起到明显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从"国民性"的角度审视当前的教育改革,存在着权力至上、权利意识淡薄、机械照搬和非此即彼等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理性、科学地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要促进教育改革的民主化发展,不断赋权与教师,尊重教育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和文化适应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将"民族教育"单独列为一章,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民族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2008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印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民族团结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公平""质量""立德"是教育改革中的核心内容,教育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是当下最应思考的关键所在。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重大的变革,教育形式和内容也更加丰富和复合。在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教育工作中,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弘扬和传承以"工匠精神"和"行知精神"为代表的教育文化精神,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重视把中国文化中"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教育精神应用在教育建设与教育工作中,应用在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14.
赵浩军 《教育》2011,(4):25
从教育发展外部环境看,"十二五"期间将是教育事业的"黄金发展期",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的出台,体现了党和政府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特别是会议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将为"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新加坡提出"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全面落实德、智、体群美的"全人教育"。并卓有成效地落实,为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少教多学"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地方特色的学校教育评估体系,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洪明 《教育学报》2007,3(1):10-16
"课堂主渠道"观点批判的实质,就是否定学校教育在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否定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依然起着主渠道作用;它是当前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火"现象中的典型事例,非常值得重视.此论的错误根源在于,缺乏对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误解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的关系.正确理解"课堂教学主渠道"观点,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尊重历史,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营养;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辩证地看待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批判观,正确对待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要立足于教育改革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承诺。"公平与质量"作为相依相伴的一体化存在和相辅相成的整体性状态,将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改革,系统地指向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难点问题,全面地关照着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体现了国家深切的政策关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其主要特征是: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教育决策的复杂性增大,改革举措实施的难度增加。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有其深层次和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发展,转变到以提高质  相似文献   

19.
"发展性教育评价"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现代教育评价观。文章就我国目前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运用"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对学生、教师评价及"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实施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重读“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教育"是陈鹤琴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著名教育主张,旨在探索建立中国化新教育之路.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观"是"活教育"最重要的价‘值,并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值得人们研究、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