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字     
掌握书法原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楚"书法书写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在书法中的功能是什么"。就汉字古今形态的演进过程来看,用于书法的多种书体其实是历史上曾经出现并通行的实用书写文字体系,这种"字体"经历了篆体(包括大篆、小篆)、隶体(包括秦隶或古隶、汉隶)与真体(包括繁体与现今通行的简体)三大历史阶段。而每一种字体都包含了两种以上的实用书体,即规范统一的与不规范统一的。而书法上所谓"篆隶楷行草"五体是站在真体文字历史形态上做出的选择。但是,从书法艺术原理的立场来审视"篆隶楷行草"五体的书体意识则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2.
正第十讲结字虽然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在楼兰简纸文书书法学习中,构字法则同样重要。尽管这些资料书写时间不同、书手众多、书体多样,但对它们分类整理后,我们仍然会受到许多启发。结字特征受书体影响,隶意重的字多宽扁形,章草多横势,今草多纵势,行书变化最丰富。因为书写习惯和审美取向不同,同一书体在不同书手笔下,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所以,楼兰简纸文书的结字是多样的、复杂的。要之,在于求同存异,能于共性之中规范法则,能于个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载体、书写工具、书写方式、对后世字体影响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商代简牍软笔书体是商代的通用字体,也是汉字形体体系中的核心字体,是后世汉字的源头。甲骨文仅是依附于简牍软笔书体基础上的,因载体、书写工具、书写方式、用途的不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字体。  相似文献   

4.
敦煌遗书民间书法特征主要表现在,民间书法的书写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与融合,民间书法中大众与文人的相互交融和影响,民间书法对书体发展过程的佐证等三个方面,具体体现了率真与庄重共存、民间与经典互化、书写与书体同生的价值意义.敦煌遗书在书体字体无限变化和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最真实地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汉字书写的演变过程,给后人揭示了以刻石为主要呈现形式的背后,客观地存在着先民徒手书写在纸卷上的书法真迹.它在书写中的丰富变化和字体及字型结构的演进过程,给书法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最佳也最真实的参照对象.  相似文献   

5.
正李越深书友的中堂作品书体为章草。自始至终,作者的书写状态一气呵成,除去"扬"字误写为"杨"外,整体书写熟练贯畅。章法方面略有小疵,从"茫大地"这行至正文结束,每行底端逐渐上抬,到落款钤印发展至极端,造成了章法左下部分的空荡,需注意。此外,写章草气息格调应以古厚为上,并且要参以篆隶之法。此作今体行草化较明显,古厚之气尚需完善,建议作者多关注汉末的字体嬗变史,对章草精神的领会必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书法以其独特的书体线条结构、章法、笔墨、文辞以及书写的书体、款式、装裱的样式,受到人们深深的喜爱。因此,探索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书法教学质量、对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和书法技能是非常有效的。下面,我在多年的书法实践中,就如何提高青少年的书法技能  相似文献   

7.
<正>书法是伴随汉字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艺术。甲骨、篆、隶、楷等书体其象形、指事的意味明显,文字在传递过程中,保证其形象的准确性和可识读性,则成了在书写过程中的第一要义,即有"如"要求。早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序》中就提到:"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许慎从文字学的角度,揭橥了"书者,如也"。所谓独体曰  相似文献   

8.
研究前期书法史时,书家在书体演进中的作用容易被忽略。文章对锺繇"三体书"及其影响的研究,从锺繇所处时代文化背景、书法发展的实际情况及书家的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发现锺繇"三体书"是当时实用而流行的书体,"皆为世人所善"与其政治生涯紧密相系,是由实用而上升到艺术层次的,并对书体演进起了重要作用。"三体书"中的"铭石书"因处于书体演进趋于结束时期,其魅力犹如天边的晚霞夕阳,虽行将逝去仍发出绚烂耀眼的光芒,为人们赞叹、留恋。"章程书"虽处于小楷草创阶段,却因锺王并举而构成了中国书法特有的"魏晋现象"。"行狎书"是"三体书"中最短寿的书体,因特点不够明显很快被王羲之行书所取代。"三体书"只有楷书以锺王并存的形式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汉文字,传统是用毛笔书写,现在是多用钢笔(硬笔)书写,因书写方法的差异,大致可分为楷书、行书、草书三大类别,三类书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自身的用途。  相似文献   

10.
六、常规书写 避免混同 正因为草书中写法相近、相似甚至相同的字很多,时常出现混用的情况,所以使人很难以辨认识别,甚至书家也常常"望字兴叹".所以,我们在书写时最好按常用的规范书体去写,以避免混同而让人质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毛笔书法的发展,在正体与草体的矛盾中进行。 正体的出现,是因为人们要求文字易识;草体的出现,是因为人们要求文字易写。人的需要是书体演变的内在原因。草体是书体演变的动力,是新书体出现的前奏。  相似文献   

12.
程方平 《中国教师》2010,(11):53-55
<正>草书在中国书道史上并非最后出现的书体,但却是对书写者文化素养要求最高的书体。写草书不仅难度大、需要文史积累等字外功夫和潇洒自如的胆识,也最需要追求富有艺术表现力、内容感染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草书,是一种最讲天分、最讲自由,又最讲法度和想象力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同时,又是书法诸书体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也最具艺术表现形式的书体。其表现力和难度可谓居诸书体之首,这也是自古以来众书家竞相追捧的原因之一。草书之难,难在快速书写下还能够完整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技法。在草书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习书者共同或是大都存在的。一、线条缺少节奏  相似文献   

14.
<正>选题说明: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小学书法的教学,不只是书写技能的学习,更需要文化的渗透,趣味化的方法、过程、材料、内容等,来培养孩子持续、自主的学习热情,本课立足此理念,为小学书法的趣味性学习进行探索。教学中的内容以"美"字的书写和镌刻为主,通过"美"字不同书体和写法的呈现,让学生个性化地自主选择,再通过自主观察,根据自己已有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词典》是现代辞书体的典型代表,是现代辞书体的奠基之作。《现代汉语词典》新版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反映了编者与时俱进的科学眼光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现代辞书体具有书面性、以词条为单位、程式化、高频率的符号运用等特点。辞书体的系统性表现为各种复杂关系的相互联系和内部的一致性上,平实化是辞书体的风格基础,它避免文艺语体的描写笔调和教科书式的释义。在语言表达上,辞书体在释义时既要求简洁凝练,也要求科学准确、完善周密。  相似文献   

16.
第十四讲:开合 开合,是指汉字书写时,通过笔画之间长短对比以及偏旁部首搭配关系形成的空间变化,以达到调整节奏、丰富审美情趣的目的.其中,兼含收放与欹侧两种手段.开合在各种书体中都有使用,往往是动态书体(行书、草书)中较静态书体(篆书、隶书、楷书)中使用更为频繁与夸张.或者说,开合对比强化书法艺术的表现力,越是张力大的作品,其对比度越大.所以,同是动态书体,草书中又比行书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正篆书和隶书是出现较早的两种书体,是楷、行、草书演化的源头。因此,书家往往把篆书和隶书所体现的精神称为"古意"。学习中国艺术讲求取法乎上,所以篆隶得到了书家的极力推崇。为什么我们说从篆隶入手对书法的学习非常有益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线条均匀,书写难度主要在结构的把握,相对简单;二、字比  相似文献   

18.
正放松楷法,书写增速。行书,兼有楷书的基本法则和草书流动的笔法,行书运笔虽比草书慢,但比楷书要快,而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苏轼所言"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的观点,说明了不同书体形态的不同,也说明了书写速度和节奏的不同。研习楷书时,在笔法上要建立楷法,即关于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各种要求。概括地说,起、收笔须有交代,如藏锋、露锋、回  相似文献   

19.
书法通过用笔轻重缓急的自然对比来表现笔画的张力和态势。书写者是否能正确把握运笔的节奏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幅作品的最终效果。梳理书论中的相关书法用笔知识,有助于学书者更好地理解不同书体对"轻重缓急"运笔节奏的要求,这对于书法的临习和创作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从书法研究角度看,吐鲁番出土的高昌国时期的汉文文书,书体上兼有隶书、行草书、楷书及其过渡字体,风格朴实自然,富于急就和实用性质。作为大众书写史料的切片.这些文书在反映汉唐之间书风书体在边远地区民间演变轨迹的同时,也折射出当时吐鲁番地区普通民众的视觉艺术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