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苏轼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其中,有不苛求、不拘泥的自然心态和方法。所以,小学书法教育可以带孩子一起玩书法,摆脱那机械重复的、单一枯燥的写字式教学模式,玩出对书法的学习热情、兴趣和成效,玩出学生在课中的主体、主动、主张,也就让学生站在了书法课堂的中央。《"简"介》一课主要采用探索、直观、情景和示范教学相结合,从玩方法、玩情境、玩材料、玩形式等角度展开。一、玩内容,个性选择写好字只是书法的一个初级概念和层次,也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自治区课题《提高小学生书法兴趣》的研究,书法课题的研究让我受益匪浅。在几年的研究实践中,发现书法的学习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出一辙,书法课堂也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渠道,以提高学生书法的兴趣和书写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我在教学中遵循课标要  相似文献   

3.
让语文课堂学习真正发生,应确立"学为中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顺学而教"的教学观,通过构建学本课堂模式,彰显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科本色。本文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池上》一文的教学为例,从"回归原点,确定学习的高度""明确基点,实现学习的效度""寻找支点,彰显学习的深度""构建远点,拓宽学习的广度"四个层面阐述了构建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些都表明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本式”语文阅读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的语文阅读课堂。它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的学习当作第一要务,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兴趣盎然、生动活泼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学本式”语文阅读课堂呢?  相似文献   

5.
学本课堂是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其中学习者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参与者。基于"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本文着重从课程素材、教学过程和数学思考等三个方面,谈谈构建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本课堂是指以"学习者为本的课堂,"就历史科目而言,学本课堂模式对开拓学生视野、理解民主发展内涵、对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具有促进作用;然而此模式对学生形成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需要进行进一步探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学本课堂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历史科目的学本课堂教学对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学力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着力打造学本课堂,创设学本课堂情境,培养文本理解能力;设计学本课堂问题,培养文本探究能力;组织学本课堂活动,培养文本内化能力;延伸学本课堂训练,培养文本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时代"亲文化"现象昭示我们,人与人之间零距离的互动交流对商业以外的领域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书法课因缺乏真诚有效的互动而导致课堂沉闷,正成为限制书法课程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研究亲文化与课堂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互动的关联,从角色转变、情节生发、绿色评价、互动多元等角度重新审视和研究书法课堂,着眼于书法学习过程中的师生、生生、生本等无距离的真诚高效互动,让书法课程活力充盈,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乐土。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课。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尝试和思考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把快乐送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对学本课堂最初始的理解。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那么我想,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思考的是知识、方法和活动的指导。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心理、情绪、基本知识的掌握等情况安排。结合理论的学习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对"学本课堂"有了几点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学本课堂”,即以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为中心的新式课堂,其并不排斥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而是同时关注着学生的主体行为、教师的主导功效。小学英语教师要主动尝试构建学本课堂,以便切实提高英语课程的教学效益。本文将具体阐述构建学本课堂的意义与教育价值,进而着重探索构建学本课堂的几点做法,以期改善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众所周知,我国小学生多数都是生活在汉语交际环境之中,对英语的了解不多,需要自主区分汉语、英语的关联性与客观差异,才能同时学好两门语言。对此,小学英语教师则应渗透学本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你教了吗?你教对了吗?你教会了吗?"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三追问,关注的点是教师层面,忽略了学生,是"教本课堂";而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本课堂就是遵循这样的理念,有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四追问——"学生学了吗?学生学对了吗?学生学会了吗?学生会学了吗?"参加孙庆博名师工作室"学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的展示活动,听了一节苏教版三年级的《小露珠》,让我对这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推进小学书法课程,提升书法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关键。书法课堂是立德树人的课堂,是审美教育的课堂,是文化传承的课堂。优化小学书法课堂教学,要坚持"小中求实"的导向,处理好几个关系:培养目标上的"品格与能力",教学内容上的"专业与普适",课堂主体上的"教师与学生",教学方法上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学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学本有别于师本,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学本有别于教本,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为中心.“学本课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科学而完整的体系,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致力于“学本课堂”的模式构建,探索出一套“渐进式”学本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4.
学本课堂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质疑能力.我认为最有成效的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提高.只有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了,学本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学"的课堂.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运用学习单,从"以疑引疑","以查引疑","以生引疑"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本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2月27日《温州晚报》专题报道了《小学生的作业难,难了谁?》家长对此牢骚满腹,专家对此各抒己见,作业已经不再是学生个人的任务,而是整个家庭的任务。新课改走到今天,课堂教学有了较大改观,学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新型且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异彩纷呈,但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地改革。"作业问题正成为新课改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入手。在实践中,笔者提炼了在学本理念下的"一本三式"课堂练笔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推进书法基础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但其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政策难行、师资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科学的书法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认识模糊是阻碍"书法进课堂"的几大原因。只有从课程建设着眼,确保书法课不被占用、加强书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加强书法师资建设、建立健全书法教学监督评价机制,才能使书法真正意义上进入学校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学本课堂,是指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这里的学习者不仅仅指学生,而是指教师、学生和直接参与者(有参与和学习兴趣的家长、社区成员等)。具体而言,学本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协同合作,共同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自主性探究学习的活动。在这里,"问题"成为教与学活动的主线,在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学本课堂是符合素质教育思想、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人文、和谐、发展的课堂。那么,在学本课堂中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应如何提升教师的教育力?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杭润 《江苏教育》2022,(85):35-37
融书法于美术课堂具备文化同源性的现实基础,并且是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多种策略将书法融于美术课堂。课前以学生生活及日常学习中的场景为基础构建基本认知,课中创设沉浸式情境,以多媒体资料及互动探索等环节引导学生自然互动,积极体验,在帮助学生搭建系统审美体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以书法创造美,欣赏美,提升美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研员,本人始终致力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2018年尝试将"教学评一体化"与"学本课堂"模式相结合,初步形成了初中地理"目标导学的学本课堂"模式,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真正实现了课程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强调书法教育的意义:书法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李亮老师在《书法教育的意义追寻》一文中指出,习书的价值在于启智、育德、审美和养心。可见,书法教育与德育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进行《写字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时,着力实践和探究了书法课堂中的德育。一、天下奇文字,承扬凭学子——教育学生热爱汉字,正确书写家长让孩子学书法,希望孩子能静下心来,写好字,进而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