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概述】《孔宙碑》,全称《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东汉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七月立。碑高241厘米,宽132厘米。碑文隶书15行,行满28字,首行为"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铭"。(见图1)《孔宙碑》是为颂扬孔子十九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政绩而立。碑阴刻立碑关系者姓名。此碑一直立在曲阜孔林内的孔宙墓前,清乾隆年间移至孔庙内。现存曲阜市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  相似文献   

2.
东汉时期,居于主导形态的书体是隶书。代表性的碑刻书作有存于山东曲阜孔庙的《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存于西安碑林的《曹全碑》,存于山东泰安岱庙的《张迁碑》、《衡方碑》等等,摩崖作品有陕西的《石门颂》、《杨淮表记》、《开通褒斜道刻石》,甘肃的《西狭颂》等等。这些作品风格纷呈,仪态多端,如群芳争艳的百花园,涉足其中,总是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3.
<正>【作品概况】《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记载张猛龙兴办教育的事迹。北魏碑刻。楷书。北魏明孝帝正光三年(公元522年)立,无书写者姓名,碑阳24行,行46字。碑石在山东曲阜孔庙。【观典赏析】《张猛龙碑》是魏碑方圆兼备的代表,方笔为主,兼施圆笔,是北魏碑刻的代表作,几乎通过字字制"险"、字字化"险"来生动艺术效果,被誉为"魏碑第一"。运笔刚健挺劲,斩钉截铁,如横、  相似文献   

4.
正【概述】《史晨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三月立,碑高207.5厘米,宽85厘米,厚22.5厘米。原石在曲阜孔庙同文门之东,东西向放置,无碑额。现存曲阜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史晨碑》内容前后连贯,系同一碑文刻于正反两面,而非两碑刻于一石。面向东为阳面,刊刻鲁相史晨关于祭孔上呈朝廷的奏章,后附四言铭文十二韵(共二十四句),前人称作《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俗称《史晨前碑》。隶书17行,每行36  相似文献   

5.
正【概述】《孔谦碑》,又名《孔谦碣》《孔德让碑》,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公元154年)七月立。此碑系宋代欧阳修在孔林孔谦墓前发现,现存山东省曲阜市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孔谦碑》碑髙83厘米,宽53厘米。碑顶圆形,无碑额,有穿,有晕发于穿中。(见图1)碑文隶书8行,每行10字,记述了孔子第二十代孙、泰山都尉孔宙第六子孔谦短暂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元结碑》     
<正>【作品概况】《元结碑》又名《元次山碑》,全称《唐故容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颜真卿为表深念之情,精心书写,在距挚友元结故后葬地一公里的云台观鉴刻制碑。碑高220厘米,宽90厘米,厚40厘米,四面铭文。碑成后运至泉上村立于元结墓前。【观典赏析】《元结碑》是颜真卿生前留给后人的最后一件力作。  相似文献   

7.
<正>【作品概况】《龙藏寺碑》亦称《正定府龙兴寺碑》,隋代碑刻。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刻,碑高315厘米,宽90厘米,厚29厘米。碑文楷书30行,行50字,凡1500余字。楷书碑为龟趺。碑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造型别致,刻工精细,具有隋唐蟠龙的古朴风格。无撰书人姓名。河北正定龙兴寺藏。  相似文献   

8.
书法观典     
<正>【作品概况】《鲜于璜碑》全称《东汉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十一月立,主要叙述鲜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历,均有界格。全碑包括碑座与碑身两部分,碑呈圭形,高242厘米,宽83厘米。碑身两面刻文,碑阳16行,行35字,碑阴15行,行25字,全碑共827字。隶书。1972年天津武清县出土,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  相似文献   

9.
<正>【作品概况】《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唐岑文本撰文,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立。欧阳询楷书。全碑36行,行77字。原碑在宋代已残。有北宋及之后传世拓本数种。【观典赏析】此碑为欧阳询晚年作品,属于标准的唐初正书格调。结体严谨匀整,书法平正清穆,  相似文献   

10.
<正>【作品概况】《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或《汉郃阳令曹景完碑》,又称《曹景完碑》。立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碑高272厘米,宽95厘米。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明万历初年在陕西郃阳县出土。现存西安碑林。  相似文献   

11.
正【概述】《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称《曹景完碑》《汉郃阳令曹景完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碑阳隶书20行,行45字(末行39字),共849字。碑阴隶书5行,共440余字。曹全系汉初名相曹参之后,孝廉出身,官至郃阳令。曾率兵征讨疏勒国,大获全胜。  相似文献   

12.
正总观《礼器碑》,其正文排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纵有行,横成列,匀整严谨《礼器碑》高234厘米,宽105厘米。碑阳16行,每行36字;碑阴3列,每列17行;左侧3列,每列4行;右侧4列,每列14行。此碑的正文,属于纵有行、横成列的排列,整体布局行列清晰,严谨匀停,犹如军阵,气象雍容威严。但严谨而不呆板,匀整而不乏活脱,丰富多变,疏密合度,落落  相似文献   

13.
正【概述】《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立。碑高240厘米,宽110厘米,厚25厘米,隶书23行,每行36字。碑额题隶书"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额下有穿,穿下书刻碑文,记述衡方生平,颂扬其为政功绩。碑末刻"门生平原乐陵朱登字仲希书",汉碑中很少有书写者姓名,此极为罕见。此碑原在山东省汶上县中店村,现存山东省泰安市岱庙内。  相似文献   

14.
正【概述】《祀三公山碑》,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刻于东汉元初四年(117年)。碑高228厘米,宽96厘米。无碑额。碑文隶书10行,每行约20字不等。(见图5)《祀三公山碑》,记述了常山相冯君建庙设坛祭祀三公山为民祈福之事。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元氏县令关西王治岐"得此刻在城外野坡"。现存河北省元氏县封龙山下。《祀三公山碑》,对后世影响较大,赵之谦、邓石如、齐白石  相似文献   

15.
正【概述】《鲁峻碑》,东汉灵帝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四月立。碑石原在山东省金乡县鲁君墓前,现存济宁市博物馆。碑高283厘米,宽115厘米,厚25厘米。碑额圭形,有穿,穿上隶书两行,阴刻此碑全称《汉故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君碑》。碑阳隶书17行,每行32字,共544字。碑阴两列,每列隶书21行,为门生故吏捐资题名,文字多模糊残缺。《鲁峻碑》记述了鲁峻的家世、生平、品行、官职、政绩。鲁峻退职后居家,62岁去世。门生干  相似文献   

16.
<正>【作品概况】《汉三老碑》为东汉篆隶。碑立于公元223年,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出土时碑额已断缺,高93厘米,宽42厘米,共存217字,碑文记录了一位名叫"通"的汉代地方官"三老"祖孙三代的名字和祖、父辈去世的日子。现存西泠印社。属国家一级文物。  相似文献   

17.
著名书法家滕西奇先生,真革隶篆行皆擅,其中尤钟情于隶书,其书斋取名为“师汉堂”,足见其对汉隶的痴情。滕先生的隶书熔百家为一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他的隶书以《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张迁碑》、《曹全碑》、《石门颂》等名碑之精髓为宗,以清隶为用,以今人钱君幻、孙其峰等先生的隶书为辅,以汉简、牍、帛为助,以篆、章草为性情,写出了他自家向貌:端庄严整,朴厚占‘拙,  相似文献   

18.
<正>【作品概况】《五凤二年刻石》亦称鲁孝王刻石、泮池刻石,刻于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金明昌二年(1191年)修孔庙时,在鲁灵光殿遗址西南太子钓鱼池得之。碑文隶书,3行13字。现存山东曲阜市汉魏碑刻陈列馆。现有清初拓本,长25.9厘米,宽26.35厘米。墨页三开跋三开半,高德裔跋未损。  相似文献   

19.
遂公盨     
<正>【作品概况】遂公盨,又名豳公盨、燹公盨,是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一代国君"遂公"所铸的青铜礼器,盨盖缺失。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晚期开始流行。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公斤。内底铭文10行,每行10字,末行8字,故末行字距拉开,计98字,阐述德与德政,教诲民众以德行事。2002年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现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20.
史晨碑     
<正>东汉隶书。此碑为并刻于一石的两碑。又称《史晨前后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立,隶书。前后是以碑之正刻、碑之阴刻而分。碑正刻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世称《史晨前碑》。碑阴刻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世称《史晨后碑》,碑立于山东曲阜孔庙。内容为记载当时尊孔、祭孔活动史实。因补垣通沟工程,立市种梓事务,置守吏等乃次第进行,非一时之活动,故在《后碑》"史君飨"三字后至末字前后之差别较大,但两碑笔致皆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