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十分强调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英语教学过程并不是机械的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导学一自悟”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发挥其成效。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别谈谈新课程初中英语“导学一自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先学后教,四步教学”是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为中心,以“授之以渔”为方法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模式。它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和原则,它突出了“以人为本”“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个鲜活的教育主题。这种教学模式由学习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广西玉林市一中的实际,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实践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国家新课程改革以全面发展学生为核心,要求培养学生的尝试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地位。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也不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开始寻求更多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理论体系,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发展学生为中心,但又有所不同。尝试教学法就是一种比较成熟且完善的教学模式,尝试教  相似文献   

4.
李月萍 《教育》2024,(2):122-124
<正>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双新”教育改革。其中,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个性化、多元化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教学评一体化”是英语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其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正式提出。该理念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效果的评进行整合,使之融合为统一整体,围绕共同目标展开,指向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双新”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能够更好地满足新课程和新教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先学后教”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快速进人学习情境,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施“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一、落实新教学模式。工作重心前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先学什么,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传授式的"教",学生被动式的"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提倡在课堂上要突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程模式相违背,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那么转变教学模式、改革高中教学方法也必是课改的改革趋势。为响应这一号召,我校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推出"自探-互教"模式,不仅受到本校师生的欢迎,而且也受到其它学校同仁的一致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而目前我市广泛开展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适应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叶虹 《考试周刊》2014,(35):46-46
<正>我在参与区域教改质量检测学生习作评点打分工作时,暗自质疑现场解读评分标准研制操作要求的严苛,与日常学生习作等第评定的差距太大。试想,学生日常习作有老师指导,没有考场压力,普遍能取得较好等第;在考场上,学生要独立完成习作,因为强势的"实验学校评判标准"而屡屡受挫。敢问,代表大部分学生水平的普通小学甚至边缘学校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怎么保护?怎么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整体的习作能力?怎样才能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多元评价,个性发展"的习作评改原则?我秉承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做法,尝试指导学生自批自改习作,师生共同进步,获得写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教为不教”的思想强调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为核心进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叶圣陶“教为不教”思想指导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以导学为主体,在操作流程设计中突显因材施教;以单元为整体,在整合文本中突显统整设计;以平衡为要点,构建“内外结合”的主题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流行,导致不少人将“不教”作为理想教学的特征并努力追求。叶圣陶先生倡导“不教之教”,意味着能让学生获得发展的“不教”,需要以特定的“教”为前提。教师需要通过“教”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依靠自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为“不教”赢得空间。教师需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应试”与“育人”统一到一起,带领学生既积极、主动地追求考试分数,也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当核心知识被教到了位,其他内容即使“不教”,学生也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已然成为一大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现实。一线数学教师开始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期优化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即协调教、学、评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评价促进教学方式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现状切入,分析了其在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构建中的具体策略,旨在为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六步操作法”指“教师导改——学生自改——小组互改——集体修改——教师评改——旧文新作”的教学流程。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思想,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给学生创造一种崭新的、全体参与的习作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许力 《新课程研究》2009,(6):107-109
在职业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解决《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效果“所学未用”和“所学无用”的问题,进行符合“职业性”、“技能性”要求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通过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整体配合与协调。教师应依托教材这一平台,构建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教促学,以学促思,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自身的“会用”、“能用”,并协助学生形成以外贸综合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提出,能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核心素养为基准,准确制定教学目标,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以教学评价促进教学,形成良性循环的课堂体系。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点有利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作用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该在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着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创新教育内容、提高教师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2008年4月,重庆市小语会在重庆市梁平县、铜梁县、九龙坡区分别举行了小学识字、阅读、习作教学竞赛活动。活动以发现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目的,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主题,以赛课促研讨,以研讨促提升。识字教学竞赛课,展示了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阅读教学竞赛课,“形”“意”兼备,较好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习作教学竞赛课,展示了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评讲课新的教学流程,对新的习作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而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教、学、评是构成小学语文课堂的核心要素。要高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将“教—学—评”一体化原则应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在“教—学—评”一体化原则的引领下,教师需从目标出发、按照严谨周密的逻辑推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的目标设计、评价方案设计和引导活动设计工作,让教学成为目标达成的手段,切实扭转“活动导向误区”和“灌输式学习误区”,解决语文习作课堂流程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切实优化学生的习作探究体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改革后,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开放型的新课程观,建立民主化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和内容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本文分析了新课程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内涵,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下,优化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成才之路》2013,(36):30-30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明显地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根本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研究在英语教学中如何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新课标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学实践,让教师以及学生们学到许多许多。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令我感触颇深,因此也试着总结了一套阅读教学的“三自”学习法——自读、自问、自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