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苍珍 《教育艺术》2023,(11):40-41
<正>作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教育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积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创新作业设计模式,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在当前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结合学科知识,立足社会实践,创新现有的课后作业模式,让实践性作业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是课程改革。1998年10月,在省创造教育课题组的指导、参与下,“临淄教育创新体系实验区”正式启动。作为该项实验的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和“小学提前开设外语实验”的课程设置问题,引发了我区小学课程的综合改革,由此,《临淄区教育创新体系小学课程方案》应运而生。 在小学课程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力求从课程的观念、形式、内容、学习行为四个层面上进行突破,从而建构课程创新体系,还给学生创造空间。 一、在课程观念的创新上,树立大课程意识,拓展学生创…  相似文献   

3.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于二○○二年九月进入区域性试验,这是一门由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整合而成的全新的综合性的公民教育课程,目前小学教育界在新课程观念确立、教师专业化培养、教法研究、课程的评价等方面都准备不足。在高等师范院校面对课程改革,同样存在诸多的不适应,特别是本课程的设置体系、教法研究等缺少提前准备,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观念滞后,综合性实践活动研究甚少等问题,为此提出实施对策,即认真审视本课程所表达的教育观念和国民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教师专业化培养的途径;开发小学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院校与教研室、小学联合研究“综合实践课”的理论和技术;政府牵头培育一批有典型教育作用的实践基地,实现开放式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程伟 《天津教育》2023,(10):130-131
<正>当前新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领域逐渐认识到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课程评价的“保驾护航”。我国劳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劳动教育课程成为必修课程,小学劳动教育课作为劳动教育的“开端”,需要课程评价的介入。为此,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探索研究,积极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一、明确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目的(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教育课程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新教育形势下的劳动教育与传统劳动教育不同,不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而是要将生产劳动与教育进行充分融合,目的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科学的劳动技巧,锻炼学生劳动意志,使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劳动技术,掌握生活必备技能和知识。基于此认识,小学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中,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有效结合教育所具有的主体性与社会属性,充分调动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意识、形成劳动习惯,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发展。一、开发课程,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小学教育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成为了重要手段。考虑到小学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阶段,如何在小学阶段积极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质量,针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努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成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考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应结合小学生特点,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多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被提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了各级各类教师的重点教育工作。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是能力、观念、意识建立的关键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生活情境、实际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品质与生活习惯,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及社会工作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45):11-12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乡镇从小学信息技术存在设备薄弱、家长不重视、学生摸不着头脑的情况,乡镇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生存情况特别困难。然而,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生活教育等观念都可以在乡镇小学信息教育中进行试验和探讨。本文探讨以陶行知教育思想角度思考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学与玩同进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引导互助学习,最后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冯丽君 《教师》2020,(12):95-96
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加速推进依法治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正面临一轮教育课程改革,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为了追求更高的语文教学品质,要求教师解放思想,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新观念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实施建议,从而进一步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总体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陆海燕 《家长》2022,(34):85-87
<正>道德与法治是小学专门为学生开设的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及正确三观的综合德育课程。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心理健康也易受到影响,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提高公民的心理素质,积极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劳动课既要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还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劳动知识、技术、技能,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学会劳动。上好劳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新近制定公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并且强调“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笔者认为,目前的小学劳动课应积极向“课改方案”靠拢…  相似文献   

13.
任丽 《中小学电教》2006,(10):19-20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综合和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强大动力。突破传统的教育时空观,积极研究信息技术和小学课程的整合,是当代教育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为了加速小学课程信息化改革的步伐,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白城市教育学院与白城市文化小学展开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课厨研究,以探索教师、学生和信息技术的互动方式,信息技术在改进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寻找小学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是提高小学生教育的重要课程。素质教育即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能力。因此,研究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教育方式,旨在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小学课程现代化就是适应21世纪需要,实现课程的观念、结构、内容及其实施与评价的现代化,并促使“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学生发展”在小学课程中的统一,从而发挥其整体教育效应。具体包括: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它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形成法治观念、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重点课程。为了有效推进小学德育与法治教学和学校德育工作的整合,既要准确把握二者整合的理论基础和意义,又要从统一目标、整合目标、整合方式等方面全面探索整合路径、对接内容、创新拓展的教学方法,优化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教学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集历史、品德与地理等学科为一体。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上好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所有相关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并阐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提出新课改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策略,旨在提升小学教育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树立学生心理健康观念、培养积极心理素质的主阵地。结合社会需要和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作为必修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面向学生的校园生活的同时,也要主动融入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培育学生积极职业心态和专业的职业素养,实现公共课程的职业化转型。  相似文献   

19.
2011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本课程的基础。在小学中三—六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目的就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祖国、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其“社会性”,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编前语:哈尔滨市呼兰区建国小学是呼兰区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教育基础设施完备,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区首位。该校树立了以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师德建设,确立了经营的观念,增强了服务意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优化教师队伍;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使特长教育得到了全面普及;以网络技术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大幅度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建国小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本刊这块文学阵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以下是建国小学辅导老师与部分小读者的合影,他们愿意在此结识全国的小读者,希望通过此次契机,全国各兄弟学校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