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要“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作为“服务性劳动”内容板块的任务群之一,对增强学生公益劳动能力和公益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新课标就不同学段的中小学生参与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进行了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在表现特征、实践理念、内在动力、发展路径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两者同属公益事业实践范畴,在实践主体和服务对象、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趋势方面存在耦合因素,具备以大学生公益创业价值理念引领志愿服务发展,以志愿服务价值理念拓展公益创业路径,以此克服大学生公益创业曲高和寡与志愿服务的无序性,从而实现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在表现特征、实践理念、内在动力、发展路径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两者同属公益事业实践范畴,在实践主体和服务对象、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趋势方面存在耦合因素,具备以大学生公益创业价值理念引领志愿服务发展,以志愿服务价值理念拓展公益创业路径,以此克服大学生公益创业曲高和寡与志愿服务的无序性,从而实现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个综合素养较高的大学生应当同时具备较高的公益素养。浙江传媒学院创新公益传播新途径,打造公益性社团组织——雷锋服务公司志愿服务新平台,研究雷锋精神传承新载体,通过强化公益意识、提高公益认知、升华公益情感、锤炼公益意志、强化公益执行等五大步骤来实施大学生公益素养提升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助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活动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改善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志愿者流动性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笔者提出将"公益积分"运用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与"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奖相挂钩等形式,从而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并培养学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正健全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要充分考虑他们志愿服务的时代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志愿服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使他们在参与体验中树立服务学习、社会责任、团队合作、公益慈善等观念,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策划者说如今,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时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中小学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但是,从总体上看,学生志愿活动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为社会输出人才的主要基地,推行志愿服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奉献与付出精神,并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自己。相较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因此,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途径意义重大。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实践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导向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等问题,接着探索了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途径的具体意义,分别体现在:志愿服务是促进高校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纽带、是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的实践平台、促进了我国社会公益文明的建设与发展这几方面。总而言之,志愿服务是辅助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教育途径,可以有效改善当前教学中的不足,夯筑思政教育基石。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参考》2014,(21):79-79
正志愿服务是无偿为社会及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公益行为,是新时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情操、用爱心奉献自身学识、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了解国情、社情、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时代,微公益迅速发展,云公益平台逐步搭建,公益能量趋向整合,原有的志愿服务模式和宣传策略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大众化、长效化和自主化的服务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统筹兼顾,综合考虑传播者、受传者、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四个制约因素,从传播者角度设置网络议程引导大众参与,从受传者角度强化社会监督促进服务过程公开透明,从传播方式角度"做经典"带动正能量辐射,从传播媒介角度综合发挥新老媒体特性形成宣传合力,使志愿服务理念和意识深入人心,养成志愿服务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针对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产生机理与改进策略,对2420位高职学生展开了实证分析,发现志愿服务主观规范、服务动机、服务行为意向对志愿服务行为,志愿服务主观规范对服务动机,服务动机、主观规范对服务行为意向具有正向影响。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在服务动机与服务行为关系中、服务行为意向在主观规范与服务行为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因此,强化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和参与意愿、强化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认知意识、完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有助于优化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提升志愿服务意向。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公益创业有利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公益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育科学认识不足、专业教育不够、社会资源驱动不及等问题,高校既要依托校院两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公益创业活动,又要完善公益创业教育机制,更要整合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知公益创业、参与公益创业。  相似文献   

12.
谢迪  袁甬萍 《知识文库》2023,(10):146-148
<正>大学生志愿服务是进行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操作锻炼机会,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但是传统的口腔志愿服务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实施。为了更好地培育口腔医学专业人才,我们针对口腔志愿服务进行课程化构建研究与实践,并初步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志愿服务实践课程体系。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利用业余时间,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经验向社会或他人无偿提供的公益服务。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月览     
《生活教育》2014,(21):125-126
正初等教育教育部:将建立教"绩分银行"促进教师志愿服务教育部15日发布《关于教师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意见》,鼓励教师成为注册志愿者,建立教师志愿服务"绩分银行",对教师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认证和登记,有关表现可在教师考核评价中予以参考。意见提出,中小学教师可将农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困难家庭学生、残疾和学习有困难学生,以及薄弱地区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调节功能,要求明确服务目标,坚定学生信念,构建激励机制,完善管理体系,可以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与丰富的校园文化相结合、与网络公益平台相结合、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多头管理、机制不顺、参与深度欠缺等问题,可以尝试构建政校联动、校地联动、校校联动、政校地联动、志愿机构联动、志愿者联动等六大机制。在宣扬志愿服务精神、打造高质量的培训体系、创新志愿服务激励体系、鼓励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推动志愿服务的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以便在促进社会公益水平、增进人民福祉、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联动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学院探究建立参与广泛、内容丰富、机制健全的志愿服务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包括建立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信息库和服务质量认证机制、符合党员发展实际的志愿服务量化考核指标、学生党支部与学校志愿者组织对接机制等。实践证明,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在志愿服务中得到增强,党员群体的加入使得学院志愿服务平台得到迅速扩展和丰富,志愿服务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迅速,在很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我国志愿服务有几大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志愿服务发展社会化程度加深;志愿团体、民间公益组织独立性增强;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多元化;志愿服务人员职业化;志愿服务活动法制形成体系;志愿服务向联合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早在2009年联合下发文件,倡导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精神教育,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使学生获得志愿服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入推进实践育人机制建设. 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思路 1.找准定位 中小学生的志愿服务一是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设定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和实践形式.小学生重在树立志愿服务意识,中学生要把集体组织和个人自主选择结合起来.二是要坚持常态化,学生志愿服务要与所在学校、社区的需求相结合,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途径和平台;要与学校社会服务的功能相结合,发挥优势,注重特色,形成校内外衔接互动、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9.
在志愿服务越来越社会化、政策化的大背景下,志愿服务工作对学生德性成长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学校应通过志愿服务课程化、个性化、团队化实施,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  相似文献   

20.
健康的人格、热心公益的热情,都是彰显大学生良好风貌的标志。当代大学内志愿者组织不在少数,本文就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匮乏的内在原因,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的必要性,如何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