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密度和电阻分别是力学和电学中的重要物理量,这两个物理量有个共同特点,都反映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的计算公式是ρ=m/V,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系,不随物体本身质量或体积而改变.电阻的计算公式是R=U/I,导体的电阻只与本身的材料、长短、粗细及所处环境温度有关,不随导体两端的电压或通过它的电流而改变.教学中让学生对这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分析加以理解.测量密度时,主要采用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用ρ=m/V  相似文献   

2.
密度和电阻分别是力学和电学中的重要物理量,这两个物理量有个共同特点,都反映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的计算公式是ρ=m/V,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系,不随物体本身质量或体积而改变.电阻的计算公式是R=U/I,导体的电阻只与本身的材料、长短、粗细及所处环境温度有关,不随导体两端的电压或通过它的电流而改变.教学中让学生对这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分析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提出了关于电路的实验定律——欧姆定律:在稳恒条件下,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I∝U,或写成I=U/R,式中的R称为导体的电阻。欧姆还总结出关于电阻大小和性质的两条实验定律:一是电阻定律R=ρ·L/S;另一是电阻与温度在高温条件下成线性关系R=R_0(1+αt)。其中ρ是导体的电阻率,α是温度系数。电阻概念提出之后,当时人们并不清楚导体是怎样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的。一些物理学家曾试图寻找合理的物理模型和理论对电阻的起因进行解释,直到本世纪初,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首先用金属电子论对电阻的微观机制进行了经典解释,并可以定性和半  相似文献   

4.
一、基础知识汇总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R变形可得U=IR R=U/I. 运用欧姆定律时要注意:同一个公式中的I、U、R必须是描述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  相似文献   

5.
刘俊立 《考试周刊》2011,(9):154-154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29页有这样一道题:某同学认为:I=U/R变形可得R=U/I。而R=U/I就表明,导体的电阻R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我认为这是物理概念和数学概念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和区别这两个概念,对学生以后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韦汉訸 《广西教育》2004,(7B):28-29
一、实验原理的改进。伏安法测量电阻是以欧姆定律为根据: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I=U/R。这样某个导体电阻定义为导体两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R=U/I。  相似文献   

7.
在电学中,求电阻的一般方法是运用欧姆定律的推导式R=U/I。运用此公式时需要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U及通过导体的电流I。但有时我们不知道U和I,而是知道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量△U以及通过导体的电流变化量△I,再需要求导体的电阻。2005年湖北武汉市的一道中考题给了我们启示,利用这道题的结论,可以快捷的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1997年中考物理试卷第8题:一段导体,若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当所加电压增大到2U时,该导体的电阻为──,通过导体的电流为──.此题除考查学生对电阻概念理解外,还考查了文字计算中的单位.实属一道较易的得分题.笔者参加了1997年中考阅卷,发现该题的得分率却不高,不少学生错填答案U/I欧和2I安.现就上述错因谈谈文字计算中的单位问题:一、字母已包含单位例l一电阻阻值为R,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是.错解U/R安,错因是运算结果多加了单位.分析本题中字母R、U后面并无单位,说…  相似文献   

9.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从初中电学教材的前后联系来看,本章处于中心地位,对初中学生来说,学好欧姆定律是学习电学知识和技能的关键。而“欧姆定律”一节又是本章的核心,教师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启发、指导学生学好它,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教学中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欧姆定律I=u/R的物理意义大部分理解正确,而为什么总有一部分学生对R=U/I的物理意义理解错误呢?例如:“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I,其导体的电阻为R,当电压增为原来的两倍时,该导体的电阻为(?)。”初学时,填2R的学生不是少数,需经多次强调后方才有所认识;再如对欧姆定律的变形式U—IR,许多学生会有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等错误说法,总之, 对欧姆定律的总体概念模湖不清,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0.
由欧姆定律I=U/R得R=U/I,此式说明导体的电阻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因电压可用电压表测量,电流可用电流表测量,即通过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来间接地得知导体的电阻.  相似文献   

11.
在电学计算中,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时,电流也相应有了变化,但仍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问题1这时导体的电阻是否变化呢?众所周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及导体中的电流I无关,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ΔU时,导体中的电流变化ΔI,而导体的电阻不变,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R=IU可知R=ΔΔUI。例1一只电阻两端电压从3V增加到3.8V时,通过该电阻器的电流增加了0.2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为解R=ΔΔUI=3.80V.2-A3V=4Ω。问题2这个导体的电功率是否变化了?由公…  相似文献   

12.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电阻成反比,也就是说,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即I=U/R.如何灵活应用,使题目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电阻成反比,也就是说,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即I=U/R。如何灵活应用,使题目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4.
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的伏安法测电阻中,待测电阻选用了小灯泡,我认为应该先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然后再测小灯泡的阻值比较好。学生刚刚学习欧姆定律公式I-U/R的导出式R=U/I,做题时非常容易出现只看表面公式而忽略物理量本身的物理含义的问题。如:下列对于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导体的电阻解释正确的是()A.因为I=U/R,所以,当R一定时U变大,I变大。B.因为R=U/I,所以,当I一定时U变大,R变大。C.因为R=U/I,所以,当U一定时I变小,R变大。D.对于某段导体来说,当U变大时,I变大,但R不变。对此题,学生很容易认为B、C选项都是正确的,没有考虑到电阻…  相似文献   

15.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U/R。  相似文献   

16.
由中学物理中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I=U/R可得导体的电阻R=U/I,它的适用对象包括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等.但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或半导体)并不适用.然而,向电动机、半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时,也有电流,那么,此时U/I表示什么含义?  相似文献   

17.
一、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概念 电阻是中学物理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定义式是R=U/I;即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此定义式是由欧姆定律I=U/R转换而来的,其适用条件是纯电阻(金属导体、液体导体)且导体处在一定的温度下.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I-U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用公式I=RU表示.使用欧姆定律时,要注意的是指同一导体在同一时刻的I、U、R三者的关系.其变形式为U=IR及R=UI.再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I1=I2=I、U1+U2=U、R串=R1+R2;并联电路:I1+I2=I、U1=U2=U、R1并=R11+R12),可以去求解电学中的计算类问题.由于同学们在解题时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或对题设条件的认识不透彻,导致错解.现结合具体例题解析,以供同学们解题时借鉴.例1如图1所示,有R1、R2两个阻值分别为2Ω、4Ω的电阻串联…  相似文献   

19.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写成公式就是I=U/R.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20.
当一段金属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上就会形成一恒定电流I=U/R,电流的大小跟电阻成反比,导体的电阻总是阻碍电流的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