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邱立国 《科技风》2012,(6):231-233
苏北海岸是在南宋前曾是受波浪作用的主导,为了保护海岸,人们建立范公堤,这海堤曾是长时间苏北稳定海岸线.南宋时期至1855年,黄河改道流入黄海,带来了大量的沉积物,苏北海岸迅速淤长,到1855年黄河改道北迁之时,苏北海岸已经形成巨大的黄海三角洲.1855年之后,废黄河三角洲开始遭受侵蚀,海岸线开始时侵蚀较快,后来由于引种植被、围垦和建设护岸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岸线侵蚀变慢.而在废黄河三角洲的北部和南部,海岸线却由快速淤长向缓慢淤积发展  相似文献   

2.
淮河原是一条出路畅通直接入海的河,两岸农业旱涝保丰收,经济富饶,文化发达,自古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说法.公元1194年至1855年黄河夺淮661年间,大量泥沙侵入,在北面和东面大量淤积,破坏了淮北的一些河道,夺取了淮河入海通道,逼其改道长江,从此为淮河发展和治理种下了祸根.对于近代影响最大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夺淮期间淮河中游河道在正阳关以下至洪泽湖普遍淤高数米,大幅减小了河槽泄洪能力,抬高了水位,增加了洪水漫滩时间,因而被迫修建了大量分蓄洪区.  相似文献   

3.
谷奉天 《资源科学》1985,7(2):47-52
黄河自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渤海以来,实际行水90余年,在利津城以下的河口段,大改道12次,冲积形成新老三角洲面积1590万亩。目前,年均有近12亿吨的泥沙输送至河口地区,其中1/3入海,2/3沉积在河口及近代三角洲扇面上,河口陆面每年以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外推进,每年填海造陆37.55平方公里,三角洲面积每年扩大5万余亩。是一块行政区划归属山东省东营市及惠民地区的新淤荒地,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4.
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道内。据叶青超等人的研究,黄河从1855年铜瓦厢决口到1982年期间,花园口到利津河段的泥沙沉积厚度平均为7.64米。自1855年至1954年的一百年间,年平均沉积厚度为6厘米,1954年至1959年为8.3厘米,1965年至1982年为9.6厘米。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而且淤积速率不断增加,使黄河下游河  相似文献   

5.
受海陆交互作用影响,黄河三角洲海岸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及时掌握黄河三角洲海岸冲淤演变,不仅可以深化对黄河三角洲演化规律的认识,同时也为黄河下游水沙调控以及河口大保护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本文选取1976—2018年的Landsat长时间序列卫星影像,在海岸线遥感提取,确定陆域面积的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整体、北部岸段以及河口岸段分别进行了冲淤演变研究;在分析入海水沙年际及年内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调水调沙前后,河口冲淤演变与水沙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43年来,三角洲陆地面积呈波动性起伏,总体以淤积为主;河口在1996年以前面积增长显著,多年平均造陆面积约17 km 2/a,之后造陆过程逐渐减缓。②调水调沙后,年输沙量下降速率从0.31亿t/a锐减到0.07亿t/a,最大输沙量减少了79.7%,汛期输沙量减少了74.8%。③随着入海沙量不断减少,水沙过程虽仍直接影响着河口现行流路的造陆过程,但海洋动力作用制约不断提高,河口累积造陆面积与输沙量的相关性由1976—1993年的0.93降低至2002年之后的0.39。总体上,调水调沙工程虽维持了三角洲造陆面积的稳步增长,但长远来看,并不能改变未来三角洲陆域面积趋于减少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40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灾害、植被与土地利用变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过去2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温度、干湿、极端旱涝等的变化特征,以及历史农耕发展对土地覆被的改变和垦殖率变化的总体趋势;并从长期变化视角简要讨论了这些变化与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决口改道的宏观关系。主要结论有:过去2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温度与干湿呈显著多尺度周期波动,且中游和下游地区的干湿变化并不完全同步;极端旱涝发生频率存在阶段性差异。至公元初前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已被开发为一个垦殖范围与今相近的农业区,其自然植被分布极为有限,且其后的农耕垦殖强度虽有大幅波动,但总体呈增加趋势。上述因素变化相互交织影响了黄河中、下游水沙输送平衡、河道淤积和河床稳定,是引发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重现“筑堤—淤积—悬河—决口改道”循环过程的重要因素。这些认识可为进一步科学理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下游地区河流安澜的关系提供历史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耀光 《资源科学》2014,36(4):883-883
正海岸滩涂是海岸海洋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河流中泥沙入海沉积,泥沙不断向海延伸,海岸滩涂具有动态增长特征。在陆域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中,海岸滩涂是陆地水域系统中的一个类型。在海洋资源类型划分中,海岸滩涂又是重要的海洋资源。江苏省是海岸滩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海岸滩涂是江苏省重要的资源。江苏海岸滩涂面积占全国海岸滩涂总面积的1/4,因而成为江苏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基础,不但在江苏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在中央提出的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东方桥头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万里黄河在山东省东营市入海,在其入海口一带,风光奇特,资源丰富,是一块神奇的待开发的黄金宝地。黄河入海显神威 由青藏高原奔涌而下的黄河,从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起,水流就变得混浊,到了河南孟津县,它开始在平原上蜿蜒,且流速缓慢,到了山东境内,年均含沙量为20千克/米~3。由于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黄河便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9.
1996年,一次人工改道将黄河入海口从东南方移向了东北方,经过十余年的泥沙沉积后,在原来的黄河三角洲东北方形成了一片新的陆地。美国陆地卫星从1989-2009年拍摄的照片忠实记录下了黄河出海口的变迁:1995年,旧的三角洲在海水的侵蚀下逐渐变长、变窄:  相似文献   

10.
国家海洋局有关部门最近对16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傅疃河等14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劣五类。
  海洋监测部门对今年3-6月监测的16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其中,长江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第三类,黄河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第四类,傅疃河等14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劣五类,劣五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等。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核心。本文利用黄河三角洲东营市1984年~2001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简要分析了黄河三角洲LUCC特征,重点研究其驱动力因子。在黄河三角洲,耕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双向转化最为频繁。海陆河流的交互作用使得黄河三角洲淤进蚀退变化占有较大的比重;淡水资源时空上的分布不均匀,使对平原水库的建设力度大为增加。对土地的盲目垦荒和粗放经营方式,是耕地与未利用地双向转换频繁的最主要原因;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增长,是居民地增多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效益,对耕地、灌草地、内陆水体和未利用地之间的结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未来几年,整个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将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面积基本保持稳定。要实现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顺应自然因子的条件下,提高水陆比例,科学合理垦殖经营,大力发展和保护灌草地资源。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气候与水文变化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流域频发的水旱灾害也给黄河两岸的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当前,由于全球增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黄河流域气候及水文过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流域整体气候的暖干化和人类用水的不断增加使得黄河流域的水文干旱不断加剧。"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使得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得到极大改善,有效地抑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但同时也导致该地区土壤的干化和干土层的加厚,这些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涉及气候-水-生态-人类社会如何协同发展的基础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射阳县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工程建设易引发或遭受地质灾害。本文对拟建工程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程度,及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程度,在综合评估该工程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为中等的情况下,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河宁蒙段洪水过程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ettitt法和里海哈林法(Lee-Heghinian)检验了流量年际变化中的突变现象,所得到的突变点将宁蒙河段年径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69年前;1969年-1986年;1986年以后。分析了三个阶段洪水过程的各自特点,结果显示:1969年前洪水峰型相对多尖瘦,常为多峰型;1969年-1986年洪水过程的特点和前一时期相比,洪水峰型变胖,多为单峰型。1986年以后主要为中小洪水,中小洪水矮胖,洪峰低,历时长。从气候变化、支流来水、灌溉引水、水利工程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洪水变化的原因,发现人类活动(水库修建、灌溉引水)是造成宁蒙河段洪水年内、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宁蒙河段的来水量,支流对宁蒙河段水量变化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5.
王黎 《资源科学》1994,16(4):26-32
利津县为黄河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深渊湾经济区和黄河经济带的交汇。其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客水资源、鱼种资源、劳力资源及饲料供应,为淡水渔业的开发创造了优良条件。全县不但有可观的天然水面和人工水面,更有大片的盐碱荒地可通过“挖池抬田”的方式发展生态渔业,进行综合开发。现在的400余ha渔塘,其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已开始露,而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后有必要通过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开发,并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加强管理,搞好配套建设,增加科技与资金投入,保证鱼苗供应及销售服务等,以确保淡水渔业与盐碱荒地的综合开发得以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陆海统筹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学工  梁泽  周鑫 《资源科学》2020,42(3):424-432
配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本文对黄河河口三角洲的发展进行了以下探讨:首先,进行地域结构研究,依据区域特点和发展战略,确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点是陆海统筹。第二,进行陆海一体的国土功能区划分,将研究区划分为不同程度的开发与保护功能区,分区跨海岸线联通陆海,便于实施和管控。第三,在陆海统筹、联动发展方面,从几个典型问题入手研究统筹措施:①海港系统:以港口为节点,使陆路运输和海上航运实现陆海联动、以港兴区、完善通道和拓展腹地;②渔业统筹:构建海洋渔业的分带布局,提炼海水与淡水高效生态渔业模式,以及范围和涵义更广的陆海联动;③生态环境:包括陆海一体生态保护,陆海环境同治,以及海岸带防护和减灾系统。作为黄河流域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黄河三角洲既要与流域联动,又要因地制宜,通过陆海统筹,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佰发  苗长虹 《资源科学》2020,42(3):460-473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状况的重要表征。研究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厘清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粮食保障用地、生态保育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空间自相关,从城市群、省、市、县多尺度入手,利用7期土地利用数据对黄河流域1970—2015年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生态保育用地和耕地占比多年平均值分别为79.04%和18.64%,表明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是其两大主体功能;②城乡建设用地占比逐年提高,城市群地区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空间;③黄河流域耕地、生态保育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各节点年份Moran’s I均大于0.75,表明3种功能类型用地具有强空间正向集聚效应,呈现出“凹”字型分布格局;④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同时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逐渐转化为城镇用地;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是促进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因素,驱动力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经济水平达到一定规模后,伴随经济再发展不会出现大规模城乡建设用地扩张。  相似文献   

18.
清代前期南海北部带鱼渔场集中在琼州海峡、珠江三角洲以及粤东的惠州府、潮州府沿海,粤西带鱼尚不是主要捕捞鱼类。清中叶以后,北部湾带鱼渔场退至海南岛西北部的昌化至临高一带;粤西的阳江、吴川等县带鱼逐渐成为捕捞鱼类,清末在台山的上下川岛一带形成渔场;粤东的带鱼渔场清代变化不大。粤西和北部湾的带鱼种群之间,资源量的此消彼长以及互相渗透,体现了南海带鱼种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深入探究其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效率提升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首先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黄河流域9省区生态效率,着重考察水污染与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其次应用扩展的耦合模型研究9省区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关系,并根据耦合特征对9省区进行多重分类,设计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升级的耦合路径;最后从耦合协调空间重心视角出发研究其迁移路径.研究发现:9省区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水平总体不高,空间上呈现从西南向东北递增的态势,地区间差异较为显著;地区间耦合协调水平呈阶梯化,在时序上表现为"U"型特征,在2010年左右出现拐点,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相契合;2011年之后耦合协调重心持续向南转移,表明黄河流域南部地区在"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有较好的协调发展表现.最后提出兼顾合理化和高级化同步平稳推进黄河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治理坚持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及做好全局统筹规划、重点突出,促进协同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