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重视对使用草稿纸的认识——愿用草稿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专门的草稿本,要么是家里带的公文纸,要么就是在书上空白处瞎乱打草稿,这样不但起不到打草稿该有的效果,更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也许是因为草稿纸不用交给老师看,也就不用那么重视了,于是很多学生在纸上随便乱打草稿,一旦交完作业,草稿纸便被丢进了垃圾桶。针对学生对草  相似文献   

2.
草稿的价值在于体现学生为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的探索、猜想、推理过程。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说:“草稿纸是思考过程的履历表。”草稿本运用得好,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然而我们的学生在使用草稿本似乎远不是这样。在学校教学开放月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正>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研究。"打草稿"是学生在学习中特有的一种行为习惯,一张薄薄的草稿纸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轨迹。数学草稿本,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用具,正确使用草稿纸,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草稿本,是不可忽视的学习资源。一、草稿本是数学思维的操练场  相似文献   

4.
期初练习中,一个优秀的学生把试卷写得很乱。这促使我开始关注学生使用数学草稿本的情况,并对全班学生使用草稿本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学生没有合理规范地使用草稿本的意识和习惯。只有4人有专用本,大多数用的是草稿纸。(2)不少学生不知该怎样写草稿、用草稿。  相似文献   

5.
<正>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最能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载体就是"草稿纸",因为它体现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草稿本的有效使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草稿本却并没有得到老师和学生应有的重视,老师和学生视"草"如草。如果我们能使草稿本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或许是培养学生良好解  相似文献   

6.
一、激发表达欲望,让学生有话想写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
所谓有效教学,强调的是"四有",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用。以往教师在课堂上掰开揉碎,讲深讲透,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能听明白,这样的课被认为是好课,这实际上是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一种惰性,他们不需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实际上不是教师给学生讲明白,而是要学生想明白。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草稿本就是思维的操练场。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数学打草稿兴趣的激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打草稿”带来的快乐。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的积极保障,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说过:“草稿纸是思考过程的履历表。”它满载着学生分析、思考、探究的痕迹。实践表明,草稿本的有效使用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课改的春风已吹绿了教学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草稿纸似乎成了被忽视的死角,无人问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注意。我想通过“草稿本”的规范合理应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我几年来不太成熟的尝试与见解,与各位同行研讨。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新课   1.录像播放:分数的产生   2.讨论   ①像这样,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  ②在分数里,“——”叫什么 ?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 ?分数线上面的数呢 ?  ③在草稿本上写一个分数。分子、分母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读会写分数,大家还想了解分数的其它知识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意义。   〔评析:当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后,让学生试着说说 1/2各部分的名称,试着在草稿纸上写一个分数等,旨在了解学生已…  相似文献   

11.
在校级课堂教学竞赛中,三位参赛教师教学"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课上反映出三位参赛教师只为了画图而画图,并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启发和引导.就这个问题笔者想:画图课上教师真的找不到机会让学生思考吗?还是教师真的找不到机会启发和引导学生呢?如果真是这样,那画图课岂不是上成了依葫芦画瓢的课?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将函数图象的画图课确实上成了依葫芦画瓢的课,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打草稿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手段。优秀的草稿本,好比是一笔丰富的财产,因为字字页页都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正如日本教育家多湖辉所说:“草稿纸是人们思考过程的履历表。”  相似文献   

13.
小学高年级学习内容较多,部分习题的难度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解题能力。有的教师认为,多做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最好方法。于是,学生的家庭作业单一做题的情形比较普遍。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统一布置数学家庭作业,必然会出现"小脚穿大鞋"或者"大脚穿小鞋"的问题。"一刀切"式的家庭作业使得学生被迫"削足适履",这样的作业,当然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学生做题的过程",学生在解题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到题目并不陌生、能做,但真正做起来就会出错,考试交卷以后总是说"这次考试我又‘失误’了很多"。教师常对学生的这种"失误"而感到惋惜,  相似文献   

15.
一位数学家曾经这样说过:草稿纸记载了学生的思考过程。的确,草稿纸上记录了学生分析、思考、探究的过程,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同学使用的草稿纸也比较规范,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草稿纸书写过程较乱的同学,他的思维也缺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则调查数据显示:当孩子被问到"如果可以倾诉,你最想向爸爸妈妈倾诉哪方面的心里话"时,排在首位的是"在学习上的困惑或收获",50.11%的孩子只与家长沟通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新林 《成才之路》2011,(33):17-I0012
高三数学复习时间紧,内容多,而解题教学又是重头戏,教师总想讲的"多、细、全",这样难免演变为题海课和注入式教学,因此如何在解题活动中有效地让学生领悟和把握问题本质,达到"掌握知识、增强素质、培养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预设"对应于"生成",尽管在课前的预设中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设想,但学生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不尽相同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课堂上一些突如其来的状况常常会超出教师的主观臆测。当课堂中出现这样或那样始料未及的"尴尬"时,如果教师能运用机智,直面"尴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将尴尬适时转变成五彩缤纷的"精彩",往往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一是引导学生"想",二是鼓励学生"问",三是启发学生"答"。  相似文献   

20.
试卷讲评是教师在学生完成试卷进行批阅的前提下,而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课,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复习课,尤其是对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而言。在紧张的初三总复习阶段,试卷评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中考的教学质量。但是不少教师尤其是工作没有几年的年轻教师,讲试卷时独揽大权,在讲台前一个人唱"独角戏",按照自己对试卷的批阅情况,滔滔不绝一番,有的只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有的也只是把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板书一下,缺乏预设。这样讲评试卷确实可以节省时间,但不久会发现,学生同样的错误在下次作业或测验中又显示出来,虽"一讲再讲",却"一错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