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从教化学教育多年,也做了多年的学生德育工作——"班主任",经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化学原理教育观"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即:利用化学原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学生思想教育融于教学中。我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自信,自我完善,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入手,通过"平衡观"、"电离观"、"活化分子观",阐述"化学原理观"在高二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渗透,以实现教学、教育的统一。一、"平衡观"——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新的教学观,尤其是新课标下,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教师的作用不应是死板的"教"学生,而应是巧妙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不要一成不变地将讲授法放到首位。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品德课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大多不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对于思想品德课,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观",还是教师的"教学观"都存在误区,直接阻碍了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试图从教师的"教学观"入手,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4.
正建构主义学者乔纳森区分了学生和学习者的概念,认为"学生是说服自己从教学中获取特殊知识和技能的人;学习者则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自己的意义的人"。[1]即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学习者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贺武华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两大基本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2]笔者认为在高职课程教学设计中渗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的做法,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都要发  相似文献   

5.
教育模式从传统的"精英教学"过渡到当今的"人本教学"的模式,我们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条件来改善"人本教学"模式,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师生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自己做好主导者、启发者和辅导者的角色.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应具备一定的现代媒体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以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独立、及时、高效地搜寻、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6.
"教学相长"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即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施教相互促进;可以是教师和学生,即教师与学生双方互促共进;还可以是学生,即学生之间互教互学、相互促进。身为教师者,实实在在地在"教",也就必然能实实在在推动自己的"学",实现教学相长,自强不息;教师与学生互促共进的教学相长,要建立在正确的教学观、自身观和学生观的基础上;教师应善于收集来自所教学生的语文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这种资源的作用,切实体现"兵教兵"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师观念的深度转变,是改革教师垄断课堂话语权的前提。作为小学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趋势将是"教"的课堂逐步走向"学"的课堂,教师在学生观、学习观、师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和教育观等方面都需要逐步转变。二、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是改革教师垄断课堂话语权的关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表达本位"教学观,从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走向整体读写,让儿童每次阅读都有自己的阅读成果——"儿童的教材"。"儿童教材",即在课前老师策划言语表达的话题,学生凭借自身已有的阅读经验,用文字表达自己阅读后形成的观念。这话题,可以是故事的描述、可以是人物的评介、可以是观点的表达、可以是内容的整合。然后将学生创造的作品进入课堂,构建属于儿童自己的课程内容,教师以此为教学起点,培育学生的表达力和思考力。  相似文献   

9.
个人建构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治·凯利于1955年率先提出的,这一理论从6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壮大。从人性观、认识论以及方法论三方面介绍了个人建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由此衍生出符合其理论精神的教育理念:"学生即科学家"的学生观、"提倡挑战与创新"的教学观以及"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德育观。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我提出"审美人生教育",这不是当下教师专业成长环境中的一种跟风,一种作秀。并不否认这是我有意给自己美术教学主张贴上的一个"标签",也不否认这是我刻意用来表征我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乃至世界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