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戴本刚 《山东教育》2005,(3):110-111
“家”是什么?实言之,乃家庭的住所,虚言之,乃心灵的港湾。中国人的“家”意识特别浓重,过年回家,这是千百年来风雪无阻亘古未变的传统。历代文人更是倾情书写“家”的文字,形成了一种丰厚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章轶勤 《现代语文》2005,(11):123-124
中国人对物质的分类是简易而全面的,"衣食住行"四个字就让人类生存之本一目了然.我们的祖先在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之后,自然也就不满足于做"山顶洞人".  相似文献   

3.
何为书斋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书画同源,中国古代书写绘画全用毛笔,写出来、画出来即是书法和绘  相似文献   

4.
五四的知识分子的经历大都有弃医从文的现象,以此为切入点来探讨这批知识分子在面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时的复杂态度,并试图通过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来阐释出他们从反传统到返传统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5.
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于对外物的具体描写,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外物与内情融合一起,构成多姿多彩又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这是中国散文的一个优良传统。外物有多种,居室屋宇乃其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数学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 ,但在 14世纪中叶以后落后了。经过 17世纪初和 19世纪中叶两次西方数学的传入 ,1911年革命后 ,中国才有了现代数学的开端。中国数学从传统到现代之路是 :把学习和创造结合起来 ,把中国传统数学的优秀成果和现代数学结合起来 ,中国数学正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有其深远的文化根基,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合理概括和理论提升。分析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可以探寻出“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文学剪不断的"暧昧"争议由来已久,在既往的文学史中,许多文学作品都带有新闻的要素和特点。在中国近代的大背景之下,"文人论政"传统的迁移过程恰恰见证了从文学向新闻的转型过程。"文人论政"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发端期、上升期、巅峰期和式微期四个阶段。"文人"正是通过在不同阶段角色的持续性转变促成了文学到新闻的迁移。虽然"文人论政"随着历史的延展渐趋消逝,但中国文人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救国救民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构成了中国新闻史和文学史上独特且耐人寻味的一页篇章,也对反思当下新闻界出现的诸多问题有所助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 ,田园是朦胧而缥渺的 ,东汉张衡《归田赋》中的田园方才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 ,然而张衡毕竟没有归田。晋宋之际的陶渊明葛巾短褐 ,以农人的装束 ,以文人的心境雅趣 ,躬耕南山 ,放歌丘壑 ,完成了这方精神家园的最后也是最现实的建构。后世的田园向典雅而华美的园林发展 ,成为一般文人士大夫可望而不可及的贵族乐园 ,失却了精神家园最初的特质 ,这是田园的异化 ,也是精神家园的丧失  相似文献   

10.
11.
钮丽云 《江苏教育》2012,(Z1):24-25
为何一间小山坡上的破败简陋之屋,甚至都不能遮蔽风雨,作者梁实秋却要冠以"雅舍"之名呢?这仅仅是作者的幽默,仅仅是作者对身处战乱、卜居异地的自身处境的一种自嘲吗?我想文末引用的刘克庄的"客里似家家似寄"一句道出了"雅舍"之所以"雅"的原因,因为"雅舍"就给了作者梁实秋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审美体验:作者卜居于"雅舍"中的一间,仅仅是房客之一,客观上是"寄";但是在卜居期间,常有友人来访情谊见真,月夜赏景幽绝可凄,躬受亲尝"雅舍"内的苦辣酸甜,对于一位文人而言,这何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期形成的中国文人传统,对中国文人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追求精神上的高蹈与超越,徘徊于庙堂山林之间,逍遥于艺术人生,寄情于诗酒玄言形成了魏晋文人生存的基本状态。研究中国文化的魏晋传统,对认识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润笔”:中国古代文人的稿费●彭印川作者的作品一经出版或发表,使用方即要向作者支付报酬,这是完全符合劳动价值规律的。该种报酬,现代人称之为稿费或稿酬,而中国古人称之为“润笔”、“润例”、“润格”、“笔单”。“润笔”一典出自《隋书·郑译传》。据该书记载...  相似文献   

14.
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刘禹锡中进士。因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朗州司马,后迁连州刺史,其间还曾贬为和州通判。按照当时官员的生活待遇,即使被贬为和州通判,刘禹锡也应该享受住官署衙门三间三厦官邸的水准。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从高位贬到此职,认为他不被杀头就不错了,此生肯定不会再有出头之日,因此,对刘禹锡多方刁难,半年之间竟然叫刘禹锡搬三次家,而且房子越搬越小,使刘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  相似文献   

15.
王冰心 《语文天地》2013,(15):22-23
《雅舍》是《雅舍小品》的代序,作者梁实秋借助雅舍这个特殊之所传达出中国文人所特有的心理和情结,而他本人恰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一"、寄似家"——旷达洒脱、随遇而安雅舍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并且  相似文献   

16.
《中文自学指导》2011,(2):30-36
时间:2010年6月6日地点: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的审美化黄锐杰(以下简称"黄"):王斑老师您好!谢谢您接受我的访问。您这次来华东师大给我们开设了"审美与政治"一课,我们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以现代眼光审视,传统中国只有"品德",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道德"。中国进入工业化社会,使"品德"到"道德"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雅舍本来是梁实秋先生寓所的专用名号,我们宿舍一帮小子见这名字蛮雅观的,便借来作了我们宿舍的招牌。因为文豪早已作古,我们大有一用万年的快乐,而没有被人追讨的担忧。雅舍四人虽都来自偏远小城,但却早已知道流传于南京各大高校的一首民谣,那民谣宣扬的主旨就是“南师美女甲南京”,这也正是促使我们报考南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大一刚开学,我们就用比德国占领波兰所用的闪电战更快的速度联系了多个连谊寝室,然后瞄准各自目标,发起猛烈的进攻,不料农民百用不爽的“广种薄收”的方法在我们这片山陵之地(我们仙林校区四周全是山)完全不管用,不要说收获什么美丽的花,连幻想的种子都播种不下去。她们总是不约而同地对我们说两句话,第一句先留给自己——我已经有男朋友了;第二句才是送给我们——祝你好运! 那些日子,雅舍四人回到宿舍后,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揽镜自照,然后长吁短叹,最后大骂那些女生真是瞎了眼。记得某天深夜,我们这幢楼的不  相似文献   

19.
20.
梁实秋的文章耐人寻味,雅舍名雅实陋,虽然物质形态不尽如人意,但面对窘境仍能保持一颗从容、大度的心去感悟人生真谛,实则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