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过: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也是一门千变万化的艺术,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设计:同一个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也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还有些时候,我们自认为考虑周到的教学设计,在真正面对学生时,却会出现那么多的“尴尬”和“意外”。因此,我努力研究教学现象,期望走近真实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王文龙 《小学生》2011,(2):25-26
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同教师有不同的设计方案,不同课程观念之下也会有不同的课程设计结果,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的设计也有多种类型,那么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我们如何能写出一个既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而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呢?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历,我认为在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对“知识传授过程”的设计,更应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教学有效?也许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有的人会认为应“顺其自然”,由于应试这一功利性目的的存在,更多人会说:“学生成绩上去了,教学就有效!”笔者的理解是有效教学不仅指效益更讲效率,它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月平 《教书育人》2001,(13):20-20
作为教学教师,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只是各人的认识和作法不尽相同,最终效果也就不一样。有的“以慢求快”,稳扎稳打,得到了“快”的效果,教是轻松,学得扎实;有的“以快求快”,紧张急躁,虽然教得辛苦,却事与愿违。所以,教学领域的“快”与“慢”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愿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和教材的科学体系、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三协调、和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地方是不得的,还是慢一些好。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是本世纪70年代在欧美首先兴起的一种教育技术,80年代介绍到我国。目前世界上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己趋向深入,有的国家还成立了教学设计公司,而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则刚刚起步。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这与教学设计不良不无效果关系。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只要他精心教学设计,其教学效果必定良好。所以说要改变目前“语文不景气”现象,语文教师就一定要优化教学设计。那么什么叫优化呢?其含义为:清晰、趣味、热烈、奇异与和谐。  相似文献   

6.
武惠菊 《宁夏教育》2005,(12):13-14
目前,对“课堂生放出精彩”人们议论纷纷,有的大讲“生成是课堂无法预约的精彩”,有的淡化教学设计翘首期盼“课堂生成”,有的甚至还说“为了有生成,教学设计,你让让步吧……”那么,课堂中的精彩,是否就真的完全来源于生成?教学设计是否真是课堂精彩生成的拦路虎?教学预设和课落生成难道真是一对对立的矛盾吗?反思教学实践,我的观点是:课堂能否精彩,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7.
林苍 《考试周刊》2012,(70):144-144
新课程改革提出“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的理论”.何谓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有的教师认为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新型课堂就应该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一堂课下来,要让学生“小手举得高高”(教师提的问题每个同学都会);“小脸涨得发红”(大声起答问题累的);“小手拍得发疼”(表示奖励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同一个音乐作品,不同的审美主体对作品的美有不同的感受。同是一首乐曲,有的欣赏者会觉得它很美,有的欣赏者会认为很一般,而有的欣赏者则认为作品根本就不美。那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们是如何理解并处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呢?据了解,目前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解决此类问题所持的指导思想和解决办法往往是:“各爱所爱,各美所美。”  相似文献   

9.
时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有些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刻意追求所谓的“完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总是绞尽脑汁,教学目标中既要有“知识与能力”,又要有“过程与方法”,同时还不能缺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有听、说、读、写的形式,而且讨论、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一应俱全,教学挂图、实物道具、多媒体课件更是一个都不能少……短短的40分钟,一个环节紧接着一个环节,交替不同的教学形式,上演不同的学习方式,展示不同的教具,紧锣密鼓,密不透风。但是,这种“多姿多彩”的教学设计的实际教学效果又是怎样的呢?许多教师反而感觉语文课越来越难上,课堂上往往顾此失彼,力不从心;学生们则一会儿听音乐,一会儿看视频片段,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课堂就短短的40分钟,这些“精心烹制”的“满汉全席”恐怕只会令学生消化不良罢了。  相似文献   

10.
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有“收集资料”这一环节,但在教学时仅仅将它当成“开场白”,蜻蜓点水般地一讲了之,有的则一上课就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汇报收集的资料,等到学生把能展示的部分展示完毕,课堂教学时间已所剩无几。这样,课堂几乎成了资料展示课,教学重点未能凸现,甚至本末倒置。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得课外收集资料活动沦为应景之作,有表演化的倾向,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门千变万化的艺术,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设计;同一个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也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还有些时候,我们自认为考虑周到的教学设计,但在真正面对学生时,却会出现那么多的尴尬和意外。因此,我努力研究教学现象,期望走近真实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教学是近几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它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当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是现在有不少学校片面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不分课型,一律要求教师上多媒体课,甚至有的学校在课堂评价中专门把多媒体的使用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逼得许多教师为使用多媒体而“作秀”,苦恼不已。不同的课程,性质、要求和教学目标相差很大,多媒体教学是否适合,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滥用。比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可以设置一个战争意境,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中一些战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房之华 《数学教学》2004,(4):6-8,46
设计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案,是当前教育探讨的热门话题.而概率又是新增加的高中数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许多困惑,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并掌握,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案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就概率中较难学习的一节内容“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给出教学方案的一个设计,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学生行为问题已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因为每一个教师都将每天面对五六十位学生,难以照顾周全、面面俱到,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在所难免,但并不是不可避免。如若出现学生行为问题而没有及时科学的矫正,就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会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处理失当还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和不满。这是因为他们所期望的这节课自己没能尽兴,利益受到了损害。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同一年级、同一班、同一条件下,为什么有的教师就能调控得好,而有的教师则造成“失控”现象偶有发生?显然问题主要不在学生,而在教师。科学“惩戒”则是教学调控的一种教育能力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贾丽莎 《新疆教育》2013,(5):160-160
俗话说:一只手伸出来,五个手指总有长短。在我们教学对象中也总有层次不同的学生。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转化“后进生”,但经常会忽略中等生、先进生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实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的。去年开始,我校开展“导学案”的设计教学。在小学语文“导学案”教学实践中,我在分层教学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1.当学生提出与教师设计意图不同但又有联系的问题时,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与课本或教师设计中不同的观点和做法。这时候,教师不要忽视、忽略或者搪塞掉,一带而过,而应及时作出反应,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教学《凸透镜》一课时,当从凸透镜中看到远处物体成倒像后,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提出“怎么成个倒像,而不是个正像”,有的提出“怎样让像正过来”,还有的提出“如果把两个凸透镜重叠起来,能不能把像正过来”。  相似文献   

17.
美术学科要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革,适应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受美、创造美。在课堂教学之初创设一种真实的问题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学《树叶贴画》一课时,一位教师课前采集了各种各样的叶子,课上进行展示,让学生说说这些形状不一的叶子分别像什么?有的说像小鸭的“爪子”,有的说像小鱼的“尾巴”,有的说像一把“扇子”,有的还说像“桃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一片片普通的叶子,被描绘得魅力无穷。这样再指导学生进行贴画创作,他们会兴致盎然,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创设…  相似文献   

18.
教案,课堂教学的蓝图。好的教学方案,应该是一种创造,“一课多案”就是这样。“一课多案”,指的是教师本人对一篇课文设计多种可运行的教案。中学语文教学中,基本上没有进行过“一课多案”的探索,更谈不上有“一课多案”的设计习惯。近年来人们已开始关注到这个方面的研究,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上就开设有《教学设计ABC》这一专栏.其表现形式就是“一课三案”。  相似文献   

19.
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中,往往会产生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有的教师喜欢按照应用题的类型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认为这样教省事;二是有的学生在解题时喜欢找“多”、“少”、“一共”、“只剩”等重点词语,认为“按词定解”省力。虽然这两种方法在教学中有时也会有一些作用,但最大的弊端是会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惰”性,阻碍学生独立思考,当题目的叙述稍有变化,即使不增加难度,也会使学生束手无策。为了克服这种“定型化”的教学倾向,就必须在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中花气力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夯实应用题教学的基础。一、“还原”与“逆转”的训练加法与…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教师本人教学理念的落差、教学经验的深浅、教学个性的迥异等种种因素,必然导致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因此“同课异构”成为了一种日渐流行的校本研究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