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末民初,日本“武力派”在中日关系史上造成了“三甲纪念”。“甲午之役”是日本“脱亚”历程的起始,其“入欧”地位因“甲辰之役”得到巩固。“甲寅之役”及其“后幅文章”显示出日本对华政策和国家目标发生新转折。以后,它由“脱亚入欧”、“与欧美列强为伍”,向强化“攻势”姿态、“欲以独力并吞中国”的方向发展。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回顾日本“脱亚入欧”和中国“三甲纪念”的历史记忆,有助于中国人珍视当今百年未遇的历史机遇,也有助于仍留有“崇欧蔑亚”文化心理的一些日本人正确解读当年与邻国的战史,使中日两国建立一种互信、共存、双赢的睦邻关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东亚的两个重要国家,中国和日本都有龙文化。日本“和龙”在继承和吸收中国龙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对两者的异同进行研究,有利于从文化边缘地区研究中国龙文化,同时研究日本龙文化也是对中国龙文化的肯定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河伯"和日本的"河童"是两个相似但又绝不等同的文学形象,他们分别产生于两国对大江、大河的崇拜,是各自水崇拜文化的一部分。用比较的方法对这两个形象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日人民精神与文化的了解,更可以结合两国的材料一窥文化的发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5.
"有"字句是汉语中有独特功能的句式,对外国学习者"有"字句的习得情况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拟将"有"字句分为五种下位句式,在此基础上对日本学习者的正误用例进行分析,并对其习得顺序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特别是其核心“研究性学习”的确定及展开,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日本为了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也准备于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类似的课程——“综合学习时间”。文章尝试从设置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的对两国的课程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唐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鼎盛的朝代,也是整个古代中国与境外、海外国家相互交往最为密切的朝代。唐王朝的先进文明,成为各国向往的文明,尤其日本自先秦至唐朝都在吸收发达的中国文明。不过,日本自古到今都有一个看似矛盾,却对本国文明极为有利的文化吸收策略。这种策略就是:既无所顾忌地“拿来”外国文化、又旗帜鲜明地固守本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私小说是日本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活动,然而这两者在社会意识的表现上存在着差异。文章通过比较"五四"时期中国"私小说"作家的文学创作意图和日本私小说作家的文学创作意图来探讨这一问题,得出结论为:日本的私小说不具备社会意识,小说中的自我形象是缺乏社会性的。  相似文献   

9.
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二战"后日本"回归国际社会"的开始。日本高度重视"UNESCO外交",在迄今为止的64年时间里,与教科文组织保持了紧密互动。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始国与重要成员,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参与国际社会的组织化进程,中国也越来越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比日本,中国其实拥有更多的优势,教科文组织也将是中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的多边外交平台。  相似文献   

10.
《今天.双语时代》2010,(7):138-140
英语里有些单词很简单,但是放在俚语里就会让人匪夷所思。摸不着头脑。比如.我们都知道“wing”是“翅膀”的意思,可人们却通常不知道“wing it”是为何。这期《咬文嚼词》就讲解三组俚语.  相似文献   

11.
啸天 《教书育人》2006,(9):14-14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6月21日公布的一个调查,超过90%的日本小学为学生绘制了“危险地图”,以确保学生在上下学路上免受犯罪侵害。 “危险地图”通常标明了学生应该回避的犯罪高危地段,以及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避难处。  相似文献   

12.
潘洁敏 《文教资料》2011,(29):96-98
“和”的思想源泉可以追溯到儒道禅三家的核心思想:“中庸”、“大和”、“空无”。重新审视、析解东方的和谐美,对于促进中日两国的和平、繁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日本茶道中的“和”为中心展开研究。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形成了日本茶道。日本的茶道经过历代大师们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完整、成熟、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茶道.它对荼道形式和禅的教义的重视远远胜过对茶汤香味的追求。日本茶道是以禅宗思想为依托.集建筑园林、书法、插花与点茶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涵盖了日本人的生活规范,是日本人表现其民族审美意识的最高形式..本文通过对茶道各元素的分析.探讨中国和谐思想在日本茶道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到日本探问60岁左右的日本老人.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告诉你,他们的偶像曾经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14.
徐明 《考试周刊》2010,(46):24-25
世界上播放的动漫中约六成由日本制造,本文梳理了中国电视台播放过的日本动漫经典,点评主要动漫人物,考察日本动漫的传播途径的变化,并指出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日本劳动省为了在全国造成尊重劳动技能的社会风气,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并为了纪念1970年在日本举办的第十九届国际职业训练竞技大会,将11月10日该会的开幕式这一天定作每年的技能日,将11月定作技能月。 自1971年以来,每逢11月,中央政府举办全国性的职业训练大会,表彰水平高超的技能者,地方也举办相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老师们都能积极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让学生读中感知,读申晤情。“有感情地读一读”,成了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本无可厚非,但许多老师让“有感情地读一读”只是停留在布置任务式的表面要求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指导,其结果是学生的朗读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读不到课文的语境里面去,读不出“情”,读不出“美”,更读不出“味”。  相似文献   

17.
“北进”和“南进”是日本图谋称霸全世界计划的两个方面,是二战期间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国策。无论是日本的北进,还是南进,都必须先占领中国。中国战场对日本的北进、南进政策的制订、实施和失败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打乱了日本战略部署,挫败日本既定的“北进”、“南进”侵略计划,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日本式的"拉面",是近代日本的产物,源于中国的汤面而最后演变成了具有浓郁日本风味的面类食物,是一种结合了中国和日本诸多食文化元素后形成的独特的食品,是日本将外来食物日本化的一个典型。从"拉面"形成的历史以及它的现状可以看出日本人对食物的嗜好倾向和近代日本人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20.
《世界教育信息》2002,(12):36-36
在日本,高中生到大学听课、学生所在高中承认其修得学分的所谓“高大合作”目前呈发展趋势。从2002年四月开始,广岛县的17所大学及短期大学为高中学生提供85个正规科目和15个开放讲座,预计有152所高中的学生参加。像广岛县这样几乎覆盖全县的试验在日本其他都道府县还没有,其规模是全日本最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