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亚君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2(2):80-83
教育向综合的方向发展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向人的本性的回归。它的最大的意义是带动教育观念的发展。艺术教育提倡学科综合,以人文主题统领知识技能,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创造等能力。 相似文献
2.
Forming Identities in College: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ing data from 82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 randomly selected sample of college students, we explore how these students are forming felt identities in the following domains: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ability, occupation, and cosmopolitanism. We study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identities by considering college an arena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comes in contact with a multitude of actors in various settings, emphasizing that through these social interactions the identities of individuals are, in part, constituted. In using a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approach in our research in conjunction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social structural location of colleges in the wider society, we demonstrate the sorts of information and insights that can be gained from a non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 change. 相似文献
3.
相毅敏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1,17(4):24-27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材的改革 ,它是最能体现课改发展趋势的一个窗口 ,教材的设计编写不仅要符合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 ,更要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王少伦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129-131
教育实习是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美术教师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本文认为,应从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课程改革、实践平台构建、民间美术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改变等四方面来构建三位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从而提高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确立了实践取向基本理念,作为实践教学核心内容的教育实习课程理应得到科学设置和强化管理。但从现实情况看,教育实践课程建设严重滞后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使教育实习课程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真正成为教师培养中最有力的教学环节,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诸方面进行有效重建,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师教育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6.
7.
8.
福禄贝尔被誉为世界幼儿教育之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幼儿园艺术课程的构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幼儿园艺术课程观的转变和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幼儿园主题式教育组合课程实践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甄丽娜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6):1-5
目前我国幼儿园主题课程存在的问题有:幼儿园课程设计等同于集体教学活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等环节脱节,整合课程即五大领域课程拼奏,课程决策个人化,各子主题活动缺少沟通与晕化,不利于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等。主题式教育组合理念及课程实践模式能够支持幼儿进行主动的、一致的和连续的学习,有助于幼儿学习品质发展,优化幼儿园课程结构,提高主题式课程实施品质,促进幼儿园课程内涵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际间的课程改革浪潮,使得评价不单单仅是诊断和监控学生经由课程教学的学习成果,而产生了有别于传统的功能;评价本身能够左右社会观感,作为教师评鉴的依据,亦能以一种特殊形式彰显教学企图。就教育现实而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间的拉锯,唯有让评价回归到课程目标,也让教学回归到课程目标,方能妥适连结评价与教学,并正向引导教学和评价的进行。因此,揭示清楚可行、贴近教学需求的课程目标,俨然成为建构课程纲要时最重要的一环。本文提出“藉由评价来反映课程目标,再回馈至教学设计”的课程改革具体策略,并以2001年认知目标修订版认知历程向度中的“理解”为例,辅以台湾中学学生基本学力测验所公布试题,逐一说明评价如何帮助教师厘清课程纲要中课程目标的构想与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不仅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而且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教育实习必须在教育价值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评价观等方面更新理念,采取有效模式,突出主体性、过程性、职业性,尽快实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接。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加涅教育目标分类学、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的视角,分析我国语文课程评价的理论依据、发展特点和现状。提出应基于新认知目标分类学原理,建构语文学科课程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图像分析法及逻辑分析法,分析了花鼓灯艺术在文化、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及社会等6个层面的教育价值,认为:花鼓灯具有健体、健心、健美的价值,符合体育教育本真;花鼓灯在安徽省具有显著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且具有综合性教育价值,应该走进拥有浓厚文化底蕴的高校体育课堂中;花鼓灯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中有利于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议安徽省各高校领导重视花鼓灯师资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大学生身心特征,筛选并简化花鼓灯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17.
John Whit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Internationale Zeitschri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t/Revue internationale l'éducation》1990,36(2):131-143
The essay begins with an account of why Britain introduced a National Curriculum for English and Welsh schools in 1988 in place of its previously more autonomous system. It goes on to analyse the content and aims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includes a comparison with Stalin's curriculum for schools in the USSR. An alternative to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s sketched out, centring around the aim of promoting personal autonomy for all.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recent British experience of greater centralization and vocational ori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s contrasted with recent moves by the USSR State Committee on Education towards the democratization and humanization of the Soviet school system.
Zusammenfassung Die Abhandlung beginnt mit einem Bericht, warum Großbritannien 1988 anstelle seines bis dahin eher autonomen Systems einen nationalen Lehrplan für englische und walisische Schulen einführte. Anschließend analysiert der Verfasser Inhalt und Ziele des nationalen Lehrplans und zieht einen Vergleich zwischen diesem und Stalins Lehrplan für Schulen in der UdSSR. Er umreißt eine Alternative zum nationalen Lehrplan, die im wesentlichen die Förderung der persönlichen Autonomie für alle zum Ziel hat. Im letzten Teil des Artikels werden die jüngsten britischen Erfahrungen einer größeren Zentralisierung und einer beruflichen Orientierung des Curriculums den kürzlich unternommenen Schritten des staatlichen sowjetischen Komitees für Bildung in Richtung Demokratisierung und Humanisierung des sowjetischen Schulwesens gegenübergestellt.
Résumé Le présent article commence par un exposé sur les raisons qui ont poussé la Grande Bretagne à introduire un curriculum national dans les écoles anglaises et galloises, qui a remplacé en 1988 le système plus autonome jusqu'alors en vigueur. On donne ensuite une analyse du contenu et des objectifs de ce programme d'études national qui est comparé à celui établi par Staline pour les écoles soviétiques. On esquisse une solution alternative à ce curriculum national, qui est centrée sur la promotion de l'autonomie personnelle pour tous. Dans la dernière partie de cet article, on compare les expériences faites récemment en Angleterre en matière de plus grande centralisation et de formation professionnelle du curriculum avec les changements introduits depuis peu par le Comité d'Etat de l'Education de l'URSS en vue de la démocratisation et de l'humanisation du système éducatif soviétique.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程是科学课程决定者以社会意识形态的媒介、个体看问题的特定视角来选择、组织科学知识而形成的。科学课程是与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科学课程决定者看待科学知识的角度等密切相关的,是具有“价值性”、“社会性”和“选择性”的。这一新的阐释将使研究者、师生认识到科学课程是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特定社会的价值因素以及个体看问题的“角度”的,科学课程知识并不完全代表人类探索自然的真实状况,而是具有局限性、境域性和片面性的,是需要不断完善、修正与发展的。只有放弃“客观”、“价值中立”、“普遍正确”的科学课程理念,不断反思和追问科学课程知识的真理性,才能真正深化科学教育研究、深入进行科学教育实验。对于师生而言,在科学课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没有人掌握着永远正确、不容反驳的知识真理,由此促使教师在教学以及社会生活中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并在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
张青运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0(2):36-38,79
师范院校师范专业要保持师范特色 ,已经不仅仅是特色问题 ,也是生存问题了。把师范类课程作为师范院校师范专业课程结构的重要方面 ,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 ,成为师范专业本科学生素质养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设计 ,形成一种教学模式 ,已经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