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2009,(10)
某次语文考试,我的同桌在默写的时候突然灵感来了。有一道题的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要求补后句,他补了句"恰似一道红叉卷上留"。  相似文献   

2.
对对子     
某次考试考语文,我的同桌在默词的时候突然灵感来了,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要求补后句,他补了句:恰似一道红×卷上留(原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老师毫不客气地在卷上打了个×。他还沾沾自喜地说:“原来我的灵感好灵的!”改卷,一题日“清水出芙蓉”,或答“乱世出英雄”,或答“山村出美女”,或答“深海出蛟龙”……,叫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3.
某次考试考语文,我的同桌在默词的时候突然灵感来了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要求补后句,他补了句:恰似一道红叉卷上留(原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老师毫不客气得在卷上打了个X 他还沾沾自喜说:“原来我的灵感好灵的!”一题曰“清水出芙蓉”,或答“乱世出英雄”,或答“山村出美女”,或答“深海出蛟龙”......,叫人哭笑不得。  初中的时候有一回考语文,之后我和另外几个同学被老师叫去帮忙改其他班的试卷。有一个名言题,吾生也有涯,有个学生接了一句对仗特工整的:尔死也无边。忧劳可以兴国,对曰:闭目可以养神。  有次考语文,问:春风吹又生…  相似文献   

4.
某次语文考试,我的同桌突然灵感来了。在“问君能有几多愁”的后面,他补了句:恰似一道红叉卷上留”(原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老师毫不客气地在他的试卷上打了个红色的“×”,他还沾沾自喜“:原来我的灵感好灵的!”题目是“: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前句是什么?一同学答曰“:吸烟喝酒伤身体”(原句:“忠言逆耳利于行”)。末了,还在后面加个感叹词———啊!!!一次老师提问:‘烈士暮年’的下句是什么?”我没听过这句,当成“烈士墓前”了,于是张口就说“:黄泉路上”(原句“:壮心不已”)。全班晕倒!我在课堂上还听过一个名言题“:吾生也有涯”,…  相似文献   

5.
●某次语文考试,同桌在默词的时候突发灵感:“问君能有几多愁”要求补后句,他补了句:恰似一道叉卷上留(原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老师毫不客气地在卷上打了个X,他还沾沾自喜地说:“原来我的灵感好灵的!” ●也是语文考试默词,原题上句是:“玉不琢,不成器。”结果我们班一强人答:“朋友妻,不客气!”第二天家长就被叫到学校了。 ●仍是语文考试,题目:“长江后浪推前浪,”某人答:“一代更比一代浪。”结果自然见家长。 ●高中的时候考试有道题:请写出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的全名。其答案如下:藤野菜菜子、藤野英二狼、(当时…  相似文献   

6.
1987年全国高考有一道语文试题,考题的出句即上联是: 梨花院落溶溶月考题要求考生根据“①与出句词语对仗恰当,②平仄对立,③句尾押平声韵”这样三个必备的条件对出下联。这是一道选择题,要求从下列四句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作为对句。  相似文献   

7.
安秀兰 《考试周刊》2012,(79):96-97
“得”字补语句具有因果意义,本文通过“得”字补语句和“因为所以”句在韩国语中对应形式的对比,探讨了“得”字补语句表因果意义时固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连贯,指的是语言的通顺、流畅,语势贯通。这就要讲究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在连贯的语言中,如果抽出一两句,读起来就感到上气不接下气,语脉就会中断。如文有“缺项”,前后连贯不起来,就必须把“缺项”补进去,才能读得一气呵成。 插接句题是检测考生能否根据题干要求,联缀成一段表意完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的一种题型。考查方式一般有:①补开头,②补过渡,③续结尾三种形式。考查的题型有:①定位选句题,②定句选位题。  相似文献   

9.
汉语动补式起源的时间,主要有“先秦说”、“两汉说”和“魏晋说”,汉语史界尚难定论。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出土的居延汉简资料居延汉简出现了动词前带有副词的动补式,出现了“V”、“VC”紧邻的情况,出现多例进入“为…所…”被动句的动补式,传世文献稀见的“敝尽”、“折伤”、“攻得”、“击伤”,在居延汉简中都有较多例子。因此,动补式在西汉时代确已出现,并有较多的用例。  相似文献   

10.
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时,其中有这样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教参上是这样解释的:“间,隔开。这句诗的意思是,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道长江。”“间”既解作隔开,自然应该四声了。这种解释法虽然句意可通,但与七言绝句的平仄不合。因为历起式首句不入韵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而这句诗的第五个字“一”为仄声,是不符合这类律句平仄式的常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选配诗句对的方法。1.结构相类①看整体结构。如以“暮霭生深树”为出句,从“山光悦鸟性、斜阳下小楼、弄花香满衣、楼台深翠微”四句中选出对句。从诗句的整体结构看,“暮霭”句是主谓补式,而供选择的四句中只有“斜阳”句是主谓补式,那么应选答案就是这个句子。②看局部结构。因五言诗句的语言节奏一般是“二  相似文献   

12.
语文幽默     
1.一次老师提问:“‘烈士暮年’,下句是什么?”我没听清楚这句,听成“烈士墓前”了,于是张口就说“黄泉路上”, 全班晕倒。2.初中的时候有一回考语文, 之后我和另外几个同学被老师叫去帮忙改其他班的试卷。有一道名言题:吾生也有涯。有个学生接了一句对仗特工整的:尔死亦无边。  相似文献   

13.
有一道试题,要求辨别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这首词的下阕的三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了什么修辞格。 我认为这三句用的修辞格是拟物。 有人认为我的答案“不标准”,不是拟物,是暗喻。其理由是:这一个句子中,“是”字是暗喻的标志,该句有喻体——  相似文献   

14.
(一) 在学习了第九册课文《桂林山水》之后,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补充句子:“同学们思考问题时,教室里真静啊,静得……”要求仿照课文中同类型的句子,独立观察、思考、补充,补充的句子不能雷同。结果,学生一人一句,思路开阔,想象丰富,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讨论汉语中的“动 出”句 ,所谓“动 出”句 ,就是句中有由动词和趋向补语“出”所组成的动补结构的句子。本文进行共时的分析 ,将这一类型的句子划分为三大类型 ,对各种句式进行详尽描写 ,并分析构成不同类型的原因———谓语动词的性质和语义特征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补墙中,“我”与邻居因补墙而相互了解,但两人却有不同的观点。“墙高出睦邻”这句谚语是理解本诗的关键。墙固然可使人安全,但也易使人孤立。本文以《补墙》和上述谚语为切入点,剖析了“我”同邻居交往时的矛盾和困惑心理,指出了现代人之间交流的困境,并由此引发对人生哲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道历史选择题: 1954年陈毅填词《满江红》赠周恩来,词中有“板门店,谈未歇,日内瓦,话重说,挽唇枪舌剑、议倾坛席”之句。这里的“话重说”指  相似文献   

18.
今年华东区《现代汉语》自学考试试卷中有一道问答题“什么是紧缩句?它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按理,问答题与判断题、选择题、分析题相比,其答题范围有一定宽松度。考生即使不能答得很全面.至少也能答对一部分。但在这次考试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由于审题的偏差.不清楚“紧缩句”究竟是语言中何种形式,结果答非所问。紧缩句,首先是一种句子形式。有些考生只注意“紧缩”二字,忽略了“句”.结果把语言中其  相似文献   

19.
数学自习课上,我正在拼命地思考一道题的多种解法,张老师来了一句:“你为什么要这样引辅助线?”奇怪了,辅助线就这样引呀,还能有什么“为什么”?脑子里一蹦就蹦出来了呗!后来仔细想想,似乎还真有个“为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世旭 《华章》2011,(12):51-51
有句格言说: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事实上,这一句本身就是一道“藩篱”,所谓“不给自己设限”,要求的是勇气,每一个成功者都必有一个开始。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勇气”即为第一道藩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