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审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分析,论述了审计风险的不可完全避免性,既然存在审计风险,就应进行控制,控制风险必须认知、评估风险,阐述了审计重要审计风险之间,以及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审计风险对审计方法的影响上提出了更为有效的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  相似文献   

2.
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是一种风险性行业,只要执业环境存在缺陷,只要采用抽样审计,就会存在审计风险。本文就审计风险要素、审计风险模式展开分析,提出在不同阶段控制审计风险的策略,并对审计风险进行国际比较,希望为审计风险的理论研究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而审计在市场经济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定义风险及审计风险,分析风险的种类、审计风险的成因,提出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风险也日益增大。文章根据高校自身特点,从分析高校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高校审计人员应树立审计风险意识,采用先进的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合理评价审计风险等一系列措施来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5.
金宗友 《培训与研究》2004,21(5):102-104
本通过对独立审计风险的认真分析,认为独立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审计对象和社会环境因素、审计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等。但是形成审计风险的直接原因是注册会计师本身经验、能力不足和风险意识不强,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笔认为规避审计项目风险的关键是从微观过程入手规范审计程序;规避审计职业风险的关键是着眼于提高注册会计师个人风险意识.提高审计技术水平,加强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建设.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审计风险基金和审计风险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审计风险就是审计项目风险,它具有客观性、潜在性、严重性和可控性等特征。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构成。对审计风险三要素的分析,是为了加强对审计风险的控制。其具体控制途径有宏观控制、微观控制以及审计自身风险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审计风险是客观的,人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审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减少和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程度,而不能完全消除它。由于审计风险的存在,可能造成审计人员在经济上和名誉上的损失。文章拟就审计风险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展开分析,进而对审计风险的规避措施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审计风险是客观的,人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审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减少和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程度,而不能完全消除它。由于审计风险的存在,可能造成审计人员在经济上和名誉上的损失。文章拟就审计风险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展开分析,进而对审计风险的规避措施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业务的各个环节,具有潜在性、过程性、控制性、随机性和损失性特征。本文在分析审计风险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审计风险提出了防范方法,认为应从树立风险意识、加强管理、依法审计等方面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审计风险涵义入手,分析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提出有效防范国家审计风险的对策,促使审计人员树立审计风险观念,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