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到美国他被育成年轻天才。他叫王楠子,8年前,他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  相似文献   

2.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误解,以为在国内学习不好的孩子,出国就能变得非常优秀。这使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个国内的差生成为美国的天才的报道。当时很多博客都转载了《东方早报》报道的故事:8年前王楠子是上海某中学的"标准差生",初二时赴美留学,在美国成了  相似文献   

3.
读文有感     
在报上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 一位教师给他的学生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老师问学生:“树上有10只小鸟,开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看了《孩子为何失败》这本书,作者约翰,霍特以朴实的语言,指出了一个我们常常回避的真相,那就是,孩子们原本生来就是聪明的,他们天生就是一个学习者,那些课外机智伶俐、善于观察分析、想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我执教过《司马光砸缸》一课。当读到司马光终于用砸缸的办法救出掉进缸里的孩子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当大人赶来时,他们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个学生的回答却令我大伤脑筋——他不紧不慢的站起来,说“当大人们赶来时,  相似文献   

6.
一路哭着、笑着、担忧着、欢喜着,我终于读完这本倾注了郭景瑞老师心血的《新爱的教育》,感受良多。不知道郭老师最近的身体怎么样?书中他曾提到:夺去了我的身体健康,使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我执教过<司马光砸缸>一课.当读到司马光终于用砸缸的办法救出掉进缸里的孩子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当大人赶来时,他们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个学生的回答却令我大伤脑筋--他不紧不慢地站起来,说:"当大人们赶来时,会说:'谢谢你救了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申建华 《辅导员》2013,(24):36-36
<正>看了《辅导员》杂志后,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许多新的感悟,新的体会,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我被里面的教学故事所吸引,被许多班主任的优秀事迹和专业理论所感动。《辅导员》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这是作为班主任的至理名言。以前,我没有很好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像是一头默默耕耘了几十年的老黄牛,只知道勤恳、负责地把自己的那块地耕好,从来没考虑过应用一些好的技术和方法,更不懂得爱和信任;  相似文献   

9.
在“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口号中,在轰轰烈烈的“教育公平”大工程背景下,一批批新“差生”却不断涌了出来。试问:是不是教师对这些学生关注不够?帮扶不够?一名老教师的理论将我推进了矛盾的苦恼中:一个班里几十名学生,真正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何其难!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没有三头六臂,更不会分身术,这部分学生关注得多了,那部分学生分担的精力就肯定要少,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到“差生”身上,对其他学生来说又何尝不是新的不公?!  相似文献   

10.
还是学生时,《世说新语》中的《周处年少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成了老师,重读此文,又有了更多体味。以今天许多老师的视角看,年少时的周处是个差生,是个后进生,或者说是个问题学生。估计遇到这样的学生,许多老师会认为他不可救药,从而放弃对他的教育,最终让他在社会  相似文献   

11.
《爱的教育》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意大利学生安柯利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本书的主旨,作者在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读《爱的教育》,就像是读我们自己的故事一样亲切。文中的人物和我们一样,看见朋友受欺负,会挺身而出;看到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会愤愤不平;听到感人的故事,也会毫无顾忌地大哭一场。书中所描  相似文献   

12.
课外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自然延伸,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从课堂里学到的知识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为我国中小学的广大教师所重视。但是,教师们对学生在课外作业过程中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注,以及对课外作业有效设计的相关研究还十分欠缺。因而,课外作业的问题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3.
近期阅读了著名特级教师,"语文味"教学流派的掌门人程少堂老师的《程少堂讲语文》一书,感受颇深,回顾近日来的阅读感受,我觉得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引发了我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思索。  相似文献   

14.
杜红妮 《教育艺术》2006,(1):39-39,42
读《李萍:我在幸福中》一文(见《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14日第四版),我是流着泪看完的,真的好感动。文中的李萍老师是四川省成都七中的一名政治老师,活得快乐幸福、真实而有个性,她不牺牲自己但成全了无数孩子,成全孩子的同时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是一个真正的老师。“她在奉献,但她不做泪干而灭的蜡烛,也不做丝尽即死的春蚕;她也想耀眼,但她不追求‘最光辉’;她不仅浇灌别人,她也要做花朵,也要体会成艮,也渴望阳光雨露;她没有含辛茹苦,但她痴心不改。”(摘自作者采访后记)  相似文献   

15.
最近拜读了万纬老师的《班主任兵法》这本教育反思集,很受启发,他成了我管理班级工作的秘籍。 作者在内容简介中说:“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书中前半部分的《倒转乾坤》、《以毒攻毒》、《黔驴发威》、《一立千钧》、《围而不打》……这些无一不是精湛的作战技巧.无一不是心与心的交锋。  相似文献   

16.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窗外杨柳依依,鲜花绚烂。手捧《追梦的岁月》,心儿随着清晨的那抹笑等待陌上花开。伴着晌午的那缕风缓缓行过阡陌,携着傍晚的那片霞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名为《一切奇迹在自己》的书。书里写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至今难忘。故事讲述了几名学生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诺姆请教关于心态的问题。当时,弗诺姆并没有马上解答,而是把学生带到一间房子里,让学生  相似文献   

18.
安东·德·圣艾修伯里创作的童话《小王子》自1943年出版以来,由于其内容真挚、富有哲理,吸引了大量的读者,被誉为有史以来阅读率仅次于《圣经》  相似文献   

19.
在二十世纪初,陶行知先生就认识到"小孩子有创造力",呼吁每位教师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曾明确地概括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大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陶行知这一教育理论的实践融入到我们今天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中,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才不会使儿童创造力这种巨大智力资源埋没在未经开垦的广袤的沃土里。一、解放大脑,改变观念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裹了起来。要发展儿童的创  相似文献   

20.
令我羡慕啊!和蔼可亲的王老师,是作者的童年里遇到的一位好老师。王老师从不体罚学生,对于淘气的学生也常常“网开一面”,我也很庆幸,遇到了三位好老师,她们或知识渊博,或幽默风趣,或温柔和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