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悠扬的铃声从手机中传来。"喂,是章老师吗?现在还好吧?明天还要发柿子吗?"片刻,一个桀骜但俊朗的身影在头脑中渐渐  相似文献   

2.
林蔚 《教师博览》2006,(4):21-22
第一次跟袁卫星打交道,听到的是一位语文老师对生命教育的看法:“生命教育正在被炒成一个热词。但对它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防止青少年自杀和杀人’这样一个层面上,我认为还不够。”  相似文献   

3.
"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悠扬的铃声从手机中传来。"喂,是章老师吗?现在还好吧?明天还要发柿子吗?"片刻,一个桀骜但俊朗的身影在头脑中渐渐明晰,这不是在复旦念大学的刘淼吗。三年了,那一个金色的柿子,他还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4.
生命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本。它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活动。它以生命为本,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生命课堂应该是生本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动的课堂。一、生本的课堂:我的地盘我做主司机认路的启示生活中我们很佩服司机会认路、走近路,给乘客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而不少的乘客即使是随着司机走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命与死亡教育的缺失,使得青少年面对压力或遭受打击的时候,动辄选择轻生。近年来频繁见诸报端的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诚然,自杀意味着身体的死亡,而身体的消失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在一个人决定结束自己生理生命(身体)时,其心灵、精神早已死亡。所以,拯救自杀者,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依然有自杀的;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依然有坚强乐观的。问题不在于环境,而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自杀者的最大问题就是生命意识薄弱,他…  相似文献   

6.
人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态,生命意识是人之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它有生命存在意识、生命价值意识和生命生成意识三方面的要义。以完美生命为旨归的生命教育,须着力探索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的策略:(1)在引导学生追问生命由来中唤醒,(2)在引导学生欣赏自我优势中唤醒,(3)在引导学生挑战生存极限中唤醒,(4)在引导学生体验死亡情境中唤醒。  相似文献   

7.
关注、思考与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深入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向。教育的原点是人的生命自由而全面发展,而教育现实是生命教育的严重缺失,教育的出路就是要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敬畏鲜活生命,重构生命课堂,引导生命实践。  相似文献   

8.
唤醒生命     
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力,才能够征服无望的困境和厄运。邻居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开着自己的车子四处游历。前不久,他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他驾着他的帕萨特远赴两千多公里外的西藏。进入高原腹地,穿越冻土带,道路两旁连成活的草木都少见,有的只是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  相似文献   

9.
<正>几个月前,我参加了张文质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坊,第一次听到张老师亲口解读生命化教育,感觉到我生命深处的春天被生命化教育唤醒了。工作坊恰恰在惊蛰节气后举行活动,我们都像是冬眠的虫子,被春雷唤醒。正如张老师所说,家庭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相互的鼓舞。我们做父母的不仅要通过持续学习唤醒自己,更要有唤醒孩子的爱和能力。唤醒童年张文质老师说起自己的童年,说起他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首要问题是唤醒孩子的生命自觉。而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情感是唤醒孩子生命自觉的前提和基础。这需要从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精心设计与实施。系列而深入的生命教育内容能有效强化孩子的生命意识,具有实践活动与情感体验特征的教育形式能有效激发孩子的生命情感:从而实现促进孩子生命自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袁延锋 《文教资料》2010,(27):54-55
语文教育是一种浓情教育,它与生命体紧密相连。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用多种方式创情境,激发学生的不同情绪,使其在各种生命体验中完人格,回归本真。所以,语文教育的最终归宿就是唤醒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朱敏 《成才之路》2011,(23):30-31
教育是培植生命的事业,教育的价值,在于真诚地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发展。而语文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意识,忽视学生作为生命的存在,所以,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李燕红 《现代语文》2005,(10):76-77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教育开始转向以学生为本,开始注重学生的"智能形成"与"个性发展",开始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个体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和欲求.语文教学具有浓厚的人文性、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情感性,这就为语文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提供了宽广的天地.下面笔者着重从古诗教学的角度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姜蕾 《初中生》2013,(14):60-61
文章从热斯坦巷的早晨写起。早晨最先醒来的是他们——那些男人和女人,以及穿过麻扎(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坟墓)的阳光、拉客的毛驴车、迎着暗红曙色开门的阿依大妈……都先于"我"这个"陌生的汉人"而醒来。当地人早早醒来固然是为生活而奔忙,但更是为了做一天的早礼拜。当"我"看到那些男子朝西念拜、女人净扫  相似文献   

15.
顾新红 《教师博览》2022,(23):44-45
<正>偶然从微信群里看到一段小视频,那是关于生命影响生命的视频。我被震撼到了。大草原上,三个牧民策马扬鞭,路过一个池塘时,发现了一匹马深陷泥潭之中,只露出脊背和头颈。这是一匹失足的马,一匹因主人无力救助而被放弃的马,一匹在时间里等待死亡的马。马疲惫而忧伤,因挣扎,头上、背上溅满泥浆,眼睛里流露出求生的渴望。一个年轻的牧民试图改变这匹马的命运,想下去把马挖出来。  相似文献   

16.
周俊 《湖北教育》2011,(9):41-42
2011年5月份的一天,几十位校长齐聚襄阳市襄城区新集中学,共同感受生命教育的精彩。襄城区实验小学校长张德兰情不自禁赋诗一首:“绿草绿树绿叶翠,绿色校园蝶纷飞。淡泊山边颂经典,宁静园里增智慧。喜看雏鹰皆展翅,生态新集众人醉。深挖内涵寻突破,襄城教育尽芳菲。”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为何如此受人青睐?“有人认为农村学校硬件差,...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把阅读作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基础,通过推进师生阅读,与伟大的智慧对话,让我们的精神丰富起来,让我们的社会不断走向崇高,是我们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从技术层面的改革到价值观念领域的省思,都不断地走向深入。然而,当你走进学校,走入家庭,深入学生中间,我们不难发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生命"的生长需求仍屡屡遭到遗忘和忽视。生命个体的自觉性、主体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和释放。生命的成长是被动的、外发的,是缺少内在的欢乐体验的。  相似文献   

19.
张禄 《四川教育》2006,(9):18-18
“教师以76%的比例高居不和谐的职业之首”,这是前不久中国人大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同新浪新闻频道联合启动“2006年上班族工作和谐指数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偏低是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幸福是一种体认,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描述,是对职业生命意义的终极体认和关怀;而指数本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反映的是经济现象变动的程度。这里的幸福指数则是衡量教师这个群体主观生活质量及和谐发展的核心指标,它测量的是教师的幸福感,是满意度、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教师的职业幸福不能告诉、复制和灌输,它只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滋生、膨胀、氤氲起来。如果说幸福的萌动源于教师生命的一种体认,那么幸福的生长则源于师生生命的对话。没有教师的欢乐也难以有学生的欢乐,缺失幸福的教师也难以有幸福的学生。对于用心体认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心灵的荒芜,而是精神的沐浴;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自由的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命的洗礼。值此第2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把视线聚焦在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上来,旨在唤醒教师对自身“精神生活”的关注,拓展自己职业生命的思考空间和理性境域,在静心的品读和智慧的劳作中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正>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是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的典型特质。诗意语文以诗意面对文本和生命,致力于还原语文教学的灵魂,关注人的灵魂、人类灵魂的成长,以知识为依托,帮助学生打开认识自我、提升自己、寻找生命本真的大门,使其在自由地成长中坚守本我,超越自我。诗意语文课堂教学首先由温和巧妙的设问激发学生自我表达意识的觉醒。细细揣摩董一菲老师的课堂教学会发现,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的百花齐放自由灵动,大多由看似随意、实则精巧的问题设计而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