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业余拳击运动员赛前减体重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家拳击集训队、广东拳击队、武汉体院拳击队等28人的研究,发现运用脱水法、控制饮食法及合理安排训练等方法,对业余拳击运动员赛前减体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拳击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家拳击队、北京体育大学拳击队、浙江省拳击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拳击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研究,旨在使拳击运动员能形成赛前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最佳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绍兴市拳击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及心理训练进行研究。针对其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拳击运动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对比赛质量有直接影响,科学有序的赛前训练不仅可以调节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还可以让运动员快速进入比赛状态,有效防止出现伤病问题。本文从青少年拳击比赛赛前训练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安排青少年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保证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过程性,从而提高赛前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紧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高、运动水平越高、训练年限越长的散打运动员,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越强,更能保持赛前适宜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在拳击比赛这样竞争激烈的项目中 ,要想取得好成绩 ,取决于运动员的动机、信心和能力 ,可见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 ,技术水平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虽然对拳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国内外有一些报道 ,但对赛前心理训练的研究甚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拳击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进行研究 ,为拳击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参考。1 自我认识训练在准备比赛阶段提高自信心的训练方法。训练中要求运动员经常想到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参加比赛 ,自己的身体、技战术水平可以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干扰。2 调节呼吸节奏法人在紧张情况下往往会有一种胸闷气短…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短跑训练中赛前心理素质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训练是有目的 ,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赛前的心理训练在当前的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要注重对短跑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强化 ,系统地对其进行心理训练 ,是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国拳击项目竞技水平逐渐提高,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在赛前训练过程中,拳击运动员面临着如何提升竞技能力、稳定运动成绩等问题。赛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帮助拳击运动员维持较高的运动竞技水平,并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增加我国拳击运动员备战世界大赛的经验,促进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竞技实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文章针对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从训练阶段、内容和安排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为推动我国拳击运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相对力量优势,拳击运动员赛前一般都要控制体重来参加尽可能小的级别比赛。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制定一个合理的控制体重方法。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赛前控制体重对提高竞技水平,以及运动成绩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宏梅 《体育世界》2013,(10):68-6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高校游泳运动员在赛前出现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生理、心理学的知识,以探讨高校游泳运动员在赛前出现心理状态的特点、规律、原因以及调整的方法,对提高游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分析得出项目动作特点和竞赛规则决定了心理素质可以通过表象、注意力、自控与应变能力、自信心的训练加强该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运动员比赛动作成功率和竞技水平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运动水平的逐渐提高,在追求高水准技战术的同时,心理训练正被许多教练员所重视,且心理训练也是现代运动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比赛成绩的发挥。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体育竞赛中射击运动员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探讨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以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为广大的射击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赛前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压力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与跟踪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赛前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压力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需要、金牌指标、运动员间的竞争、家庭背景、年龄、心理素质、伤病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下,竞技武术套路在创编、演练、裁判评判标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其他表现难美的项目一样,武术竞赛中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有关赛前心理训练及比赛期心理调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教练员在训练和竞赛中对运动员的教学、指导训练等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于文谦  李强  牛静  刘科 《体育科学》2004,24(7):16-18
由于竞训体制的不合理和运动员自身文化素质的低下,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竞技运动员退役难和就业安置不畅。以辽宁省退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在转型时期解决运动员退役的具体措施,包括竞技与高等院校有机联合、竞技与职业技术型学校有机联合、宏观控制政策化、法规化、运动员退役市场化等,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并结合多年训练经验,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国际级和国家级运动健将)分腿水平支撑难度动作常见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旨在为广大竞技健美操教练员、运动员在分腿水平支撑训练与练习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竞技水平的女子散打运动员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进行心理学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国家队运动员在意志力、认知特质焦虑和成就目标方面同省队队员存在差异。结果表明,运动员个性心理是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越发表现良好。建议教练员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加以对心理训练的内容,以完善运动员心理素质,更好的发挥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调查法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比赛成绩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体操运动员在比赛能力上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提出了对我国体操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希望在今后的训练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柔道运动属于高强度的对抗活动,需要运动员具有优良的身体素质、专项素养、稳固的基本功、娴熟灵活的技战术与丰富的参赛经验。柔道比赛变化多端,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因素和果断的应变力。若想培育出优秀的运动员,除选材、严格体能、技战术练习外,还必须有目的地进行心理培训。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现代五项国际新规则下项目发展趋势对运动员竞技能力要求的关键要素,科学建立形态、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为一体的现代五项优秀选手综合性选材指标体系,通过分析2017-2019年国际比赛中世界优秀现代五项选手的竞技成绩结构,结合专家问卷调查和相关选材指标统计筛选,研究发现:现代五项选材需要选择体能性项目游泳及跑射专项素质都较好的运动员,并注重考虑击剑相关的专项素质能力在选材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比例。在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生长发育、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心理特征和教练员非量化评定等六大类现代五项综合性选材指标体系。结论:只有全面系统地分析国际现代五项优秀选手在新规则下的竞技成绩结构,掌握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才能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五项优秀运动员的选材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