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淑杰 《西江大学学报》2005,26(6):91-92,96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大学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教授语言知识本身,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意义、原则、内容和方法,阐述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3.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学,然而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忽视语言本身与其背后的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它能够将文化进行体现和传承。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英语这种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加以渗透,这样做不仅能够加强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还能够增强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对英语加深理解和应用,使英语知识能够得到更好的掌握。  相似文献   

4.
魏华  马燕 《考试周刊》2012,(71):112-113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外语学习伴随着一系列文化的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本文从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原则、内容及加强学生文化素养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出发点,阐述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探索在词汇教学、篇章教学中如何实施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有使学生了解和接纳异族文化、介绍和宣传中华民族文化两方面的含义,并指出文化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在我国高校公共课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其教学效果长期以来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与英语文化教学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挖掘和凸现大学英语中文化教学的内涵,并采用圆周制教学法实现其文化教学,使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由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文化教学,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考试周刊》2010,(34):100-102
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意识到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从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出发,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对于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都极为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社会文化知识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达方式之一,两者互相影响。大学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无论在编写教材或进行实际的教学中都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角度出发,阐明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并针对现阶段文化教学的欠缺情况,提出了在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梅 《考试周刊》2011,(40):74-75,117
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从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文化教学的内容,并提出文化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明确地向数学高师生提供一些数学教学反思的知识与方法有利于发展其数学教学能力。这些知识包括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模式、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评价性知识等。高师数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可以采取同伴合作交流、教学观摩、案例教学、撰写数学教学后记和数学教学日记、开展数学教育叙事研究等方法和策略培养数学高师生的数学教学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听力是分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依照教学法理论,英语听力能力常被列于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之首,是语言学习的先决条件。分析影响听力能力发展的几个基本要素,从认知角度探讨提高听力能力的七条策略,指出听力策略训练在课堂上应受到充分的重视,展示了真实语言环境中听力课的教学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13.
A development progression is outlined which dovetails with and expands the life-span theory of Erik H. Erikson and the type conceptions of W. Harold Grant into six stages, the span in years of each of which is roughly divisible by seven: Early Childhood (Birth to Seven), which includes Erikson's Trust v. Mistrust, Autonomy v. Shame/Doubt, and Initiative v. Guilt, and in which the child established Extraversion or Introversion; Late Childhood (Seven to Fourteen), Erikson's Industry v. Inferiori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ominant function; Adolescent (Fourteen to Twenty-One), including Erikson's Identify v. Role Confusion and the raising into consciousness of the Auxillary function; Young Adulthood (Twenty-one to Thirty-Five), Intimacy v. Isol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Tertiary; Mid-Life (Thirty-Five to Forty-Nine) Generativity v. Stagnation, and the bringing under some control of the usually unconscious Inferior; and finally, Mature Adulthood (Forty-Nine to Seveny) Erikson's Integrity v. Despair in which the conscious and differential use of all functions allows approaching the ideal of individuation.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审美教育,对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应通过各种渠道和加强审计美教育,尤其是关注重大学语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现西部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高素质的劳动,依靠足够数量的人才。民族高等院校在培养特别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留得住、用的上”的人才方面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西部大开发在给民族院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民族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民族院校要积极适应社会要求,遵循教育规律,求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他行为在心理学上是指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利他行为一直是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伦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目前,研究者们提出的基因决定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规范理论、移情利他主义等利他动机理论,从不同侧面解释了利他行为。移情法、榜样示范法、及时强化法以及学习有效的助人技能等是培养利他行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语言文字从业者 ,尤其是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看成是衡量语言水平的标竿之一。文章从英语语感的构成的两种层面及其核心内容出发 ,介绍英语语感培养的可能性 ,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专科学报”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提高其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分析了“专科学报”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专科学报”发展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专科学报”在网络环境下提高质量以及利用网络改变自身的劣势等对策。主要是建立学报自己的网页,提高来稿的数量和质量;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编审和管理工作;利用网上信息,做好选题和编校工作。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校园是各级各类成人高校的重要责任。构建和谐校园应以发展学校文化为切入点,搞好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融合,进而有利于高校学生精神风貌的培养及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从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入手,就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已成为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对此提出了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