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忽然,她听到一位老年妇人的赞许:“我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唯一的听众》。文中讲述了一位爱好小提琴的青年,开始学琴时没掌握要领拉得十分刺耳,被家人称作是音乐白痴,十分沮丧、自卑,只好躲到树林里练习。在树林中,他邂逅了一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老人对他说:"小伙子,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耳聋了。"于是,青年请求老人每天早晨当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在报刊上看到一个这样的教育故事: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去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这时,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在家拉个不停。家里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每向小女孩求饶。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奏完一曲。突然听到一位老妇的赞许声。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女孩每天清晨来这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连声赞叹。“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女孩的家人发现,女孩早已不再  相似文献   

5.
有两个种树的老人,他们各自种了一片树林,其中的一位老人天天给树浇水,而另一位老人则是每天去树林散步,一两个月才"关照"一下这些树。过了几年,老人们种的树木都长成了高插青冥的大树。  相似文献   

6.
琴声干扰     
一个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在家拉个不停,家里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每向小姑娘求饶,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奏完一曲。突然听到一位老妇的赞许声。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女孩每天清晨来这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  相似文献   

7.
李烈 《辅导员》2012,(12):1
有两个种树的老人,他们各自种了一片树林,其中的一位老人天天给树浇水,而另一位老人则是每天去树林散步,一两个月才"关照"一下这些树。过了几年,老人们种的树木都长成了高插青冥的大树。有一天晚上,出现了异常的暴风雨,又夹着电闪雷鸣。经过一晚的雷雨天气后,空气格外清新,两位老人又来到了自种的树林边,看见有一片树林经不起雷电的折磨全部倒下,而另一片树林则像原来一样站在原位。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美丽的故事一《唯一的听众》。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父母不愿意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练习。突然,她听到一个老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  相似文献   

9.
有位女孩迷上了小提琴,家人纷纷抱怨这“锯床腿”的干扰。后来,女孩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里练琴,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自称耳聋,但感觉出来她拉得好。于是,小女孩每  相似文献   

10.
有两个种树的老人,他们各自种了一片树林,其中的一位老人天天给树浇水,而另一位老人则是每天去树林散步,一两个月才"关照"一下这些树.过了几年,老人们种的树木都长成了高插青冥的大树. 有一天晚上,出现了异常的暴风雨,又夹着电闪雷鸣.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小女孩学拉小提琴 ,拉出的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 ,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静寂的树林中去拉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年妇女的赞许 :“我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 ,非常兴奋。于是老人经常约她来树林拉琴。每奏一曲 ,老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小女孩读上了音乐学院 ,而那位老人便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这个小故事揭示了教师重视倾听 ,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迫切需要器乐教授式的教师。然而在现实教学中 ,常有以下这样的情形。例1 ,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课中 ,教师问 :…  相似文献   

12.
不教而教与领导艺术邹兆祥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在家拉个不停,家里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每向她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奏完一曲,突然听到一位老。的舒许声。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  相似文献   

13.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他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相似文献   

14.
盲人和羊     
清晨,雾很大,一个牵着山羊的年轻人在树林里迷了路。这时,年轻人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走近之后,他才发现老人的眼睛是瞎的。年轻人问老人是否因为大雾迷了路。老人笑着说:"我的眼睛本来就看不见,下不下大雾对我来说根本没有影响。我走路完全靠记忆,走过的路一般都不会错。你跟着我走吧,虽然走得慢一点,但是一定不会迷路。"年轻人很高兴,牵着山羊跟在老人的身后。他们边走边聊,老人问道:"这大清早,你干什么去呀?"年轻人说:"我要到镇上卖羊。"老人继续问:"你这只羊是公羊还是母羊?养了几年了?"年轻人随口说:"是只母羊,我已经养了三年了。"他们越走雾气越大,年轻人有点担心,便问老人:"这是去镇上的路吗?"这时,老人突然抓住年轻人的  相似文献   

15.
老人和魔鬼     
<正>一位老人在树林旁边平整出一块地,准备种豆子。一个魔鬼从这里路过,一把抓住他。魔鬼张着血盆大口,威胁着要吃掉老人。"大王,我在种庄稼。如果你放了我,等到秋后收获了粮食,我愿意分给你一半,到时候你就能吃上粮食了。"老人不慌不忙地对魔鬼说,一点儿都不害怕。魔鬼贪婪地看着老人的种子,问道:"等收获了粮食,咱们怎么分呢?"  相似文献   

16.
老人的忠告     
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子走过一个树林。那小孩子是一个粗心而驯良的小朋友,时常嬉戏而做错事的。那老人却是聪明而有思想的。这一天,天色很好,宜于闲逛,那老人和小孩子都坐在树阴的下面乘凉。老人听着风吹松树的声音,那孩子也注意到树林里的形形色  相似文献   

17.
种树老人     
杨旭辉 《现代语文》2005,(12):12-12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相似文献   

18.
<正>阳光穿过密密麻麻的枝叶,洒到地上。一对年轻夫妻漫步在丛林间。女的说:"唉,天天都要陪孩子,又是学习,又是补习,累死了!今天终于有空出来散散心了。""真是辛苦你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男的说。这时,一个老人出现在了树林里,他拿着一个笼子,里面有一只可爱的黄鹂鸟。突然,他打开笼门,小鸟扑扑翅膀,飞走了。"啊,鸟儿自由了。"女的自言自语。"不。"老人摇摇头,"真正自由的是笼子。"  相似文献   

19.
小鸟和树木     
春天,小鸟从远方飞来,栖在一片树林里。她放开歌喉,天天为树林唱歌。冬天快到了,小鸟必须离开这里,到很远的地方去度过严冬。当树上的叶子一片片落下时,小鸟动身了。树林说:"再见了,小鸟,请你明年再来唱歌给我们听。"小鸟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唱歌给你们听。"春天又回来了,小鸟回到这里,找她的朋友们。可是,找遍了整个山头,都找不到那一片树林了,只看见一个个的树桩。小鸟问树桩:"你们可知道我去年唱歌的树林都到哪儿去了吗?"  相似文献   

20.
阅读训练     
记叙文阅读训练种树老人种树老人死了,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他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说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老人种了一辈子树。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没人要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草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有一根檩(lǐn)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