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穿越流星雨     
当我们的地球旋转着通过太空,你有没有想过,它必须面对大批微小的来自太空的侵略者?这些入侵者的速度通常超过飞速的子弹,地面的雷达系统对它们显得无能为力。它们并非来自别的星球,也不是由太空工程所制造的丢弃在轨道上的太空垃圾。那么,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们说,这些数以百万计的高速攻击者其实是简单的流星体,而且其中大多数只有0.1毫米大小。这些流星体是从彗星或小行星上脱离出来分散到整个太阳系的。它们虽然速度极快并且质地坚硬,但并不能对地球造成多大的威胁,因为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着。然而,对于那些在大气层之外飞行…  相似文献   

2.
按照设计,登陆器究竟是怎样在火星表面着陆的呢?让我们看看登陆器在火星表面着陆前5小时的运作过程吧! 进入火星大气层前进入火星大气层前5小时的时候,地面控制人员再次进行持续1个小时的跟踪试验,目的是检查登陆器的各项性能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3.
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太空轨道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以2.8万千米的时速沿太空轨道运行,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同时,它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球上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  相似文献   

4.
粉笔为什么会摔成三截老师在上课拿粉笔写黑板时,常常不小心将粉笔掉在地上,仔细观察会发现,掉在地上的粉笔摔断成三截的最多,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原来如此:地面不可能是绝对平整的,当粉笔基本上成水平状态掉到地面上时,大多数时候会接触地面上两个突出点,因此,掉到地上的粉笔就大多数会断成三截了。两个气球哪个重将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和另一个同样的但没有充气的气球放到灵敏天平上称,哪个更重一些呢?原来如此:一样重。第一个气球中虽然充满著空气,但根据阿基米德定律,这些空气要受到周围空气的浮力,由于内外气体同为空气,故浮力的大小刚好…  相似文献   

5.
月亮没有大气,地球为什么有大气,地球大气是怎么来的?火山的喷发会喷出大量气体,包括水汽,于是,地球大气的来历就被很自然地与火山扯上了关系,但这种"拉关系"是科学家勉强而为的,是一种猜测,科学家没有去证明它,就把它写进了教科书。随着进一步的科学探索,有很多科学家意识到地球大气层很可能另有来源。科学家发现,地球大气与火山喷发的气体组成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地球曾经被小行星撞破过,那次要了恐龙的命。如果这个惨剧重演,会不会要了人类的命呢?2013年2月15日,一块直径17米、重达1万吨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以高达每秒18千米的飞行速度撞向地面,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市上空2万米高处发生爆炸。陨石爆炸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TNT当量,是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  相似文献   

7.
飞机如果放在其他星球上还会正常飞行吗? 我们不妨以塞斯纳172天鹰这款飞机为例,这也许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飞机.将塞斯纳装满锂电池,然后放到太阳系最大的几颗星球上,究竟会怎样呢? 重力和大气是飞机飞行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其他星球上,这两项条件与地球并不相同.所以,可以先排除大气稀薄,或几乎没有大气层的星球,如月亮.  相似文献   

8.
科苑 《今日科苑》2013,(6):46-48
大范围雾霾因冷空气较弱事实上,这几年,每到秋冬,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雾霾天气的持续,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相似文献   

9.
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资源 所谓辐射,就是看不见的高能粒子流,它能穿过人体,杀死细胞,如医学上使用的放射疗法和X光透视等。太空中充满着各种强烈的辐射,如,银河宇宙射线、太阳电磁辐射、太阳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等,充满着能量和万有引力场。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大气层如同一张天幕,遮去了部分太阳光,在物理学领域称为大气阻尼。宇宙高能重粒子,由于大气阻尼的吸收,到地面几乎已经绝迹。宇宙空间由于没有大气阻尼,宇宙射线可以无障碍地穿行,因此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在宇宙空间,太阳光辐射强度比地面高出若干倍。科学研究已经发现…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问题与解答]神州六号返回舱为什么在黑障区与地面失去联系,黑障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区域?——广东省揭阳市磐东镇乔南村林受飞船返回时,会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使周围的气体电离而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会干扰飞船信号的传播,使飞船信号难以被地面测控系统搜寻到,因此这时的飞船就在地面监控系统中“消失”了,但飞船实际上并没有消失,只是其所发出的信号被等离子体暂时遮挡住了而已。从这个角度上讲,黑障区就是等离子体密集区。——编者为什么中子由夸克组成,却能放出电子和反中微子而衰变为质子?其中电子、反中微子从何处来?——四川省遂宁…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不停地探索着宇宙黑洞。黑洞就像一个爱"发脾气"的怪物,毫无顾忌地吞噬周围的一切;也正是这"坏脾气",导致黑洞会不时喷射出一些高强度的X射线,为人类的观测和科研提供了"窗口"。但由于这些X射线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早已被吸收殆尽,地面观测难收成效。  相似文献   

12.
知识擂台     
《科学大众》2008,(11):17-17
一、判断题1.()海洋底部是一块巨大的平地,没有高低起伏。2.()在太空舱内,宇航员会经常用毛巾把汗擦掉,不然滴落下来会对仪器造成损伤。3.()因为太空没有大气层,所以在神七飞行舱内,看不到闪  相似文献   

13.
科苑鲜果     
<正>水星怎么变成了小煤球?从太空中看水星,水星的表面是黄白色的,但事实上,水星真实的颜色呈灰黑色。与太阳系的其他天体相比,水星简直就是个小黑炭,其表面颜色特别深,反射阳光的能力很弱。水星与月球一样是没有大气层的固态天体,但其表面比月球还要黑得多。通常情况下,微小陨石和太阳风的轰击会使这类天体表面产生一层薄薄的含铁纳米微粒,使其变黑。但光谱分析表明,水星表面的含铁纳米微粒非常少,不足以让它变黑。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水星如此之黑的关键可能在于彗星。这些"脏雪球"接近太阳时通常会裂解,损失多达  相似文献   

14.
我们每天生活在地球上,看着太阳东升西落,看着春去秋来,树叶绿了又黄,已经对地球没有什么新鲜感了。现在让我们突发狂想,修改一下地球的配置,比如地球停止自转,世界将会是怎样一番模样,地面上的东西会不会飞向空中?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有浩瀚的海洋、蜿蜒的河流、葱绿的山峦、辽阔的草原。鹰搏长空,鱼跃大海,蝶舞花丛,虎啸山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像。这景像得以维持乃是由于有大气层的保护,否则地球就会像月亮那样,变成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生命的荒凉世界。但是,对于天文学研究来说,大气层却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天体在不断辐射波长从1万亿分之一厘米直至百万米的电磁波。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上有浩瀚的海洋、蜿蜒的河流、葱绿的山峦、辽阔的草原。鹰搏长空,鱼跃大海,蝶舞花丛,虎啸山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像。这一景像得以维持乃是由于有大气层的保护.否则地球就会像月亮那样,变成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生命的荒凉世界。但是,对于天文学研究来说,大气层却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天体在不断辐射波长从1万亿分之一厘米直至一百万米的电磁波。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光线在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是沿着直线前进的。但是,如果光线从密度较大的实物进入密度较小的实物中,或者由密度较小的实物进入密度较大的实物中,它们都不会老是沿着直线传播,而会产生折射现象(就是光线传播方向改变了一些)。当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来的时候,要通过1,200多公里厚的大气层。大气圈各层的密度是不相同的,它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的,也就是说,越低空气越稠密,越高空气越稀薄。因此,在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来的时候,必然会因为大气层密度的不同,而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大气的折光作用,使得实际上在地平线AH以下的太阳S能够被在A处的观察者所看到。这是因为,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线SB进入大气层(从真空的地方进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上天不容易,挣脱地球引力和冲破大气层,需要强推力火箭和大量的燃料。但其实,人类入地更难,向地下钻虽然不会与地球引力唱对台戏,但是地壳坚硬的岩层是不容易破开的,不仅需要特殊的高级钻头和沙浆的配合,更关键的是,岩石是无法压缩且难以流动的固体,要在岩层上钻出一个洞,那么势必就会产生大量的石屑垃圾,这些石屑垃圾随着产生又会填满刚钻出的洞,光向地面上清理这些石屑垃圾就是个异常巨大的工程。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6,(13)
本文对咸阳机场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的大气环流形势及相关气象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大雾过程期间,机场上空以纬向环流为主,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低层存在暖平流,地面处于弱气压场,风速小、相对湿度大,大气层结构稳定,逆温层稳定,上述形势既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或垂直运动,造成严重的低能见度天气。  相似文献   

20.
2050年的气候     
据一些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气候将变暖,全世界海洋的水平面将明显上升。世界气候发生这种重大变化的原因在哪里?科学家们认为,首要的原因是地球大气层化学成份的变化。人类的活动不断地向空气中排放大量各种各样的化合物。其后果之一是产生温室效应;后果之二是破坏大气的臭氧层(臭氧层保护地面免受太阳紫外线的强烈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