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虽然周立波在《暴风骤雨》中是把老孙头作为次要人物来安排的,但由于作家对“中间人物”把握的准确,就使我们不仅能熟稔土改时期广大农民的心态,而且可以顺此脉胳把握当今改革时期农民的精神面貌。因此,老孙头的形象至今仍具有认识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孙头形象是《暴风骤雨》中塑造最丰满最生动的艺术形象,但评述前人评述不多。本文从艺术真实性、作品所写的环境、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等三个方面对老孙头的形象进行了分析,来论证老孙头这一形象的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3.
×××同学问:《分马》中塑造的最生动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谁?你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这个人物? 答:毫无疑问,老孙头是《分马》中塑造得最为生动成功的人物形象。老孙头虽然是老贫农,但由于长年在外赶大车,受到三教九流各种影响,思想比较复杂,自私心理比较重。他明明“早相中了”那匹栗色小儿马,却唯恐排号在前的抢先挑走,为了不露底,便说什么“还没定弦”;一等听到叫他名字,即迫不及待“大步流星地迈过去牵上”。这个人物一上来就给人一种表里不一、圆滑世故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罗渝 《中学生百科》2012,(36):23-25
据说老孙头以前叫孙老头,后来不知道是大家觉得对他老人家有不敬的意思,还是他自己不喜欢被这么叫,他的外号变成了老孙头。老孙头是个踢足球的,至少以前是。今年暑假第一次去大田湾体育场便遇到了他,说他自己来上大学以后虽然实现了一直的梦想,天天踢球,但也算是幻想破灭。老孙头说过,十八九岁如  相似文献   

5.
教过几年初中语文的教师,想必对《分马》这篇课文并不陌生。该课文选自于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第二部第二十四章。其中老孙头这个人物个性鲜明,尤其让人喜爱,他风趣幽默,聪明睿智,是作品中绝无仅有的一个喜剧人物。  相似文献   

6.
教过几年初中语文的教师,想必对《分马》这篇课文并不陌生。该课文选自于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第二部第二十四章。其中老孙头这个人物个性鲜明。尤其让人喜爱,他风趣幽默,聪明睿智,是作品中绝无仅有的一个喜剧人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小说《分马》(节自《暴风骤雨》)中的老孙头,虽然不是作品的主人公,但是他却以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个性,活跃于小说里,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老孙头是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他既不是郭全海那样的领导骨干。也不是老田头那样的积禄分子。他是一个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既朴质又颇为猾黠的具有多情致特色的复杂人物。倘若我们仔细地研读课文,你还会发现,在他的多情致特色中,其主导情致也是较为明晰和突出的,那就是幽默和诙谐。老孙头的这一性格主调,就决定了他必然是一个富有喜剧特色的人物。作者在塑造这个形象时,在艺术上是十分成功的。他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发掘出幽默的矿藏,经过心灵的过滤,运用多变的手段,把人物特有的素质加以艺术化、夸张化。在具体的描绘中,抓住人物性格的幽默主体,将其融铸于人物的语  相似文献   

8.
分析老孙头的性格特征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老孙头并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其自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同时老孙头不失为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相似文献   

9.
大学形象评价就是大学对自身形象进行调查分析评估,检测大学的自我期望形象和社会实际形象及它们之间的差距,为创建更好的大学形象提供依据的过程。大学形象评价应通过大学自我期望形象评价、大学实际社会形象评价、比较和寻找形象差距并提出改进措施三个步骤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到目前为止的文艺理论教科书,在谈到语言艺术的特征和文学欣赏的特点时,都触及了文学形象的间接性问题。以群同志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对它的说明是:“文学的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而必须经过语言的中介。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读者只有熟悉、掌握了某种语言,才能阅读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并借助这种语言感受到作品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其它理论教科书对这一问题的表述尽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三国演义》的成功塑造,诸葛亮成了一个妇孺皆知的形象,他一直是作为智慧的化身活在人们心中。但无论是对历史上的诸葛亮还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历来人们都有不同的评价,八十年代以来则出现了更大的争议。应该说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人们不可能突破既定的思想框架。对诸葛亮形象的不同评价,反映了人们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是值得欢迎的现象。正如《三国演义》的主题众说纷纭一样,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要把不同的认识统一到某种定论上来,而是要通过争论加深对这部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一流大学,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赢得优势,形象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根据形象管理的理论基础,对高校形象力及其评价进行分析,以寻求一种新的提高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形象”一词在汉语中释为形体、形态、形状、表象等,它是天然物体或人工制造而成的一种审美形态。“形象”一词应用在不同的范畴便有着不同的内涵;我们论及的人的形象即是指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个体在自身存在以及他对社会环境、自然事物和社会的人所作的反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步入了国际大市场后,塑造形象对职业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CS对CI的超越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建立职教形象识别系统是我们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語言是傳达思想感情的,从傳达的效果方面看,有好不好的分別。好与不好,重要的关键之一,在于(假定所傳达的內容是有价值的)能不能写得生动。怎么样才能够写得生动呢?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写得“形象”。我們通常說修辞,很大一部分是指取得这种效果的一些技巧。这类技巧,在修辞学中有所謂“修辞格”,內容相当繁杂;这里只探討一下,在中学語文教学中,我們应該怎样处理这方面的問題。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这方面的修辞技巧,我們会遇到一些問題。首先是范圍問題,也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哪些技巧的問題。我們当然不能,也不需要要求学生学会一切修辞方法。这样,教学时就要有所选择——决定去取或者分别輕重。确定范圍还要考虑另外的条件,比如說,在讲讀中傳授修辞知識,在基本訓练中练习运用修辞方法,这两者之中,范圍的大小就可以不同。前者的范圍显然可以大一些,就是說,閱讀时遇到的修辞方法,有的可以不要求学生一定学会使用。再比如說,学生的語文水平也是个应該考虑的重要条件,只要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指导学生学习修辞技巧,內容丰富一些是沒有坏处的。下面結合讲讀教学和写作练习,  相似文献   

16.
孙鹤 《成人教育》2002,(11):16-17
职业教育步入了国际大市场后,塑造形象对职业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CS对CI的超越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建立职教形象识别系统是我们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它是晚清以来近代文学和思想启蒙运动逐步推进的结果,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以空谷之音震动了文坛;同年2月,陈独秀又在随后出版  相似文献   

18.
19.
-二○六年,成吉思汗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在“蒙古”的名称下,统一各个部落,建立统治秩序,奠定了蒙古国家独立的初步基础。蒙古各部落的统一是符合蒙古人民利益的。十二世纪末期,蒙古地区处于“天下扰攘,互相攻劫,人不安生”①的状态,各部落政治状况非常混乱,几十个大小部落和氏族,彼此连年混战,互相掠夺和杀戮,以致生产遭到破坏,牲畜日渐减少,部落之间交换被阻塞。各部落广大牧民渴望和平,期待产生一个伟大的中心力量来领导蒙古走向统一。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便是蒙古族杰出的领袖成吉思汗。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这个看法对不对,我以为解决了下述四点就知道了。(1)能不能按朝代来分唐、宋诗?是不是唐人都懂形象思维,也就是说都掌握了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而宋人则相反(虽然比较委婉地说只是“多数”)?(2)形象思维是否只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