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早在1877年撰写的作品就提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他预言,未来的人类社会中,“机器人”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大一部分人类的智能将会被它们所取代,并发扬光大。多年来,我们曾相信人工智能只存在于科幻影片中,但现在至少已有的信息技术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些科幻与现实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地心游记3D     
背景资料本片根据凡尔纳1864年创作的《地心游记》(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改编。凡尔纳这位生活在19世纪末的文学家,用其独到的文笔和深邃的科学眼力写就了20多部科幻小说,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和《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让人感到惊叹的是,在他的小说中所描绘的怪异的科学设备,许多在今天都已经成为了现实。比如说《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还有《从地球到月球》的火箭等等。所以在西方,凡尔纳有着"现代科学之父"的称号。  相似文献   

3.
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1895年出版的著名长篇小说《神秘岛》里就出现过与“浮动岛屿”类似的漂浮结构,但这些大胆的想法变成现实。却是在100多年后的今天。而且有趣的是,正是普普通通的海上采油平台使科学家们萌生了建造类似漂浮工具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凡尔纳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11月第一版每册0.55元“蓓根的五亿法郎”是凡尔纳最优秀的科学幻想小说之一。凡尔纳(1828—1905)是一位杰出的法国作家。他的科学幻想小说和冒险小说使他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小说不仅扩大和丰富了青年们的想像力,而且还为他们指出了科学的前途,教育他们:人类只要有决心,就能征服自然,就能成为自然的主宰。  相似文献   

5.
正1886年,享誉法国文坛的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出版了他的又一部新作《征服者罗比尔》。在这部关于航空技术前景的长篇科幻小说里,凡尔纳借主人公罗比尔之口,表明了对航空技术进步趋势的态度:虽然飞艇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但重于空气的飞行器,也就是飞机,才可以真正征服天空。此时的凡尔纳一定想不到,他的作品会启迪大西洋彼岸的一位少年,并且使后者将罗比尔的发明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19世纪,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曾在小说中描述一种巨型枪,可将人类“射”人太空。在当时那个年代,人们只将其视为一种幻想,没有人认为这种巨枪能够成为现实。现在,美国物理学家约翰·亨特已经完成了巨型枪的初步设计。他表示.巨型枪能够大大降低向地球轨道运送货物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说到颜色,大家都知道赤橙黄绿青蓝紫,不过,我们今天想说的,并不是它们五彩缤纷的华丽外表,而是侃侃它们鲜为人知的“重量”和“味道”。色彩学专家戴尔教授在14年前首先发现色彩有“重量”。他  相似文献   

8.
100多年前,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在他的名著《海底两万里》中成功地描绘了“鹦鹉螺”号潜艇的海底旅行。100年后,英国知名海洋学家随同  相似文献   

9.
综观世界文学历史,我们还找不到第二位像儒勒·凡尔纳那样把科学幻想和艺术创作如此完美地相结合的作家。他创作的科学幻想系列小说《在已知的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简称《奇异的漫游》)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但依然以其奇特的魁力历久弥新。它们不仅受到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读者的喜爱,而且也吸引了不少成年读者。其中有些作品还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博得了众多观众的激赏。  相似文献   

10.
一在世界各国的古代传说和神话里,都充满了关于人飞上天空的幻想,它们生动地叙述着飞马、飞毯、腾云驾雾的仙人等故事。据说,我国战国时代的公输般曾经“削竹木为鹊,飞天三日不下”,墨子也制造过会飞的“木鸢”。这些故事和传说充分地反映了古时候人们对于飞行的渴望。但是从幻想到现实,从神话里的飞马到今天的超音速飞机,这中间却经过了一段极其艰辛的道路,这条道  相似文献   

11.
你看过《西游记》吧,你对里面描写的女人国还有印象吗?书中关于女儿国的多处诱人描述,曾使多少的单身汉垂涎欲滴。遗憾的是,小说里虚构的情景毕竟代替不了现实的世界。然而科学家发现,生物世界里的“女儿国”竟然确有其事。荒山野外鉴定“女儿国” 半个世纪以前,一位爬行类动物学家在野外采集蜥蜴标本。回到营地后,他想把各种蜥蜴分门别类。这时他发现,在他的袋囊里,有一种蜥蜴(后来被命名为“雌鞭尾蜴”)竟然全都是雌性的。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对此有点纳闷:今天真是邪了,怎么抓的全是母的,难道公的都跑光了?但转瞬间…  相似文献   

12.
80天环游地球的日程表,早在1870年3月就已经由《风采杂志》发表了,凡尔纳对周游地球旅行这个题材十分感兴趣1872年底,《80天环游地球》在《时报》上连载,立刻引起轰动斐利亚·福克和他的仆人路路通的旅行风靡了整个世界在他写的60多部小说中,这一本是特别令人难忘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鲁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故乡?将虚构作者与现实结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与小说人物的统一性,强烈而浓郁的抒情性,从而使这篇文章塑造了抒情的世界。在所谓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建构模式中,他的情感也在闰土的一声”老爷”中彻底破灭,“我”的再次离去与闰土的离去是相互见证与背离的。“幻景”与”现实”混沌一片,从“离乡”到“作怀乡梦”,“我现在的故事”始终在“心理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而且必然是一个“幻景”与”现实”相互剥离的过程,剥离的痛苦与“金黄的圆月”相映成辉,是折射后更为苦痛的现实。该篇文章从人物描写和当时作者所处环境都可以感受得到。  相似文献   

14.
早在500多年以前,那时帆船和马车是海上和陆地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具有非凡想象力的达·芬奇就勾画出了直升飞机的草图。在200多年前,法国小说家凡尔纳写了一部有关海底世界的科幻小说,里面就有关于潜艇的构思。1936年,华特·迪士尼在他家中的草地上看夕阳西沉时无意中画了一只老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09,(14):30-30
如果恐龙没有灭绝,还有今天这样的世界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假设。要知道,哺乳动物与恐龙几乎是同时出现在地球上的。它们的“血统”虽然比恐龙高一等,却被恐龙“压制”了上亿年。但也正因为它们个头小,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才没有随恐龙一起灭绝,反而迅速占据了恐龙的“地盘”。  相似文献   

16.
吴山倩文 《科教文汇》2007,(10S):180-181
安德鲁·马维尔在他的“爱的定义”一诗中,用陌生化的意象打破了其常规的象征意义。读者感受到这些意象的冲击,且往往迷失在由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感情横溢而又似是而非的论断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强烈的直观反应.该论文引入了中国古代源自《周易》的“交感”思想以及后世学者如何将其发展成理论并用于文学作品的阐发和美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维尔在创作过程中,“心”与“物”的相互作用,既“交感”,而“物”在这里既是他所观察到的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又是想象中的事物,再结合马维尔其人形而上学的思想背景。本论文论述了他在现实世界中的发现深刻作用于他的心智和感受,同时为他提供了用以建构非传统意象的神秘之源。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10,(2):9-9
<正>19世纪,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曾在小说中描述一种巨型枪,可用于将人类"射"入太空。在当时那个年代,人们只将其视为一种幻想,没有人认为这种巨枪能够成为现实。现在,美国物理学家约翰·亨特已经完成了巨型枪的初步设计。他表示,巨型枪能够大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日裔美籍学者弗兰西斯·福山由于提出了“历史终结论”而著称,此后“历史终结论”在支持与反对声中延续至今。最近,在福山本人的著作和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观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转而强调强政府、法治与民主问责,福山思想转变的原因除了和中西方学者学术上的交锋以及他本人对学术观点的重新认识有关之外,在现实层面上则和世界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生物界是个热闹非凡的世界,人类和动物用声音、身体行为交流信息。而在一个偏僻的世界里,有一类我们难以感知的邻居——微生物。它们的世界似乎寂静无声,而事实上,它们也在聊天,也在互相传达信息,它们在“说”些什么?怎么“说”呢?  相似文献   

20.
窦光宇 《百科知识》2002,(11):17-18
一位著名的电脑软件专家在他所著的“未来之路”一书中说,人类所面对的除了一个身临其中的现实世界外,还将面对一个虚拟现实的世界。提示人们电脑——信息高速公路——虚拟现实世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虚拟现实充满奇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