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7年,欧洲专利局(epo)聘请永安公司(emst&young)对全球五大专利机构,即epo.日本专利局(jpo)、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和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专利审查员培训与招聘程序进行基准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2007年11月5~9日,第25届美日欧三方会议在华盛顿举行,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局长、日本专利局(JPO)局长和欧洲专利局(EPO)局长等重要官员出席。  相似文献   

3.
正一、基本概况欧亚专利组织Eurasian Patent Organization(EAPO),以下简称欧亚(EA),成立于1996年1月1日,总部设在莫斯科,包括行政理事会和欧亚专利局。其在线网站为http://www.eapo.org/index_eng.html,成立于1998年6月1日,为欧亚专利系统的用户服务。欧亚专利组织共有9个成员国,包括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等,均为独联体国家。二、进入方法(1)直接登录欧亚专利组织的在线网  相似文献   

4.
该馆展示的总面积为9000m2,其中包括900m2的临展面积,年参观量大约为20万人次。是继德意志博物馆(慕尼黑)、德国科技博物馆(柏林)之后,德国境内第三大的科技馆。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际专利分类(IPC)改革后的规定,IPC高级版每3个月可修订一次。第一次修订的版本已于2007年1月1日公布。此后进行的两次修订目前已获得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欧洲专利局(EPO)、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和日  相似文献   

6.
美国专利局于1802年成立,当时为国务院直属部门,承担专利相关事务。19世纪初,商标事务亦纳入专利局的辖权范围。1975年,经国会批准,美国专利局更名为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2000年11月,根据《美国发明人保护法》,USPTO被确立为商务部下属的绩效单位,以更加商业化的方式运作,在人事、采办、预算以及其他行政职能上享有实质性的自治管理权。  相似文献   

7.
<正>据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的欧洲专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飞利浦公司以4883项专利申请名列全球第一,西门子公司和三星公司分列第二和第三位。事实上,在专利申请方面,飞利浦连续10年抢占了榜首,最近几  相似文献   

8.
田力普中共党员,汉族,1953年10月出生,河北省安国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毕业,理学硕士,研究员。1981年5月至1998年3月,在原中国专利局工作。历任专利复审委员会副处级、正处级专职复审委员、副主任,专利局电学审查部副部长。其间,在德国马普专利法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在欧洲专利局、德国专利局、德国联邦专利法院等机构从事专利制度学习和研究工作。1998年3月至今,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历任专利局自动化部副部长、部长;2001年3月至2005年6月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2005年6月至今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书记。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9.
严把专利关     
联邦法院和美国专利商标局扩大了专利权的授予范围,增加了基因、软件及经营方法等领域,这些领域的专利有效性曾一度受到人们的质疑。比如在1998年,专利局批准了一种产品定价方法的专利申请,即如果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不随其价格变化而变化,那么应该提高这种产品的定价。  相似文献   

10.
现任丹麦专利与商标局局长杰斯珀·康斯塔德(Jesper Kongstad)日前作为唯一候选人当选欧洲专利组织行政管理委员会新任主席,2010年7月1日正式上任,任期3年。康斯塔德自2009年3月起担任该委员会副主席,曾参与欧洲专利局局长竞选.但中途退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各专利局在提高专利检索质量和效率方面的最新举措,其中欧美专利局启用新的检索数据库,美国专利商标局启用了新的专利数据可视化平台Patents View,欧洲专利局增加了技术标准数据库;日本特许厅增加了对外包的检索机构的检索结果进行评价反馈的机制;韩国特许厅创建了标准化申请人名称数据库等。本文分析了美欧日韩四局的做法和经验,为提升我国专利审查的检索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所使用的分类系统来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使用的是国际专利分类体系(IPC),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使用的主要是美国专利分类体系(USPC),欧洲专利局(EPO)使用的主要是基于IPC的欧洲专利分类体系(ECLA/ICO),日本专利局(JPO)使用的主要是基于IPC的日本专利分类体系(FI/FT),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使用的均为国际专利分类体系(IPC)。目前,世界上采用的专利分类体系主要包括IPC、USPC、ECLA/ICO和FI/FT。在上述各专利分类体系中,IPC被广泛使用,但其存在更新速度慢、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国专利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2006年《专利统计概要》,从美国专利商标局、日本特许厅、欧洲专利局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三方专利强度(指三方专利数量除以GDP或总人口数)、专利的技术领域、专利申请人类型划分、专利的国际合作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专利发展态势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这些专利数据反映了OECD成员国及部分非成员国创新活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华老字号海外维权第一案”——王致和德国”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案”近日终审判决.德国慕尼黑高等法院二审裁决”王致和”商标侵权案中方胜诉.要求德国欧凯公司停止使用“王致和”商标,并撤回其在德国专利商标局注册的”王致和”商标。据了解.该案始于2006年7月,王致和集团到德国注册商标时发现.王致和腐乳、调味品、销售服务三类商标被一家名为“欧凯“的德国公司抢注.并且商标标志完全相同.双方协商未果之后.  相似文献   

15.
以新协作方式完善美国专利制度——来自IBM公司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IBM公司副总法律顾问曼尼·谢克特针对美国现行专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撰文建议,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应在专利检索和专利审查等领域加强与社会公众和其他专利局之间的协作.以这种新协作方式提升专利审查质量.消除劣质专利产生的不良影响,完善专利制度。以下为其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2003年8月26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发布通告,宣布从2003年9月29日起启用专利和商标在线转让系统,从该日起,专利和商标持有人可以通过美国专利商标局官方网站www.uspto.gov在线提交转让申请。这一系统实际上又分为专利在线转让系统(EPAS)和商标在线转让系统(ETAS)两大子系统。ETAS主要解决企业商标和商誉的转让登记,而EPAS服务于专利权的转让登记。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EPAS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得窥ETAS的真面目。应时代之需EPAS的产生,得源于下列背景和条件。1.电子政务概念的提出以及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刺激和催化了EPAS的诞生。美国专利商标局于2000年10月启用在线  相似文献   

17.
CPC分类体系是欧洲专利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共同开发的联合专利分类体系,其分类条目繁多,检索入口丰富,标引文献量大。FT分类体系是日本专利局借助特殊的技术术语,根据不同的技术主题,在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和日本国内分类体系(FI)的基础上进行的细分类。本文对水处理领域(C02F)的CPC分类号和FT分类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两个分类体系各自在水处理领域检索中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CPC和FT对提高检索效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一、基本概况1992年10月14日,俄罗斯联邦专利法生效。发明专利权有效期自申请日起20年;实用新型以注册证书给予保护,有效期自申请日起5年,最多可延长3年;工业品外观设计有效期自申请日起10年,最多可延长5年。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局提供在线知识产权服务,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对俄罗斯专利进行付费和免费两种形式的专利检索。二、进入方法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局知识产权服务主页(www.rupto.ru/)分为俄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界面,页面内容不同。主页默认俄文页面,点击俄文主页左  相似文献   

19.
<正>在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麓,多瑙河的支流伊萨河从慕尼黑城穿过,在河中心的一个小岛上,坐落着每年吸引150万观众的巨型科技博物馆——德意志科学和技术成就博物馆(又称德意志博物馆、慕尼黑科学博物馆)。该博物馆1903年由巴伐利亚电气工程师奥斯卡·冯·米勒创立,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计划被搁置,直到1925年米勒过70岁生日那天,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13日,<欧洲专利公约200o年修订案>(epc2000)在经所有34个成员国批准后如期生效.epc2000对1973年签署的<欧洲专利公约>(epc)的100多项条款予以了修订,在保留epc实体专利法和程序法律基础的同时,完善和简化了欧洲专利体制,并强化了申请人的权利.欧洲专利局(epo)局长艾莉森·布赖姆洛称,epc的修订简化了在欧洲范围内获得专利保护的程序,同时亦维持了欧洲专利局值得信赖的组织框架及高标准的专利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