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了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有效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很多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尝试性地对课内课外的文本进行重组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多文本阅读,顾名思义,即提供多种阅读文本给学生,在人本思维的指导下,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文章结合课内外阅读文本,对多文本阅读的基本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了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使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宗志芸 《考试周刊》2011,(75):61-62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随着《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的广泛实践,把阅读课堂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对话场",把阅读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活动",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师们的教学共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语文观已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学生语文方面的积累不应囿于课本、囿于课堂,而应面向生活和社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因此,阅读教学中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中作为教学“例子”的教材(文本)更是可以作为文本课外资源开发的主要凭借。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切实提高语文素养"。"适当的方法"究竟有哪些呢?怎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一直是困扰阅读教学的棘手问题,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  相似文献   

8.
王春 《宁夏教育》2010,(10):46-47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并且对此进行了量化的规定。荀子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对于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9.
来震 《教师》2010,(23):76-7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阅读的要求有多处描述,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河山,是语文教师的工作重点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考试现状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教学改革。本着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功能的认识,笔者认为作为检测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考试,应该使内容多元和开放,用活泼多样的表现形式呈现题目内容,使试题人性化,具有亲和力,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概念,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此,“文本”这一新理念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然而,由于“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用过来的术语,许多语文教师对“文本”的内涵及特征把握不准确,语文教学中一度出现文本失落的现象。本文试从分析文本的内涵及特征入手,剖析当今语文教学中处理文本的失误,并进一步指出解决之对策。  相似文献   

13.
樊裔华 《江苏教育》2008,(10):18-20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平时学生自己购买的各种练习卷,还是我们学校、教研室进行的素质调研卷中,“阅读理解与感悟”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所占比例重大,老师学生都非常重视,然而很多教辅材料中的“阅读理解与感悟”有相当一部分毫无新意.所谓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分分段,写写段意,划几个拼音、字词。把句子写具体,甚至还不时出现一些答案唯一的标准题,不仅考查不到学生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反而把学生引入了迷乱的“八卦阵”,把富有情感和魅力的短文读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整个感觉就是我们在努力让课堂阅读渐人新时代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些目标如果能在阅读课上实现,就会上出高质量的阅读课。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但这都取决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毋庸置疑,没有正确的文本解读就谈不上上好阅读课。而文本细读恰恰是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细细地品味.轻轻地梳理文本,品其味、悟其神,像鱼儿一样在语言的海洋中畅游,  相似文献   

15.
麦珏昉 《中国教师》2013,(20):41-43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前,语文教师对文本的阅读,即"文本解读"格外重要。本文旨在结合实例,从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的"文本解读"。一、"文本解读"的相关理论一般而言,"文本解读"大致有三个研究范畴,即作者理论、文本理论和读者理论。本文只探讨前两者。作者理论,即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也就是要追溯作者创作时的本意,并尽可能地将其还原。要根据作者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就要全面、具体地掌握有关作者的资料,并以此作为解读作品的重要依据。文本理论,大致有两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离开了"语言"这个大花园,不能坚持"从语言文字中来到语文文字中去"。那么在文本阅读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小说人物形象的阅读分析中如何坚持"从语言文字中来到语文文字中去"呢?对此本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测试题例的研发,一直都是小学语文试题编制的重中之重。它必须以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教科书为依据,关注命题设计的信度和效度。阅读能力测试题例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合理的评价。一、注重文章质量在进行阅读能力测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试卷获得非常丰富的信息,他们在完成试题的同时,既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基本都能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关注文本对学生人文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9.
易怀德 《文教资料》2010,(23):55-57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载体——文本,加强引导,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从而深入文本深层,深入感悟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最终领悟文本的深层意义并主动构建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前提下.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正因为如此.“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成了近几年中考语文阅读题中不可或缺的“嘉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