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雪梅 《传媒》2001,(7):54-55
“极端”体验 2000年12月7日至2001年2月21日,作为中国第17次南极考察队员,我赴南极乔治王岛采访。我在南极跨越了千年,仰望离祖国最远的一面国旗升起。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在那里度过的,算得上是一次极端的体验了。在南极的50多天里,我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到最后一天离开我和越冬队员拥  相似文献   

2.
第21次南极科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向南极冰盖之巅发起冲击,它填补了南极科考空白点,弥补了其他国家在南极内陆考察的一个空白区域,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南极大陆的本来状态。到达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地区——“冰穹A”的最高点,为我国今后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的选址做准备,是这次科考任务中一项最为艰难、也最为引入注目的任务。为了向全国乃至世界观众及时报道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科技事件,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科技专题部承担了第21次南极科考的报道工作,在持续一百多天的报道过程中,《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节目组前后方密切配合,当日传送,当日录制,当日播出,共计完成了累计1310分钟的专题报道,并实现了电视史上的两次突破:从西风带传送画面,从南纬80度以南成功传送画面。  相似文献   

3.
163天,20000多公里,275名科考队员离开家乡,漂洋过海,怀揣中国梦想,追逐不落的太阳当地时间2月7日上午,随着一列雪地车队威风凛凛地驶入中山站站区,去年12月中旬赴南极内陆昆仑站执行任务的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内陆队终于返回中山站大本营,历时共54天。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这不仅是中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首个科考站,也是整个南极地区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严酷的科考站之一。据介绍,在昆仑站执行任务期间,国家863计划支持的液封深冰芯钻实用钻取冰芯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获得了大量深冰芯钻探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25日,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开始了探索南极的又一次征程,挺进被称为“人类无法接近之极”的南极冰盖最高点,这是继极点、磁点、冰点之后南极最后一个关键点。无论从科学价值还是战略意义来看,找到并登上这个点对于我国的南极科考事业来说都至关重要。在历时150多天的征程当中。科考队成功穿越了魔鬼西风带这片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  相似文献   

5.
去南极旅游     
2000年,中国第17次赴南极考察队员的队伍里多了6名特殊的人,他们是鹭江出版社出资组织的““人文学者南极行”活动中的人文学者,包括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伦理学家何怀宏、主持人兼学者邵滨鸿、鹭江出版社的策划编辑阿正、哲学家周国平和记者唐师曾。这是中国人赴南极考察历史上最接近普通人身份的一次。  相似文献   

6.
当我从“老南极”——曾四赴南极考察的鄂栋臣教授手中接过鲜红的’98中国南极考察队队旗时,我和我的队友们知道,我们将要进行的是自己记者生涯中一次最艰难的采访,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一次最远距离的远征,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一切可知和不可知的挑战。 这次考察是我国对南极进行的第15次科学考察的两支队伍之一。我们所在的以新闻记者为主体的’98中国南极考察队的考察方向是西牛球南美洲以南的长城站方向。同时对南极进行考察的另一支队伍中国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次欢庆南极考察队归来的酒会上,有人问考察归来的南极探险家秦大河教授:你们在南极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冰川和寒冷吗?好多人议论纷纷,南极的冰川和寒冷一定会是考察队员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就在大家猜测的时候,秦大河却摇头否定:冰川和寒冷并不是我们南极考察队员最大的挑战,在南极面临最大的困难是那里的极昼,完全没有黑夜。  相似文献   

8.
10月20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驶离上海,前往南极,开始了中国极地考察史上历时最长、科考队员人数最多的一次远征。此次科考最核心、也最引人瞩目的任务,是在南极内陆冰盖的冰穹A地区建立一座考察站昆仑站。这也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中国建立的第三座南极考察站。  相似文献   

9.
《南极特别报道》研讨纪要“南极特别报道”首次尝试使用了移动卫星可视电话,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现代电视传播观念与方式的诸多思考。一、关于现代媒介意识叶凤英(北京广播学院教授):这次报道在电视新闻界是一次突破性的创举。新闻的时效是生命力。中央电视台去年是现...  相似文献   

10.
4月15日,“雪龙”号抵达上海。随着这艘极地科考船的返航,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也落下帷幕。 在这次科考中,有17个人最为引人注目。由他们组成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继2005年1月18日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地面到达南极最高点“冰穹A”之后,再一次成功登上南极内陆的“冰盖之巅”。  相似文献   

11.
再赴南极超越自已张岳庚南极,冰清玉洁,气势恢宏。她不仅有叹为观止的冰盖,憨态可掬的企鹅,遮天蔽日的雪暴,更有由这一切带给观者的那种宠辱俱忘的独持感受。但我1997年再赴南极,更强烈的是另一番感受。1990年12月2日至翌年4月12日,我作为中国南极考...  相似文献   

12.
1772年,英国海军中校詹姆士库克第一次远征南极,翻开了人类征服南极的历史篇章,随后各国探险家和科学家奔赴南极洲,1900年至1946年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七国先后对南极提出了主权要求,并纷纷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调查确认: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回国时,带回了不少于20只的帝企鹅。这种珍贵的鸟类是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属种,只分布在南极。在“雪龙”号抵达南极后,部分队员来到中山站附近的“企鹅岛”,借助直升机完成了围捕。  相似文献   

14.
一仿佛又一次登船赴南极:横渡浩瀚无垠的太平洋,穿越滚滚的德雷克海峡;第一次挺进南极圈,邂逅万古冰川、企鹅和海豹;脱掉靴子,赤足涉冰海登上南极大陆;然后在别林斯高晋海,又被裹入十二级以上气旋风暴……云霭沉沉,终于,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地升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上空,乔治岛回荡起“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声;北京带来的葡萄酒与南极的万年冰溶在一起,举杯的考察队员们涕泪泗流……投向银幕的最后一道光束消失了。好一会儿,放映室里悄然无声。应邀前来观看的编队总指挥、南极办负责人和普通队员们,谁也不说话,思绪仿佛还沉浸在刚才那一幅幅令人心潮澎湃的画面里。这是中央新闻纪录片厂大型纪实性影片——  相似文献   

15.
相聚在南极     
在温情脉脉的南极夏季,一个夕阳柔和的傍晚,我们一群记者在中国南极中山站主楼前合影留念。记下我们此次难得相会、异常卷奋的瞬间。我们中有来自电台、电视台、报社的,有来自杂志社和电影制片厂的。其中来自香港、台湾和澳大利亚的新闻、摄影艺术工作者,格外引入注意。虽然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来自不同单位,但我们同是炎黄子孙,同是中国第七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在中国南极考察事业走过了十年光辉灿烂历程之后的今天,在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国南极考察站中山站,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为中国南极考察事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南昌7月9日电(记者胡锦武)5年前曾随中国南极科考队登上南极大陆采访的江西电视台记者郑忠杰,9日起程准备随队参加中国本世纪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采访活动。今年48岁的郑忠杰对此次北极之行充满豪情:"实现从南极到北极采访的跨越,是我20年来的梦想。"1998年、郑忠杰曾与江西电视台的另一位电视记者随中国第十五次南极科考队进行了南极科考的采访报道。此次北极科考是中国第二次进行的北极科考活动,国内将有包括中央电视台、国家海洋报、深圳商报、湖南长沙电视台及江西电视台派出的6名记者随队进行采访组织此次北极科考的目的是考察北极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反馈以及北极变化对中国气候环境的影响。此次北极科考路线为:中国大连港——日本海——白令海(穿越白令海峡)——楚科奇  相似文献   

17.
正日夜轰鸣的机器声,犹如船舶健康而澎湃的心跳,让人感觉很安心,而绝非噪音。从房间小小的舷窗望出去,灰色天幕下,一望无垠的深邃海面上,白浪翻滚、波涛汹涌。这些年来,由于新闻工作的需要,我经常像这样,一次又一次出海采访。站在海洋一线的报道,让我亲眼见证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南极考察我国自从1984年开始南极科学考察以来,经过30多年持续不  相似文献   

18.
正金秋,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将从上海启航。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已在罗斯海地区完成规划选址,即将开建。目前,我国在南极科考中已经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科研队伍,组建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南极陆基考察在国际科学刊物发表论文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回收陨石12000多块,位居世界第三……在有40多个国家参与的南极条约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33年前,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经历了横渡太平洋,穿越西风  相似文献   

19.
南极海豹     
《全国新书目》2023,(9):30-33
<正>这是一部书写南极科考事业的科普纪实长篇作品,记录了一位科考工作者在南极日常艰苦且枯燥的科研工作之余的心路历程,以及作为一位中国极地人对南极事业强烈的热爱、担当和期望。通过他笔下叙述和拍摄的南极世界,读者可以进一步认识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了解科考队员在南极艰辛与快乐并存的生活,以及南极独特绚丽的自然景观和可爱的南极生物种群,有助于宣传中国极地事业,提高全民的极地意识,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勇于探索极地奥秘的信心和理想。  相似文献   

20.
可贵的第一次CCTV《中国报道》首次实现对南极考察的同步报道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编者按]1998年2月18、2月12日、2月18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中国报道》连续三次启用移动卫星可视电话,对我国第十四次南极科学考察进行了同步报道,这是中国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