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文理渗透改革理工院校的文科教学南京理工大学吴远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因而,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适应21世纪的挑战,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理工院校作为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我国未...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活动与当代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科的创新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解释或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创新人才之一的文科大学生,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活动与当代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的冲击波,给高等院校的文科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一方面,社会急需大量的一专多能、专博结合的复合型通识人才;另一方面,传统文科专业如文、史、哲等却从“显学”位置上滑落,生源日少。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并轨,给师范院校文科教育既提供了参与社会竞争的机遇,更增加了必须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的压力。因此,淡化文科的专业意识,强化学科课程建设,走建设“大文科”的发展道路,已成为高等师范院校文科教育改革的一个带方向性的问题。一、育师文科文工太钢不利于培养跨世光复合型人才科技的…  相似文献   

4.
加强应用学科建设培养文科应用人才万素珍长期以来,综合大学的文科教育以基础学科为主,培养的人才多为理论研究型人才。改革开放后,这种局面有了较大改变,增加了不少应用学科,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但是,高校文科现有的专业结构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应用人才不断...  相似文献   

5.
以探索、创新精神为立意的论文意识,应该是大学教育的主流意识。论文意识对高师文科人才的培养,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与能力,是未来教育师资不可或缺的品质和内涵。论文意识的培植与高师文科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论文意识的确立,将给高师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科的研究创新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解释或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创新人才之一的文科大学生,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担负起培养文科创新人才的重任。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一是努力建设文科大学生实践基地,创造环境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二是切实加强文科大学生科研工作和毕业论文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志;三是积极推行教学改革、考试改革和学分制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个性。  相似文献   

7.
建好“国家理科基地” 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在未来世界,各国和各民族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知识的创新、科技的进步、新发明的出现。新产业的形成,无论就其中哪个方面来说,基础科学研究都起着先导、源泉和后盾的作用、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高等文科和理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改革开放后,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较快的发展,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文科和理科教育的改…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21世纪的逼近,人们普遍认识到未来的世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对企业来说,同样如此。若我们从“超前”和未来的视角看服装企业的竞争,则是高层次技术人才的竞争,也即服装教育的竞争。因此针对怎样培养出满足未来服装岗位要求的人才,我们与服装业、纺织业、商业界等同行专家共同研讨,确定了人才的培养规格,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并通过专业技术等级考试,对学生技能掌握程度加以鉴定,从而促进师生对技能…  相似文献   

9.
重视文科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调研分析了文科教学与人才素质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该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情况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文科辅导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熊培江广播电视大学从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出发,制定出培养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这是富有战略意义和实际作用的。文科是一个大科类,基础雄厚而又发展迅猛,社会对文科人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那末,如何加强远距离文科教学运行机...  相似文献   

11.
跨世纪高师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初探韩志萍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全世界都在关注“人才问题”。正如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说的:“未来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竞争的优势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  相似文献   

12.
王守权 《广西教育》2011,(32):6+10-6,10
众所周知,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何为人才,众说纷纭,不一而论。但是,作为人才要达到自身的和谐,这应该是肯定的。自身和谐之一就是要达到自身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的和谐。高中阶段作为培养学生掌握各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对学生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普遍采用的文理分科教学和相应的考试制度,在客观上直接影响了高中理科生的文科知识学习和人文素养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人才的培养,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黄文 《成才之路》2023,(20):13-16
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教学,成为未来教学发展趋势,尤其是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将这种教学模式推向新阶段。针对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改革策略,以期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探索创新,适应新文科“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发展性”的特点,实现丰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复合型文科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甚至把化学当成"文科中的理科",靠死记硬背出成绩,殊不知这与我们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观念正背道而驰.在知识爆炸的当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培养出21世纪具有挑战和竞争的科学技术人才,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未来中学班主任的人格及培养姜凤环二十一世纪各国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素质竟争。由升学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不论是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还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都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尤其是中学班...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学习力构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国力竞争、经济实力竞争、科技力量竞争,说到底还不仅在于人力和其中的人才竞争,更在于人力和人才的学习力竞争,未来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关心人力资源职业能力的开发,同时要关注职业能力建设和学习力培养。  相似文献   

17.
新文科建设的开展,对文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文科专业需与现代化技术结合,培养跨学科的通识应用型人才。文章对文学课程中"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梳理,尝试结合互联网应用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文科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法,以两个教学班为观察对象,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应用于文科课程中,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正向课堂行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文学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灵活运用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对"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梳理与应用,能够为培养具有通识型、创新应用型能力的新文科人才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一、人才竞争的紧迫感与日俱增 国力竞争本质是经济、科技、文化的竞争,并最终都要体现在知识、人才的竞争上。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才短缺问题在世界各国越来越突出,这也是未来10年国家竞争是人才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抢占人才制高点的角逐中,各国无不视之为契机,对本国的教育作调整和改革,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人才的培养。随着全球化发展在我国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1.时代呼唤创新。二十一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未来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拥有了未来的世界。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指出的那样,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里“人才质量”应指具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早在1995年,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众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当务之急。素质教育并不是我们培养一大批乌合之众,而是除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以外,还要培养大批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发展教育事业,深化素质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当前农村中学教师的素质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还很不适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