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就业教育,学校必须围绕学生就业组织教育与教学。职业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道德为灵魂、以才能为根本、以就业为保障,努力为工农子弟搭建就业金桥。  相似文献   

2.
一、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调整专业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调整专业,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市场经济发展培养劳动后备军。所以职业学校只有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设置专业才有生命,才能被市场容纳。也只有这样,职业学校才能在各种竞争的大潮中站稳脚跟。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就是要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而设置专业。也就是说,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专业的设置应根据市场的需要适时增删或合并。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预测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适时开设新专业。新专业的开设,给职业学校带来…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明显的培养"实用人才"的教育,应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做好人才培养,其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践教学,只有构建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才能达到培养"实用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学校秘书专业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学生的能力为核心,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求的高素质、强能力的秘书人才,为此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在秘书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运用价值链分析法构建经济合理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使中等职业学校持续、稳定地发展,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进入WTO,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向中国转移,这就给我们的职业教育体制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核心、以能力为根本,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才培养已不能按计划执行,利用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已成为教育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紧紧抓住市场需求,利用经济杠杆调整教育体制,培养社会急需人才,这无疑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一次挑战,对于学校而言也会有不适应…  相似文献   

7.
张继格 《考试周刊》2013,(92):167-168
<正>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步由以计划经济为主过渡到市场经济为为主,相应的职业学校教育也逐步以市场为导向。职业学校所必开的德育课也应该相应地做出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教育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市场意识,学生才能在将来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找到工作。因此,德育教育应以市  相似文献   

8.
戴启昌 《职教论坛》2004,(8X):14-18
为顺应新时期的环保工作,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紧紧依托地方优势,通过“打三峡牌、唱水电歌”,突出专业特色。学校坚持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面发展、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扎实开展教改实践工作。努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高职环境人才。  相似文献   

9.
教学计划是学校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确定整个学校工作步调的依据。学校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教学计划里才能付诸实施。因此,制订好教学计划是深化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基础。一、转变观念是制定好专业教学计划的关键新形势下,中等职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确立以下观念:1.培养综合素质中等职业教育应以能力为中心,以满足职业岗位的工作需要和就业需要为导向实施素质教育。制定教学计划应该从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出发,将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进教学计划中。2.突出实践能力长期以来,中等职校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人才的就业教育,学校必须围绕学生就业组织教育与教学。职业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道德为灵魂、以才能为根本、以就业为保障,努力为工农子弟搭建就业桥梁。  相似文献   

11.
一、实施背景 汽车产业的发展给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建立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技能人才规模化培养,是探索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专业教育,因为它主要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技能型、技艺型人才为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彻底改变被动局面,主动研究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寻求人才培养的契机,这是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3.
高职文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职人才培 养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高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工作来完成的。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对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学术活动等诸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增强人才 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规范载体”,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要求我们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高职文科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像工科专业可以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以职业性实用人才为导向的,为适应现代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通过各种职业学习和实践,主动将自己的专业才能和德育发展培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中职学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相当一部分劳动人民的素质,其中德育素质教育担负着重要使命。本文就以中职教育中德育教学改革后《哲学与人生》教学为出发点,探讨教学本身及教学为受教育者带来的一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和中职教育的任务,改革教育手段和考评方式。因材施教,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科学地进行岗位设计,细分和量化岗位技能,强化职业能力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销对路的初、中级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仅拘泥于技术能力取向层面,还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应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应从四大层面展开,即办学理念应提倡职业素质教育,以培养特定职业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课程设计应根据目标模式开展职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应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按照行动导向方式开展教学;评价体系应科学合理,评价标准应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我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如何面向国际市场,适应国际竞争,培养富于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实践应用型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的重要问题。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1.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基础。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在教学上更要以职业需要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坚持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主,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强调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2.不断深化教学体系改革。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论高等职业学校秘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学校秘书专业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学生的能力为核心,培养出适应21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强能力的秘书人才,为此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在秘书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王伟 《成才之路》2010,(6):70-70
在以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和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创新型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力竞争、企业竞争、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职业技术教育只有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的超前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敬业、守法、技能强、服务好、上岗顶用的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职业技术学校服装专业分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两个环节,而教学实习应该是职业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大幅度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就必须树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观、质量观,以市场为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的导向,以教学为主,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