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大声疾呼地提出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在一般情况下是沉睡着的,大凡是主体性,其思维结构都有一定程度的自足性,也就是封闭性,不是随意就能动荡、开放起来的。学生的主体需要教师以强势的主体性去激动。如何教师的主体性没有一定的强势,学生的主体性就不可能轻易开放。越是深层的心灵结构越是带封闭的性质,也就越需要教师的主体强势去启动。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生的主体性是需要培养提高和引导的,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需把启动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作为我们  相似文献   

3.
1.教育观念需要澄清和创新。只重视教育的学生主体性而忽视其教师主体,只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如同重视教师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强调发挥教师主体而忽视发展学生主体一样,不仅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而且对主体教学实践也是不利的。主体教育应当是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教育哲学的观点,考察和分析了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和教师主体需要对实现教学价值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以下两个观点:一、强化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恰恰是为了提升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层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构学习主体”。二、教师主体的需要,是教学价值关系存在的重要基础,它若能够合理地整合社会需要、学生需要和教师自身需要几个部分,就能够较好地反映客观需要,这对教学过程优化,对教学过程价值的实现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至今有近20年的历史了,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但从目前情况看,在中小学教学中如何体观主体性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强;教学目标还不够明确;教学设计还缺乏一定的灵活性等等,本文仅就中小学如何实施主体性教学谈几点拙见。1.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主体参与是在教学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决不是可以自发形成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并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关键在教师。主体参与的有效实施,必须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去完成。总之,要想使…  相似文献   

6.
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在此阶段,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体。本文就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地阐述,同时指出了相对应地策略,突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陆成洲 《考试周刊》2013,(94):151-151
<正>新课程特别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这也是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从高中历史老师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一、树立学生主体教育观学生主体教育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决定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  相似文献   

8.
1.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大班教学条件下,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尤为重要。首先,如果学生主体性原则得不到很好的落实,那些由于班级人数众多而得不到教师足够关注的学生,其学习积极性就得不到充分调动,可能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最终“掉队”,而“面向全体学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其次,语言学习的本质也要求学习者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有效的语言教学应当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  相似文献   

9.
黄静斯 《教师》2013,(4):14-14
"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综观人类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关系变化之历程,可以明显看出,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在不断提升。社会越是先进发达,就越是需要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等高主体性的人才。因此,如何发展幼儿  相似文献   

10.
<正>按照皮亚杰的主体性理论,人的认识既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也不是主体对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主客体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逐步构建。同理,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唯有学生积极地作为主体去活动,教学才能真正有意义。主体性原则也告诉我们,教学中的一切引导、启发、讲解、点拨,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和应用,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慧、素养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再次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之一。那么,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为主体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何去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一、以学生为主体意味着应建立民主、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必然表现,也是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应该说,能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是否有民主平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往的课堂结构以学生听、教师讲为主要模式。在过去,学生在课堂上一旦出现错误,教师马上就会纠正或是训斥学生,导致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将错误遮遮掩掩,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出错原因。因此,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也了无兴趣,学习也就变成了应付差事,学习效果更是无法预料。因此,在现在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迫不及待地转变课堂结构,真正做到将课堂的主人——学生请上三尺讲台来,尝试学生的讲练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这种模式。这就需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尊重与鼓励,也要求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师的教学规律相结合,高效利用课堂上的40分钟,使学生能够愉快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积极地去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本文主要说明了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教师是如何放下师道尊严,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又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简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 要理解主体性教育,必须理解主体、主体性与教育的关系。 何谓主体?马克思认为,人在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人的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中,就成了主体,也就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的特征。心理科学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也称自我意识,是指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体性越鲜明,越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该怎样去做。而主体性不强,也称自我意识不成熟,他们往往被动、机械地适应环境。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自主精神、创造精神、主体性鲜明的人,这正是教育应承担的培养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初中社会课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中杜会课教学中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适应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已成为社会学科教师的必须思考的突出问题。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这就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促进其能力的培养。所谓主体性,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那么,初中社会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就必须实行开放民主式的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必要的点拨和指导。学生也必须解放思想,抢占课堂主动权,敢于动脑、动口、动手,善于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乐意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参与型教学。  相似文献   

16.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核心任务,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如何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新型教师必然成为高师院校的改革方向。为此,必须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改革管理制度,实施主体性教学,使师范生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去学习,成为主动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有主体性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教育下,学生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积极地、主动地开展内部认知心理活动去获取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要注意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力基础,同时使学生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才会产生推动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力量。为了激发这…  相似文献   

18.
初中英语教学主体参与就是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通过采取各种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倾向性表现行为。从教师教的方面看,初中英语教学主体参与的实质是从教学中解放学生,使学生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从学生学的方...  相似文献   

19.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是 体验教育的显著特征。但是,现代教育理论向我们揭示:任何教育过程,实际都是师生双主体互动共长的过程。因此,通过研究去提高教师的主体实践水平,是提升体验教育活动层次的重要方面。 当我们探讨体验教育中教师的主体性实践时,有两个问题不容回避:一是教师的主体性实践需要具备怎样的观念基础,二是教师的主体性实践需要掌握哪些实践方式。 1.要夯实教育者的认知基础。 完成这种“夯实”,教师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何谓主体 ?马克思认为 ,人在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在人的自觉的能力的实践活动中 ,就成了主体 ,也就体现了人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是人类的最本质的特征。关于主体性教育 ,从教育的过程来看 ,包括教师教的主体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方面 ,即我们习惯上讲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育的目的来看 ,可以把它界定为“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 ,培养学生的主体型人格。”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主体性教育 :一、实施主体性教育须从教材内容改革入手。首先 ,教材内容改革依实定纲 ,依纲定材的历程体现着主体性教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