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 《二十分可乐》是金华首部“本地人编,本地人导,本地人演”的方言轻喜剧,由金华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于2006年元月创作开播,它以“说本地方言、讲本地故事”唤起金华人乡土的亲切感,以“老林一家”幽默搞笑的剧情给观众带来无限快乐。开播四年半来,已制作播出节目两百多集,创作剧本总字数100多万字,已有近千名普通百姓参加了《二十分可乐》的客串表演。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内容深受金华百姓的喜爱,题材涉及彩票、  相似文献   

2.
《视听纵横》2009,(2):F0002-F0002
2006年1月8日,金华的电视荧屏上首次出现了“本地人编,本地人导,本地人演”的方言轻喜剧——《二十分可乐》,它以“说本地方言、讲本地故事”唤起金华人乡土的亲切感,以金华普通市民老林头一家幽默搞笑的剧情逗乐金华观众。题材贴近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3.
一、快乐成长2006年1月8日,金华的电视荧屏上首次出现了“本地人编,本地人导,本地人演”的方言轻喜剧——《二十分可乐》,它以“说本地方言、讲本地故事”唤起金华人乡土的亲切感,以金华普通市民老林头一家幽默搞笑的剧情逗乐金华观众,带来开怀的笑声。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杭州某电视台的《都市报道》已经“由身着长衫、略带绍兴口音的名滑稽演员翁仁康担任主播”。  相似文献   

5.
陈岑 《新闻传播》2010,(5):118-118
几年前新闻的播报方式逐渐转变为说新闻之后,其轻松、自然的风格得到了观众广泛的认可.它开启了新闻娱乐化的先河.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发展.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但是.电视新闻的泛娱乐化削弱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降低了观众的思维和行为能力.影响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将对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邓天佑 《新闻世界》2011,(12):66-67
方言类节目在电视电影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然而现在的方言普及却与以前方言的普及有着不一样的地方。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方言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娱乐化,这种变化体现着社会的开放程度和对异文化的接受程度,也从语言的角度反映出大众文化变得越来越成熟。  相似文献   

7.
赵金  蔡骐 《青年记者》2004,(8):78-80
赵:蔡教授,您好! 在我国,“播报”一直是电视新闻的传统表现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新闻节目的播音员神态严肃,字正腔圆,语势稳健,非常讲究分寸感。但是,1998年陈鲁豫《凤凰早班车》的开播,带来了令观众耳目一新的“说新闻”方式,与传统的“播新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蔡:这种变化确实是中国电视新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说新闻”的方式也很快为许多其他电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一种普遍现象。新闻的娱乐化发展使新闻传媒更好地贴近受众,在传媒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同时,也模糊了新闻和娱乐的界限,损害了新闻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造成了新闻传媒行业整体素质的下滑。本文对新闻娱乐化现象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思考,并就如何在坚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试析当前的新闻娱乐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目前对新闻娱乐化的种种界定,大致可以看出:新闻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严肃新闻节目的比例下降,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以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的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李国银 《新闻界》2005,(3):110-110,132
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众传播领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传媒内容却越来越“软”,娱乐化成了席卷全球的传播潮流。日本著名传播学家竹内郁郎曾言,大多数传媒信息的90%为娱乐信息,①而威尔伯·施拉姆也看到了娱乐化在大众传播中的份额,“几乎全部美国商业电视,除了新闻和广告……几乎全部内容都有一种普遍化的游戏或愉快的功能。”②而我国大陆自从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媒介传播的大部分内容都表现出较强的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在传播的形式上注重传受双方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11.
新闻娱乐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楠楠 《新闻世界》2009,(8):113-114
媒介的娱乐化最初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十年间西风东渐.这种新闻娱乐化的趋势进入我国传媒。具体表现指报纸、电视、电台上的娱乐性节目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媒介为了追寻受众的满足、追逐商业利润、迎合受众的口味进行的新闻娱乐化包装。一切很像西方出现的一个新概念--infotainment,即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nment(娱乐)的合成词,它预示着当代西方新闻与娱乐融合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新闻真实性更多地涉及传播内容的选择和报道,而新闻娱乐化专注于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与技术化。在全民狂欢的大众传播时代,电视新闻娱乐化使电视新闻节目渐渐失去了"新闻真实性",如何平衡电视新闻娱乐化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连接网络,我们都能发现新闻的传播型式、传播内容、以及传播环境都有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新闻国际化、新闻地方化、新闻大量化、新闻多元化、新闻及时化、新闻深度化等。社会在进步、受众群在提升、媒介科技在创新,但是载体承载的内容质量却在下降。这个有趣的现象到底是压力社会的娱乐需求还是新闻人和受众对新闻的认知误差?新闻娱乐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驱使力和影响力?我们从台湾新闻文娱乐化的现象来了解这样的扭曲现象会带来什么社会效应,再反观中国大陆的新闻媒体现状,反思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学者施拉姆就对自己先前所提出的传播过程的循环互动模式做了改进,突显出大众传播媒介反馈的滞后和不完全性。资讯投放到芸芸众生之中不见踪影,媒体无从得知传播后的社会效果,致使媒体定位准确与否成盲点。因而,提高受众对信息传播的参与度与关注度无疑应成为媒体掌握其传播效果好坏的关键环节。在好莱坞大片流行的当下,周星驰电影中的小人物形象却迅速深入人心,其无厘头手法的乐观精神被人们津津乐道,争相模仿,成为现代版阿Q精神代言人,树立了都市人良好的挫折商与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5.
孙崧 《视听纵横》2003,(5):68-69
中国走向世界的今天,消费群体的化消费的特性表现得十分充分。因为,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渴望通过化的熏陶和精神抚慰找回人生的终极价值,而经济独立和具有相对强大消费能力的现代青年人更有表达高层次化消费需求的条件和能力。这为现今化新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6.
新闻娱乐化,是指一种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者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的报道方式。其特点是在传媒报道中减少严肃新闻和硬新闻的数量,将名人趣事、暴力犯罪事件、体育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要点;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和吸引力,不遗余力地强化事件的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梁文译 《大观周刊》2011,(14):70-70
引言 实际上,新闻的娱乐化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新闻娱乐化所存在各种影响也是我们所看到的。而当我们再去研究新闻娱乐化这个话题时,还是会发现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解释的问题,例如,怎样合理的区分“娱乐新闻”与“新闻娱乐化”,这是两个时常容易被搞混淆的问题,以及如何来界定这些概念的适用范围等。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研究问题、找出真相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郭继东 《新闻传播》2014,(2):166-167
当前,新闻媒体采用多样的传播途径来增强本身的吸引力,很多新闻报道偏向于低俗化,娱乐化,偏离了媒体帮助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信息的真实目的。新闻娱乐化形式的运用,是用来增强新闻本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去迎合市场的发展需求,从而偏离主航道,同时新闻的娱乐化应该有相关的尺度要求,对于相关的低俗化报道,应该采取杜绝的方式,否则有可能对读者群体造成误导,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会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新闻行业应该整顿当下的不良风气,给公众提供一个和谐、干净的新闻环境。在此,笔者浅谈一下个人对于解决新闻传播低俗化、娱乐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闻娱乐化目前理论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存在两种较普遍认可的观点:一种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主要表现是减少严肃新闻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等?  相似文献   

20.
马召 《新闻传播》2013,(2):23-24
随着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观众对于电视媒体的需求量和需求方式也在不断地增加和拓展,继新闻联播之后又出现了新闻资讯、民生新闻等多种新闻节目形态,电视节目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有娱乐化倾向的新闻报道,有的时候在节目中还占据着统治地位。有的人反对这种倾向,他们认为娱乐新闻占据了大量的资源,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将不可避免地减少新闻的严肃性。而有的人却是完全地赞同,把这种倾向看成是受众和市场在新闻竞争中的伟大的胜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趋势?起因、优势、劣势都需要进一步深入地讨论,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这种现象,由此来维持新闻和娱乐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