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消防救援发展需求,转制后消防救援队员职业体能的科学化训练将成为提升其战斗力的关键。研究揭示了转制后消防救援队员实战体能的负载性、快速性、垂直性、易损性、持久性特征以及实战体能的需求,并对队员体能训练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新时期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的“专业化、实战化、职业化”发展理路,为消防救援队伍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和“粘”是今体诗的重要规则。文章对一些著作为“对”与“粘”所下的定义提出了质疑,并以具体诗作为例指出其定义之不当,同时重新为“对”和“粘”下了定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消防培训是提高我国公民消防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我国消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它保证了社会大众消防的安全,目前,我国的消防培训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没有充分达到人们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消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本文分析了我国消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元训练理论   总被引:70,自引:12,他引:58  
茅鹏  严政  程志理 《体育与科学》2003,24(4):5-10,18
传统的体育运动训练理论,是把“体能(身体素质)”与“技术”作为两个“元因素”,是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可称之为“二元”训练理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有人发现这个理论迷误了。“体能”与“技术”本是“一元”的。这个发现,萌发了“一元”训练理论,展开了对训练原理的新探索。本文谨对半个世纪的探索发现,扼要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以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武术活动“斗秧歌”仪式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从民俗学视角对“斗秧歌”的过程及民俗语境进行分析。认为:海阳大秧歌吸收了军事武术中的兵法谋略与民间武术技术动作,族群生存斗争与比武较技是“斗秧歌”吸收武术元素的重要动因,其逻辑形式表现为礼法约束下由“文斗”到“武斗”的递进,“文斗”体现兵法谋略智慧,武术是“武斗”的主要支撑力量。“斗秧歌”受到礼法约束,以强化乡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法并施思想。剖析其民俗语境发现,“斗秧歌”是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也是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武术与“斗秧歌”之间的融合互动关系,显示武术与民俗活动深厚的历史渊源及武术具有的多元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6.
赵连保 《武当》2006,(8):20-21
“中”在词典里的字义主要是指四周距离相等,即中心、中央。但在太极拳推手时,习惯用语“中”字,一般指重心。所以有“守中”即守住自己的重心,“失中”即失去重心,“得中”即控制住了对方的重心等说法。本文想从“无过不及”和“重心”两个角度来论述太极拳的“中”。首先是“  相似文献   

7.
张升 《武当》2014,(9):20-20
“太极”这个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传》。《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时,天地混沌,阴阳未分,称作“太极”,万物由此而生;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两仪”(即“阴阳”)生矣。此处提出了一个“一”分为“二”的宇宙创成说,“太极”即“一”,分出天地“阴阳”为“二”。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相似文献   

8.
现有“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方法存在众多问题,为适应我国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使“桥梁工程”教学更贴近工程实际,本文对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等提出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9.
苏甦 《围棋天地》2011,(3):232-233
上了大学之后才明白了一个道理:小孩子在一个既有比他大,又有比他小的人的环境中“生活”,对他的成长是有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好处的。在黄老师那里我显然是得了这个“便宜”。下棋找高手,是自然的了。同时,师兄师姐们和找比哪个不是“高人”,哪个不比我“文化”高啊。当然后来我也成了“高人”,就是我的师弟师妹还真没几个……  相似文献   

10.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中 ,广大白衣战士“位卑未敢忘国忧” ,挺身而出 ,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说 :“救死扶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恩格斯说过 ,一个聪明的民族 ,从灾难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危难当前 ,守望相助 ,戮力同心 ,各尽其责 ,人们的责任意识普遍增强了。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批“责任人” :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 ,第一个提出把最重的病人送到他们所 ,他说 :这是“胸肺科医生的首要责任”。第一个深入“非典”隔离病房采访的中央电视台记者、主持人王志事后坦言 :“要说完全不怕也是瞎说。但我是做…  相似文献   

11.
“天地”曾刊登黄山一位棋友的手机短信,大意说,“镐与石弈,铉观”,“吾”以让其360子激怒了“石”。当“石”摆上360子时,“吾”提出再让一手,“石喜极,提子欲下,却久不落子……石呆若木鸡!”  相似文献   

12.
隶属于澳门保安部队的消防局,面对愈来愈密集且高层化发展的建筑物及更趋复杂并向多元化发展的工商业,已成为一支恪尽职守、全心全意服务市民的部队。为彰其绩,2001年5月2日,澳门邮政局特发行编号为S017、B018的“澳门保安部队——消防局”邮票一套4枚及小型张1枚。  相似文献   

13.
对土家族民间体育文化瑰宝--"毛古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继国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4):67-67,75
采用实地考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土家族民间体育文化“毛古斯”的起源、主要内容、音乐特点与舞蹈风格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对“毛古斯’’体育文化功能价值的变迁过程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论:“毛古斯”是一个独具风格、积淀丰富,且一直保留在民间的体育文化景观。由于其经历了由娱神价值向娱乐价值的变迁,由教育价值、传授谋生本领向精神陶冶方面发展两个阶段,使其体育文化特征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4.
论物化的体育运动--谈体育运动要以人为本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宋继新  贡娟 《体育与科学》2000,21(5):10-14,17
揭示当今阻碍中外体育运动发展的障碍是人们不能主动“扬弃”现实“物化”的体育运动;论证体育运动的物化是社会物化的产物;未来人们对体育运动物化的扬弃,首先要剖析其物化的利弊,建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其次要变革其管理体制,以此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让人们了解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重要拳种 ,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推手也即搏击为其运动形式。论述了在习练太极拳时首先要了解它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 ,并要熟知 :“武”是太极拳的内涵、“舞”是太极拳的表现形式、没有技击含义的“舞”不是“武”、“武”和“舞”是互为基础 ,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等。正确认识太极拳中的“武”与“舞” ,尤其是“舞”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从而 ,因“舞”而健身和有“武”而防身的双重价值得以实现 ,使太极拳运动得以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6.
陆克勤  陆娅 《收藏》2006,(8):78-81
40年前的“文化大革命”不仅触及了当时人们的“灵魂”,也改变了邮品,包装品、宣传品、商标等各类印刷品的“面目”,火花就是其中一例。在“文革”时期,火花同邮票乖印刷产品一样,成了“革命”的宣传武器,其题材都不能脱离当时的政治需要,其色彩则均以红色为基调,因为那时称“全国山河一片红”。综观当时全国各地火柴厂所印制的数千枚“文革”火花,其内容可归纳为“三大”“三新”。  相似文献   

17.
赵玉堂 《垂钓》2011,(5):26-28
自救逃生是鱼类天生的本能,当它们面临“被俘”时常会使出让你意想、不到的逃生手段。栖息于淡水中的食肉性鱼类——鲇鱼,更是“鱼类家族”中有着超群逃生本领的佼佼者。而它的“本领”常常搞得钓友们很难堪,甚至瞠目结舌、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加强实践环节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达东 《中华武术》2004,(11):57-57
“武玄醉八仙”原名“易道搏技”,又叫“醉道”或“醉八仙”,其产生的确切年代已无从可考,其雏形“修道”大致产生在先秦,汉朝既已形成完整体系。其出处目前仅有的文字记载是生卒年代已不可考、道号“真阳子”的前辈所著的《修真正义》。该文说:“昔太祖修道于上京,入悠然恬淡之境,出痴疯飘逸之形。爰弟子视之谓日:师或醉焉?师日:斯道之真象也,其示与貌,其出于质,夫今汝醉然,或以是名乎?爰此名之初成乃《醉道》也。”  相似文献   

20.
李浭 《象棋研究》2008,(1):40-40
图1形势是出版于公元1707年的《韬略玄机》象棋谱的“挞士变活”局。同书卷一第19局“游丝系虎”及卷二第36局“春和景明”棋势及招法基本一致;但是“游”局、“春”局都刻有1路边象,前者“象”字为横刻,后者“象”字奇小,这可能是原作已发现有误,故此笔者诠注时只保留本局而删并后二局,此类古局的特点是走炮一平四“挞士”使局势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