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阳 《林区教学》2021,(1):25-27
残障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其就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残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社会责任,改善残障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纠正残障大学生的错误观念,为残障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升残障大学生的就业率,确保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
无障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支援是尊重个人特点的支持和协助,无障碍支援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而高校承担着将这种理念推广到全社会,使这种理念成为社会常态的伟大使命.理念指导行动,如果整个社会的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各类法规制度也都会按照共同的理念来制定,服务到每个社会成员,残障人就业创业也就真正实现“无障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角色与社会意识出发,在青年社会学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进行解读,对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来源于大学生自身的一部分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待就业问题由多种因素造成。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造成大学生就业总量上的待业,经济增长提供适合大学生就业岗位不足和高校人才培养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造成的结构性待业,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磨擦性待业,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大学生就业期望不合理造成的自愿性待业。促进待业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和毕业生自身四方的协同,但政府和高校应有更多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当前大学生因就业困境而引发的就业心理危机日益凸显,成为了高校和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文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毕业生就业心理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度归因,并提出了社会为毕业生减压是前提,学校有效进行就业心理疏导是途径,毕业生自身心理调适是根本,家庭宽容对待就业现状是保障的全方位干预调适预警体系作为应对之策,通过调动毕业生周围的所有因素激发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和恢复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化"被动"为"主动",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转"危"为"机",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创新制度与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重大的政治民生问题,促进其就业不仅仅关系到就业,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与人的尊严.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政府解决制度、体制与机制上的问题,并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有效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措施来加以贯彻落实,只有在长久制度安排上下工夫才不至于使大学生就业每年都成为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递增,大学生就业市场面临巨大的冲击。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产生了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误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误区,需要从社会、学校、个人的三个维度来解决。以此,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转变,大学生面临就业紧张的严峻问题:高校教学内容及体系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缺乏政策支持;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而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促进社会稳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着手:经济新常态下的首要任务是加速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在完善教育体系的同时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制度创新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的基础上 ,对大学生就业制度创新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五点构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研究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提升的路径和方法,为大学生就业减压助力。方法:通过介绍积极心理学及就业心理素质的内涵,阐述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中的作用,探索积极有效的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路径。结果:开展积极心理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结论: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教育,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发表于2019年至2022年以大学生就业为主题的中文文献。通过文献分析解读大学生就业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发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点和困境。结果发现,学者们重点关注的研究主题有:就业指导及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就业质量、就业现状、择业观、创新创业、返乡就业、就业影响因素、就业相关心理状态、就业困境、就业匹配和非正规就业。大学生就业困境包括:就业市场环境与产业结构变化;政府、企业和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支持不足;大学生自身就业准备不充分导致综合就业竞争力较低。  相似文献   

12.
就业制度是决定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标杆。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建国以来的大学生就业制度进行了解析,以明晰推动其制度变迁的内在矛盾与外在影响因素,厘清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迁方式与变迁过程,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制度变革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吴新风 《文教资料》2014,(18):133-134
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某些大学生出现焦虑、迷惘等各种心理问题。为此,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指导和帮扶显得尤为必要,这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就业困境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除了客观上就业环境变化导致的结构性就业难之外,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也是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非专业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从实际情况看,非专业素质是毕业生就业的"短板".在考察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非专业知识素质等四种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非专业素质基础上,提出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路径: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展全程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健全非专业素质考核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以高校内部、高校外部及宏观环境为基础构建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理论模型,通过分析认为政府产业结构定位失误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本质原因,同时本文提出政府产业结构与企业产品结构、高校专业结构、教师素质结构及学生知识结构相互之间存在链条效应。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上述五大结构的五力分析模型,研究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内在原因,探索五大结构的互动机制,探寻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正逐步走向市场化。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是做好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当前就业的形势、原因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加剧,凸现了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挤占效应”突出,就业成本增加等特点。从就业制度、就业管理体制、就业服务层面等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症结问题,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以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发展和规范化运行。  相似文献   

18.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随着人才市场的完善和大学生就业机制的转变,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控制职能开始弱化,转而通过调控、规范、监督等方式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管理。在实践中,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管理职能存在"缺位"与"越位"的现象。优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以及完善政府的就业保障职能,可以完善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职能。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势必加深大学生就业困境,政府、社会、个人只有联合起来应对这场危机,才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行动中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能力现状,探明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通过采用资料收集分析、理论演绎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从心理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结果表明:大学生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包容、感恩、乐观、韧性和自我效能感等五个心理资本维度来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相关研究结论可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培训和大学生自身素质培养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