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19年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与2009年版准则的对比,分析新准则的产生背景、创新精神、责任担当和时代特征,说明新准则彰显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现行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已历经三次修订。它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定,于1991年1月通过,1994年4月第一次修订,1997年1月第二次修订,2009年11月第三次修订;每次修订都有所更新和优化,体现了制定者对新闻职业道德认识的不断深化。但是,至今仍没有与该准则文本的整体建构相配套的示例读本供广大新闻工作者以及新闻院校的师生学习和参考是一个缺憾。事实上,除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之外,现  相似文献   

3.
季为民 《青年记者》2020,(10):49-51
1991年1月,中国记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此后,历经1994年4月、1997年1月、2009年11月三次修订,在提升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促进新闻事业发展进步、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12月15日,中国记协再次向社会全文公布了新修订的《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共7条31款,相比2009年版,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细化.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颁布实施30周年.30年来,《准则》不断与时俱进、日臻完善,对加强新闻战线职业道德建设、推动新闻工作者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规范,新时代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指路航标.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信息     
中国记协举行关于贯彻《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座谈会《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颁布后,各新闻单位采取了哪些具本措施?《准则》所起作用如何?为交流情况和经验,加强对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推动《准则》的贯彻执行,中国记协8月5日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日报、北京日报等30余家在京新闻单位负责新闻业务和纪检工作的领导及有关同志座谈。与会代表从我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以及老一辈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秦瑜明  周晓萌 《传媒》2021,(15):14-16
新闻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强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新闻工作者专业水平已经成为构建我国互联网诚信体系的重要环节.新闻职业道德与社会发展变迁中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道德相适应,是新闻媒体及相关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自1991年颁布以来历经四次修订,30年来见证了我国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变迁,也记录了我国几代新闻人的探索与努力.如今,新的媒介技术改变了新闻生产与流通的各个环节,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信息环境,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国记协四届二次理事会在京审议并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保持1991年《职业道德准则》总体内容和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和三年来新闻界的实践情况,修订了对形势及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要求的概括,还增加了正面倡导和维护新闻工作者权益方面的内容。这些必要的修订和补充,使《职业道德准则》更加完善、科学、准确,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自觉遵守和认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信息     
中国记协举行关于贯彻《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座谈会《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颁布后,各新闻单位采取了哪些具本措施?《准则》所起作用如何?为交流情况和经验,加强对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推  相似文献   

9.
朱国庆 《新闻世界》2010,(9):189-189
中国记协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这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准则》的修订是党的新闻事业与时俱进需要,是时代发展需要,是新时期形势变化需要,对从业的新闻工作者有着政治指导、业务提高、行为规范、道德遵从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教益,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颁布,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件大事,引起了有关领导部门和全国新闻界的关注。中宣部今年4月发出认真贯彻《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通知,强调《准则》“对于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推动新闻工作更好地为建  相似文献   

11.
一座岛,如旗帜,0.013平方公里,三十二年时光. 建党百年之际,人民网记者再次登上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坚守的开山岛,去探寻信仰根植的热土,去记录矢志不渝的初心. 一《准则》,如灯塔,7条31款,三十载光阴流转. 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指引下,我们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践行新闻"四力",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30年来,《准则》始终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1994年4月、1997年1月、2009年11月、2019年11月历经四次修订.按照《准则》要求,我们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努力展现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风采.  相似文献   

12.
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由新闻工作的性质、任务及其重要性决定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给新闻工作者提出八条规范性要求。 根据目前新闻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八条准则的要求,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转发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系统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它的问世,对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推动新闻工作更好地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学习《准则》,贯彻《准则》,用《准则》规范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言行。  相似文献   

14.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公布了。这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职业道德修养的规范性要求,对于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推动新闻工作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准则》是一种广义的新闻道德要求,规定了八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最近邀请西安地区部分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就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題,举行了座谈,并对中宣部新闻局草拟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进行了讨论。中共陕西省委最近在关于新闻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要克服新闻行业的不正之风。新闻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复旦新闻学院于六月下旬联合主办“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出席与发言的有:市记协主席王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贾树枚、解放日报总编辑丁锡满,以及学校领导和学院师生。 会议强调日前公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4.4修订)的重要意义,并议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职业道德重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贯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从中央、省市到各新闻单位都制定了有关新闻职业道德的规章、制度,但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冲击下,不少新闻单位、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雷跃捷  苗壮 《传媒》2021,(15):17-19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制定颁布30周年的时候,回顾我国在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历程,总结经验,探索其发展方向,对于我国新闻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顾:三十年四次修订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没有制定相关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性文件.直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新闻界逐渐意识到新闻传播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对该职业进行道德伦理的规范和约束.1991年1月,我国第一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问世,在新闻业和整个社会引发了巨大的关注.至此,我国新闻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迈上了正规、法治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新闻道德的自律,包括新闻工作者的自我约束和社会道德对新闻工作者的制约。(一) 1990年江泽民、李瑞环同志在全国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1991年初我国发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最近,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不但是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贵在自律,自律需要准则。中央对此十分重视,早在1981年中宣部就出台了我国新闻工作者的第一个《记者守则》,之后,中国记协又根据这个精神于1991年出台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这个《准则》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9月26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重要讲话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并于1997年1月23日在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李某某强奸案"为例,选择四家门户网站的信息传播,深入解析网络如何在"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毫不避讳地传播,甚至刻意对其身份进行加工,以及专业媒体又如何在"网络民粹主义"的裹挟下无视《未成年人保护法》,违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原则所进行的报道。在网络民粹主义大行其道、视听被混淆的当下,本文进而重申坚守新闻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