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区各主体共同分担教育责任。21世纪以来,家校社协同育人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根据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教育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三者具有不同的责任属性:家庭承担最低限度的底线责任,学校承担中间层次的契约责任,社会承担中高层次的契约与道德责任。然而,由于信息限度、专业权威、职能错乱等因素阻隔,造成当前家庭、学校、社会各教育主体责任模糊、责任错位或者责任缺位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功能出发,明确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指向。家庭教育指向学生的人格修养,是人自我实现的人性基础;学校教育指向人的社会化,是人自我实现的生长点;社会教育指向人的未来发展,是人自我实现的助推器。为更好地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出应从强化家长责任意识、完善学校教育制度、加强多元主体合作、发挥家校社协同作用四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责任伦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成长连着家庭和学校,是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家校协同共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过去的家校共育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着家校合作共育意识淡薄、权责意识不强、社会资源推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实施新课改和“双减”政策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家校共育意识,丰富家校合作的内容与形式,使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整合与优化现有教育资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外出打工而衍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和学校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家校合作不力则是加剧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通过对黔东南州开展《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家校合作》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缺乏责任分担意识,家校合作乏力;父母与学校教师的关系疏离,相互支持程度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方式单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留守儿童需求;留守儿童家庭对提高成绩的愿望迫切,家校合作系统性差,需要教育与管护并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关注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愿望,开展家校联动,共同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责任。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双边管护,优先满足基本需求;发挥学校主导地位,加强教育管理;重视家庭主体作用,明确监护责任;创新模式,构建系统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外出打工而衍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和学校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家校合作不力则是加剧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通过对黔东南州开展《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家校合作》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缺乏责任分担意识,家校合作乏力;父母与学校教师的关系疏离,相互支持程度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方式单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留守儿童需求;留守儿童家庭对提高成绩的愿望迫切,家校合作系统性差,需要教育与管护并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关注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愿望,开展家校联动,共同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责任。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双边管护,优先满足基本需求;发挥学校主导地位,加强教育管理;重视家庭主体作用,明确监护责任;创新模式,构建系统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需要家校合作。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力量,积极策划家校互动方案,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和社会为支撑的育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论新时期家校合作的策略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志刚 《班主任》2005,(4):38-40
一、家校合作中的新矛盾 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基本途径.受社会开放、市场化趋势及教育自身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家校关系更显复杂化,家校合作出现了多种新矛盾:由于家长认识到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参与未来竞争的重要条件,所以不断抬高对子女的期望值;家庭的教育责任不断淡化,许多家庭将子女的教育责任一股脑儿推向学校,仅将自己定位于子女衣食住行的供应者、教育费用的负担者、学校教育的评价者或指责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社会参与,尤其是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分析了家校合作的内涵,对初中起始年级学生的青春期特征进行了分析描述,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加强指导,并设立三个主要目标.基于起始年级家校实践活动,以"家校合力,赋能学法"主题活动具体实例阐释了活动的程序、主要内容和具体步骤.家校合作是一个学习发展的过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主导家校合作,调动家庭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促进共同发展,助力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使我们意识到:单一的学校体育教学已不能承担学生体育锻炼的全部责任,社会参与体育锻炼已成为国际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尤其是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和教育环境,更能协调家校双方的力量使  相似文献   

9.
苏奕 《上海教育》2013,(9):76-77
家校合作在国外已经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概括,在我国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家校合作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和家长共同进步、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何谓家校合作家校合作就是两种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个教育机构——学校和家庭,两种身份的教育者——教师和家长,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孩子发展。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家校合作有这样几个要素:第一,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教育工程各子系统的共同目标。系统要整体优化,发挥达到目标的最佳效应,要求其内部的子系统必须协调配合同时又有明确分工。因此,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成为教育改革的世界性课题。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对家校合作的要求不同,所做的方法、措施也呈现不同的特点。本文将从法国家校合作的发展过程、家校合作的实践、特殊家庭教育指导、与家校合作相关的法律以及家校合作中各方的责任等方面的剖析入手,以期了解他国的经验,为我国家校合作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照。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将孩子培养成长,家庭要和学校做到紧密配合、携手合作,共同肩负起教育好学生的使命。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校共育提供了一条便捷、高效的途径,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堂教学和家校共育成为教育的整体趋势。面对这种现状,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和推进家校共育,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组成,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庭学校形成合力。随着生活节奏地加快,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人们开始寻求新型家校合作方式以弥补传统家校合作的不足。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一条新的合作互动途径。本文在分析家校合作内涵和传统家校合作方式不足的基础上,尝试用博客构建家校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家校合作是指发挥家庭和学校的培育力量,共同合作完成教育事业。在学生成长中,家庭和学校是最为关键的两大场所,其承担的责任、采取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但如若两者独立实施教育,在培育目标、方法上的差异会直接降低成效。只有家庭和学校共担责任,建立相同的培育目标,凝聚力量为孩子创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才能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因此农村学校需要重视家校合作工作,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组成,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庭学校形成合力。随着生活节奏地加快,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人们开始寻求新型家校合作方式以弥补传统家校合作的不足。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一条新的合作互动途径。本文在分析家校合作内涵和传统家校合作方式不足的基础上,尝试用博客构建家校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结合,是近年来世界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儿童的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成为西方国家教育改革中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国外家校合作的经验以及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并着重分析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最后指出在我国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的关键是进行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6.
家校合作自在我国实行以来,有效地促进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对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诸如家校责任不明、活动组织随意、沟通单向、合作程度不深的问题,本文从法律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立、学校以及家庭三个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家校合作的两大建议:完善家校合作相关法律制度和组织机构;促进学校、家庭的有效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7.
英国家校合作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可以说,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国外,家校合作这一话题由来已久。我国的家校合作从上世纪80年代后起步,近年来无论是在家校合作的理论还是实践领域,尽管有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因此,了解和参照国外家校合作的举措很有必要。本文对英国家校合作的发展过程、家长的权利、家长的组织和家校合作的实践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期对我国家校合作的推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家校合作已经成为提高孩子成绩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在家校合作日益强化的现下,合作实践过程中,仍出现了沟通单向、合作形式单一、内容狭隘等问题。以目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纽带,从家庭、学校、社会着手分析归因,提出行而有效的解决对策,更好地推动家校合作教育,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各自育人优势,开辟多维合作视角,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家校共育能够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果。创建家校共育合作体是当下家校合作的基本趋势。家校合作的障碍总体来看可以归结为家校价值观念差异、参与权利不对等和立场分歧等。学校与家庭良性互动,共建优良教育生态的具体对策:引导家长完善教育观念,奠定家校双方合作对话基础;重视家长教育治理权力,创造家校双方合作共育条件;增加共识,弥合立场分歧,促进家校共育合作体建构。  相似文献   

20.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肩负育人的责任,是学生五育并举,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育人理念差异、责任边界模糊、沟通交流不畅和资源整合不足等实践困境,导致家校社协同育人并未充分发挥其职能。鉴于此,融通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明确家校社协同育人职责、优化家校社交流沟通渠道、统筹开发家校社育人资源等优化路径,是整体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