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自清的散文《绿》主要描写了梅雨潭的水,描写潭水又主要写其绿色。作者在抒情语句之中,两次运用"惊诧""醉人""奇异""可爱"四个词语,强调了惊异的审美印象和强烈的审美感受。作者要将这种印象和感受传达给读者,就要让读者通过他的语言,能够真切地想象出他的审美印象,感受到他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
比喻是常用的修辞手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品析比喻句是发展学生言语思维的有效途径,能够让学生习得语言的得体表达,获得良好的审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作为品析比喻句的素材,引导学生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言语思维,让学生在朗读体认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俞国华 《考试周刊》2014,(90):29-29
散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文本对其关键的、精美的词句进行品析,在品析中感受文本的精妙,理解词语含义,结合语境体会其作用及巧妙之处,在对比阅读中体会用词的精妙,体会修辞手法,抓语言文字训练点,通过有感情朗读训练,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散文语言的精美、精妙。  相似文献   

4.
叙事指的是在特定语境中对故事的建构。在新时期的文学语境中,《班主任》和《伤痕》中对创伤故事的叙述以及围绕这种叙述的论争,表现出对政治性的关注和对集体话语的推崇。这一事实也表明新时期语境与此前时代语境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5.
语用教学理念的提出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而针对某一篇具体的课文而言,尤其是独特文体下的文本,教师就应该紧扣作者的创作思路、典型语言,为学生搭建相机的练笔平台,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提出要概括内容,在对话作者中揣摩构思;品析涵咏,在感玩味中发展语言;人文感知,在链接生活中体悟智慧;蓄力习作,在模仿练笔中实践表达等科学童话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本堂课,教师设计了多个问题,并通过小组研讨、小组汇报等形式解决问题,环环相扣,思路清晰,让学生感受到大禹的丰功伟绩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它是其他对话的根本。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学生很难对"二战""抗日"等历史性的题材产生共鸣,甚至会出现课堂的"淡",公开课老师也是尽量避免教学这类题材。本文在教学中通过"品词析句"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突破阅读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开始编选典型的新闻通讯类文本,并在五年级习作中设置了撰写新闻报道的习作要求。那阅读教学应该如何紧扣教材资源,引领学生从文体特征出发,感知、积累通讯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呢?以苏教版五下的《大江保卫战》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观点。提出要紧扣通讯题目,体悟内在魅力;梳理通讯思路,感知独到结构;品析通讯语言,体悟浓烈情感,从而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20,(2):66-69
研究一部作品的叙事艺术,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托马斯·品钦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其创作的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艺术。《拍卖第49批》是托马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该作品中体现的叙事结构艺术、人物塑造艺术和叙事话语艺术等,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托马斯·品钦的小说叙事艺术,值得广大读者展开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中记叙文写作要求学生能写较为复杂的记叙文,在这类记叙文写作中,叙事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环节。本文以《误会掀澜悬念迭生》写作指导课为例,针对学生记叙文写作中情节平淡的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论述,探索了指导学生如何寻找叙事路径的有效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范进中举》作为初中的经典篇目,必然有着常读常新的文学价值。如何帮助学生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准确全面的品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避免贴标签式的阅读,应该成为该篇小说阅读策略的必然考虑。本文以镜为喻分类品析,尝试寻找一个新的阅读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媒体经营活动的成败与文化语境密切相关。对于媒体经营来说,文化语境的变迁既是媒体经营活动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媒体经营活动的巨大机会。本文透过《湖南卫视》"娱乐立台"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其取得的成功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正是其对文化语境变迁的准确把握,使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媒介经营活动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铁凝小说《哦,香雪》存在两种叙事进程,即显性和隐性。隐性叙事进程与显性叙事构成互补或解构关系。铁凝通过对物象、片段铺设、插叙、环境等隐性叙事方面的建构,全方位、立体式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又使得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深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植树的牧羊人》中,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着一项职业,最后创造了伟大的奇迹。本文对牧羊人的人物形象进行解析,最后得出结论:"牧羊人不仅是个平凡的人,也是个伟大的人。一个平凡的人,只要拥有宝贵的品质,就能造就伟大的奇迹,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15.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以教学《植树的牧羊人》为例,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建构气氛融洽、思维活跃的语文课堂,让师生双方在此舒展性灵,获得自信,实现成长。  相似文献   

16.
17.
语言变异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文体功能,运用恰当能更好地表达和加强文学作品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围城》语言内部因素变异特征非常明显,即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和语法变异。词汇变异是通过词语拆用、词义别解和词语换序来实现的;语音变异则通过借用普通话发音、音译、同音异议和谐音双关来实现;语法变异是通过改变词性、超常搭配和矛盾修饰的形式体现。  相似文献   

18.
语段是语言范畴下重要的过渡性单位,是承载着词句的综合体,更是篇章的重要组成单位。因此,在小学教学的中年级学段,我们应该紧扣文本中典型的特色语段,引领学生在整体感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段感。结合教学实践,从凸显事物特性,体悟语言表达精确;紧扣表现形象,品析文本感染力度;厘清语段层次,厘清作者创作思路;紧扣语段形式,感知语言独特节奏等四个方面探讨促进学生形成段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说到底,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的过程。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需要将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作者的文路统整于同一节奏,让师生的思维依循着作者创作的思路,逐步向文本的内核迈进。以《黄河的主人》教学为例,提出要品析语言,联想补充,再现艄公形象;感知形式,拓展补充,还原艄公形象;感知细节,对比联系,凸显人物形象;深入核心,体悟洞察,植入人物形象,从而促进学路与文路有机交融。  相似文献   

20.
在"生态电影"的共名之下,中西方电影存在巨大差异,电影文本叙事视角的选择及其蕴含的叙事伦理的差异,反映出电影背后中西生态文化观念和文化取向的差别.<2012>式的好莱坞生态灾难大片是遵循经济伦理的超级视听消费品,以特定叙事视角和特效技术实施对观众的控制,实质上是反生态主义的.<可可西里>以朴素的艺术追求和生态关怀叙事抵抗消费主义,代表东方生态理念的影像书写.这种差异促人反思影视传媒如何真正适度地传达生态关怀而不被娱乐消费所销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