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何拉近学生与古典名著的心灵距离,切实提升名著阅读的教学质量,是教师在名著教学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联结”的阅读策略,从“文本—文本”“文本—读者”“文本—世界”三条路径入手,丰富阅读形式,将《水浒传》阅读教学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如果要想使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工作得到推进,我们就不能仅仅只是单方面地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所以,为了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整本阅读效果,我们应当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而开展共同阅读活动,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则是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从共读《水浒传》的基本过程、共读名著的实践意义等方面出发进行了分析,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3.
成书于元末清初的《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为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水浒传》中既有写实的内容,也有充满想象力的色彩的玄幻内容,神秘主义、宿命论和现实主义相交杂糅在这部小说中,形成了《水浒传》独特的文学风格。本文将把《水浒传》中的奇幻内容描写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奇幻色彩在我国小说创作中的成因以及作用,对《水浒传》进行文学审美赏析。  相似文献   

4.
管文茜 《文教资料》2012,(33):38-39
《聊斋志异》中的悲剧性,多源于时代的创痛和作者的不幸。悲剧性不仅显现在数量颇多的悲剧小说中,也隐现在其余不少结局美好的故事里,呈现出一“显”一“隐”两类不同的悲剧色彩。相较之下,前者更具悲剧效果,后者则胜在余味深长。两者不同的悲剧效果,共同构成了《聊斋》与众不同的悲剧魅力。  相似文献   

5.
知晓、熟悉《水浒传》的情节,是开展《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了解文本特征,是深化《水浒传》教学内容的依据。《水浒传》的文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魔幻+现实”——贯穿《水浒传》情节的一条主轴;情节错讹——特殊成书过程导致的必然结果;人物评价——毫不隐讳的秉笔直书。只有弄清《水浒传》的文本特征,才能科学进行《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这部小说,从头至尾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梁山英雄起义从酝酿、爆发到失败的全过程,其内容极为矛盾复杂。尤其小说结尾描写梁山英雄的纷纷遇害和被迫自缢,令人不忍卒读。这一悲剧结局表达了作者对奸臣恶吏的批判谴责,同时也暴露出所谓忠义思想的封建局限性,并在客观上构成了对“招安”道路的否定。  相似文献   

7.
刘凡羽 《教学月刊》2022,(Z1):96-100
"读整本书"是有深度、厚度、高度的语文实践活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可采用"一本四读"模式进行任务设计。"一本",指教师每个学期从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篇目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一本,这契合"双减"政策"轻负高质"的要求;"四读",指基于阅读任务驱动的课前自读、基于对阅读任务理解的课中展读、基于学生对阅读任务理解的教师促读、基于任务检测和提升的课后评读。教师要通过"四读",以精准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将这一本读透,再由"一本"上升到"一类",掌握这类作品常见的阅读"范式",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在阅读基础上积极展开分层指导工作,增强学生的阅读目标感,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得到相应提高,也让他们的阅读素养有所提升,进而逐渐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部编版九年级名著《水浒传》和《简爱》为例,对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分层指导实践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魏禧读《水浒传》,师承李贽的"忠义"说,采用的是策士的视角。其《答门人林方之》一信引王阳明《拔本塞源论》中的安分乐业之说作为理论依据,用朱富办厨为例,说明小人物的经世致用之道。其《读水浒三首》以《拔本塞源论》所阐发的万物一体观念为核心理念,指斥社会的贫富对立和贵贱相仇,批判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的彼此隔膜,流露出鄙薄上层精英而偏爱下层豪杰的思想倾向。《答门人林方之》、《读水浒三首》为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和朱一玄《水浒传资料汇编》所失载。  相似文献   

10.
明中后期,货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社会的繁荣,时代文艺中出现了深蕴市民意识的新成分。这一新成分以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体欲望形成不可阻挡的诱惑,然而传统文化作为文人千年来所信奉的精神支柱和基础所唤起的社会责任感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两者的冲突深刻地影响了《水浒传》的整体风貌,导致英雄末路的时代结局。  相似文献   

11.
12.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经历了“以作者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以读者为中心”三个发展阶段。纵观理论视角的三次转向,文本意义的产生离不开文本、作者、读者三者之间的交互,这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读懂文本”势必先行。关注“整”的阅读过程,落实“细”的学习步骤,是将整本书阅读主体真正交还给学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的创作宗旨是歌颂以宋江为代表的忠义,忠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权奸、“辅国安民”。七十一回以前写梁山好汉的造反行动属于“辅国安民”的忠义之举,七十一回以后通过招安悲剧结局进一步揭露高俅等权奸阻塞贤路、破坏招安、陷害忠良的奸恶,进一步歌颂宋江为国尽忠效力、至死不辞的忠义。  相似文献   

14.
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教师把学生"领进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懂名著,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引导他们多读、精读,并大胆质疑,使阅读常态化,推动名著阅读的有效开展,才能读有所得,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孔雀东南飞》这首汉乐府诗展开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并从两大方面对《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进行思考,指出不能将导致焦、刘二人的最终悲剧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封建礼教"这一层面上,悲剧的产生与人物自身的性格也存在着莫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周明俊 《教师》2022,(5):21-23
章回体小说作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形式,以首尾完整的特点著称。小说依据故事情节将内容分为多回,每一回都有独立的标题且大部分的开头都用诗歌引入。整本书阅读作为现代文化发展的一种需求,有利于促进读者阅读能力、知识水平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基于此,文章以《水浒传》为例,从长篇章回体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长篇章回体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践探讨长篇章回体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学生读整本书,而整本书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导读”。“激趣—推进—展示”是合理、高效的导读思路,三步融通,步步深入,而读中推进尤其需要策略的支持,形成行之有效的读中推进课。文章以《水浒传》导读为例,围绕读中推进课的教学策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施耐庵作为一位"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的男子,却能"写淫妇居然淫妇"。按照金圣叹的说法,这是因为《水浒传》妙用"因缘生法",即自我观照与设身处地的理论。这本书中刻画了不少豪情好汉的入骨形象,而对于女性的描绘则多停留在"荡妇""狠辣"的层面,姑且抛开作者本人对于女性所持的态度不谈.  相似文献   

19.
美洲豹是力量和速度的象征,上帝赋予它非凡的狩猎能力,在这方面它甚至比号称百兽之王的狮子更为优秀,它是当之无愧的“草原杀手”。当然了,即使如此优秀的猎手,也无法做到一击即中;也就是说,美洲豹也有失手的时候,而且像所有具有捕猎能力的动物一样,它失手的时候比成功的时候要多。这本是很平常的事,但在美洲豹的眼里,却成了生·死·优·关·的大事。如果它连续七次出击未能成功,它就可能死掉;死亡的具体原因,除了体力上的消耗,更重要的是心灵所受的打击,是巨大的沮丧与失落!可以说,美洲豹是被自己“气”死的。可以想象,连续七次未能捕获猎…  相似文献   

20.
胡适认为:"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王国维在评论小说时便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可以说中国文学里呈现的是“静态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