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契约理念是以平等作为前提,以自由意志为核心,权利观念为基础,协作观念为步伐,在义务责任和诚实守信观念中稳步发展。通过在高校中引入契约理念,能够促进管理制度的正义性,又可以提升高校管理效率,保障学生权利。文章首先对契约理念的概念进行分析,再写出契约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优点,最后写出运用契约理念进行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艳 《教育》2022,(7):76-78
契约精神是一种后天培育的人文精神.它不是外部对一个人的要求,而是一个人内心秩序的建构.课堂契约是践行内生课堂主张的重要途径,它通过构建师生平等自由、契约权责明确、师生彼此信任、生生诚实互助的课堂机制,将学习行为由外化过渡至内生,注重学生进阶式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化是中国现代法制社会形成的本质规定,契约社会必然和法制社会相联系。创造适应契约关系生长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思想观念环境,是推动契约社会实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社会契约有其独特性。笔者通过对传统契约概念的考察,揭示了传统契约兼有身份性和合意性的二重性结构,并进一步指出契约与国家法的关系及官方对待民间契约的态度。最后,笔者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语境下契约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提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结构是由纵向上的身份社会和横向上的契约社会两个维度共同组成的。  相似文献   

5.
身份与契约     
说起契约,同学们会觉得很遥远。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各种契约编织成的网络中,从未稍离。国家起源于契约,法律是契约,签字画押是契约,学生守则和毕业证书都是契约。契约不但编织了我们生活的经纬,而且是现代社会的精神核心。英国著名法学家亨利·梅因有句名言:"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高校人事管理改革的成功不仅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更需要有高校组织与教师间心理契约的良性动态平衡这一良好的微观环境。因此,探索和思考高校组织与教师间良性心理契约的构建对于高校人事管理改革的成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种良性心理契约必须在通过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参与管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有效沟通、明确期望;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高校组织和教师间进行双向缔结。  相似文献   

7.
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在契约社会的表现形态:是人的道德主体性需求对契约社会产生影响,尤其是一些消极错误的影响作用,使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在契约社会的异化和由于不同社会群众的道德主体性作用在契约社会表现出差异的实事,是我们必须正视的.  相似文献   

8.
潘云军 《现代家教》2003,(11):11-12
诚实是人生立足之本,是处理社会中人际关系和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美德。美国著名作家德莱塞说:“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诚实教育是一种人格教育。自古以来,教育者都认为幼儿时期是进行诚实教育的极好阶段,  相似文献   

9.
制度伦理是人们从制度系统中汲取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以及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规定为制度的双向互动的辩证统一。制度伦理是一种化现象。制度伦理与经济伦理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经济制度伦理是两的交集。市场经济的制度伦理包括产权制度伦理:尊重产权;分配制度伦理:公平分配;交易制度伦理:平等交易、诚实守信、遵守契约;企业制度伦理:企业伦理责任等。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契约,的建立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自主性,契约各方不受干预和胁迫,享有签订契约的自主权;二是统一性,契约建筑在契约各方目标一致、意见统一的基础上;三是自觉性,契约生效后,契约各方一般会自觉履行契约所规定的义务,享受契约所赋予的权利.当前小学德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德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