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李庄案论立法强制证人出庭作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李庄案的判决给法学界留下了一些有关程序方面的讨论素材,其中证人出庭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前,我国的刑事证人出庭率非常之低,已经影响到97年刑诉法修改初衷的实现.在国外,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无一例外地规定了强制证人出庭的制度.我国也有必要在刑事诉讼中规定一些程序,从而保证证人能顺利出庭.  相似文献   

2.
张欣 《华章》2011,(20)
李庄案引发了中国法学界对于刑事诉讼各种程序的探讨,其中对于庭审阶段的质证争议讨论尤为热烈.对于质证中证人是否必须或者是否有必要出庭质证引起了理论界和司法界的深入探讨,同时也引发了对于我国刑事诉讼质证立法和实际操作是否能够实现公正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证人是否必须出庭,各国法律规定尽管不一,但其基本精神都是证人应该出庭。在刑事审判实务中,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做法有诸多差异。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出庭问题的规定尚有诸多歧义之处,而在中国的刑事审判实践中证人不出庭则是常态。文章分析了证人出庭与否其背后隐含的文化传统及法制背景的差异,并从理论和实务两个角度,提出了对证人出庭及相关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证明责任制度是诉讼法证据制度的核心,文章从证明责任的证明对象、证明内容、证明责任分配、证明程度与效力等方面对证明责任的特点作了浅近的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深入,证人出庭接受控辨双方质证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我国刑事诉讼法在规定证人出庭方面与证人出庭的重要作用很不对称,主要表现为:证人出庭没有明确的强制性规定、证人出庭缺乏具体制度保障、询问证人的规则不够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6.
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历来是证明责任制度的核心。本文从正确认识证明责任的含义人手,探讨了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现状,继而结合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进一步阐述了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构想,提出了多元化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中采用直接言词原则,形成口头的直接审判,所有证据都通过证人直接呈现于事实的裁判者面前。坚持法官直接发现事实从而使司法程序透明,使法院获得信赖。刑事诉讼证据中的排除传闻规则是为了确保证人证词的可靠性。当诉讼一方在审判中引用证人在庭外的证言作为证据,来证明所提及或指称的事实属实时,这些证言会遭到排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除外,证人没有出庭所作出的书面证言原则上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证人出庭,确保被告人可以在庭上提出质问,使证言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在我国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的现状如何?国外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证明问题又有什么先进的经验?我国的非法证据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应该如何规定?控辩双方针对非法证据证明应当达到什么程度?上述问题都亟待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对证明责任的分配是由诉讼双方完成其证明责任需满足的证明标准决定的,当事实主张方完成所规定的证明责任时,主张方证明责任卸除并同时转移到诉讼另一方。但事实主张和案件的诉讼主体不同,双方要满足的证明标准也不同。证明标准的法律设定差异决定了证明责任在司法证明发生前便得到了明确的分配。  相似文献   

10.
品格证据,是英美法系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被告人的品格证据对于其定罪量刑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被告人是否构成累犯。但是证人的品格证据是否允许用来质疑证人的作证资格以及证言的真实性,这是需要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证人制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英美的证人品格制度来完善我国的证人制度,以此构建我国证人品格证据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1.
西方古典哲学的自由观是建筑在主客相分基础上的,自由是人对必然性的驾驭;老庄的自由观则是建筑在主客一体的基础上的,自然即自由;西方的自由观强调"人为",老庄的自由观则强调"无为";西方的自由观重视"有用",老庄的自由观则重视"无用之用"。与老庄相通的思想在西方晚近的哲学中才出现。  相似文献   

12.
李白笔下的明月有各种各样的名称,他望月、咏月、醉月,寄情明月,明月可以表达他成功的喜悦,也可以寄寓他失意的慨叹,明月是友情的象征,明月是他心灵自由的故乡,明月更是他审美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废都》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恶之花》。《废都》套用了中国古代言情小说故事结构,主人公庄之蝶经历了四个女性丰富多彩、凄美动人的爱情,爱情破灭,而他却无法参破人生,有如庄生梦蝶,不知蝶是梦,还是梦是蝶,迷失在虚幻之中,莫名而亡。在庄之蝶的幻灭感里有情感的历史,有意志的奋斗,有精神的自绝,而有凄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冉庄的散文     
土家族诗人冉庄的散文创作大多数取材于自身经历,以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叙写,以情真意深来达到抒写人生的最高境界。其散文创作不仅立足当代进行广泛取材,而且用语诗化,造境优美。  相似文献   

15.
壮族的饮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既是壮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壮族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的饮酒文化不仅丰富多彩,且有较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壮族男子大都嗜好饮酒,体现了真诚、热情、豪爽和强悍的性格,以酒会友还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酒是壮族结婚嫁娶、庆贺生儿育女、孝敬老人、节日娱乐仪式中的首选礼品,也是壮族表达意愿或传达信息的符号。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学界对韦庄诗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逐步由对《秦妇吟》孤篇研究转向对韦庄全部诗歌的研究。但对于艺术成就颇为突出的韦庄之诗歌而言,对其研究还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彭谊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4-7,18
壮锦是壮族民间传统艺术品,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也有着鲜明的民族美学特征及美学内涵。从壮锦的图案、色彩、质地等三方面分析其外在的美学特征,并探索其内在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违法建设一直是困扰城市建设与规划的一个"顽症",严重损害城市形象.违法建设的治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在行政法学理论上主要涉及到行政规范、行政计划(规划)、行政许可及行政强制等方面的内容.违法建设表现形式多样,成因复杂,危害严重,文章在分析论证基础上提出治理违法建设的对策与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庄子视野中的理想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坚持从“他人为尊”、与人为善的“以鸟养养鸟”人格立场出发,追求人格的完善、独立和自由。庄子认为,要真正实现人格的完善、独立和自由,就必须挣脱物质和人身的依附关系,过平易恬淡的生活,不因所谓人生的辉煌腾达而改变自己高洁的志向,也不因生活窘困而变得庸俗不堪;并且,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参透生死,依据自然的内在法则傲立于天地之间,从宇宙大道的立场观照死,从而达至内在与外在、天与人的和谐圆融的审美理想人格。庄子审美理想人格不是现实人格的简单复制或摹仿,它导源于、却又超越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格,这本身彰显了庄子某种积极“入世”的对于社会民生困境与出路的深层关切。  相似文献   

20.
百色壮族有自己独特的山歌,其种类繁多,兼具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是极具特色的区域民族文化。这些内容广泛﹑意境深邃﹑创作手法高妙和形式各样的山歌成了百色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创造性地进行现代化转换,使之为民族文明的传承﹑为区域民族文化的重构﹑为先进文化的建设以及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等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