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次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2003年4月3日-7日在安徽芜湖召开.此次会议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老舍研究会主办,北京老舍研究会、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协办.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提起“改造国民性”这个话题,我们自然会想到鲁迅,因为鲁迅是开创这个文学启蒙主题的先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中,除了鲁迅之外,还有老舍、郁达夫、沈从文、张天翼等作家,他们也都在作品中提出了这一主题。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以锲而不舍的创作态度在创作中贯穿这一主题思想的,却也只有鲁迅和老舍两人。他们在创作中都贯穿着“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我们在其创作中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二人对“国民性改造”这一主题的严肃而执着的思考与探索,但老舍在思想…  相似文献   

3.
《鼓书艺人》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除了未完成的《正红旗下》之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在老舍创作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老舍是文学大家,他的文学功绩世人都已经十分了解,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武学高手,他的第一本书竟然是武术专著。老舍习武可以说是"因病成医"。他家境贫寒,自幼身体不壮,22岁那年,一场大病几乎要了他的命。病好之后,他想起了锻炼身体,从此就和武术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1934年4月,老舍忽然后背疼痛得厉害,多方求医,不见效果。这使他下决心加强锻炼,他拜当时著名的济南拳手为师,开始习练武术。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的生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小年,所以老舍常说:"我的生日好记,过小年,祭灶,那就是我诞生的那天。"2015年1月11日,距离老舍的农历生日还有一个多月,老舍之子舒乙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在彼岸书店聊起了老舍的人生故事。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老舍以独树一帜的戏剧艺术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丰富着社会主义的文艺宝库。因此,比较全面地总结一下他的戏剧艺术成就和艺术经验,对于进一步认识老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发展戏剧事业,是十分必要的。一周扬在评价《龙须沟》时指出:“从《龙须沟》,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主要的就是要学习老舍先生的真正的政治热情与其正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态度”。又说:“老舍先生写出了真正生动的、经过提炼的、性格化的、有思想的语言。”这几个“真正”,概括出老舍一生的艺术追求,也道出了老舍剧作最重要的特色。我们可以举出十条、八  相似文献   

7.
走近老舍     
师 :我们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学过著名作家老舍的许多文章 ,你们记得有哪些吗?生1:我们学过老舍的《趵突泉》、《我们家的猫》、《劳动最有滋味》和《草原》。生2:我补充 ,我们还学过他的《林海》和《养花》。师 :老舍的文章像一块块磁铁 ,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为了进一步了解他的作品 ,感受他的为人 ,学习他的精神 ,课前大家提出了“研究老舍”的课题 ,并已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了研究。今天 ,我们就利用这堂课请大家来汇报研究实践的成果 ,让我们一起“走近老舍”(点击鼠标 ,屏幕显示课题 :《走近老舍》)。(评析 :从学生对课本中所选老舍文章…  相似文献   

8.
在老舍研究领域里,老舍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作为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佛教文化与老舍的关系却有待深化。探讨这一论题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理解和评价老舍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本文拟就老舍与佛教的因缘以及佛教文化对老舍的影响诸方面作一粗浅的梳理和论述。 一、老舍与佛教的因缘  相似文献   

9.
老舍创作个性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我们在更新的文艺科学观念的启示下去观察中国现代文学时,我们的注意力首先被老舍所吸引。老舍,属于这样一种作家,他的作品不无表现时代主调的时候,但其创作个性所在却显然是倾向于对一个民族性的历史主题的执着表现。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创作不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但问题的实质却在于,其作品的魅力恰恰是来自时代色彩中所透出来的沉静的  相似文献   

10.
作者说明;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有“语言大师”之称。他的多篇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教材。老舍先生一生中有8年是在山东度过的。这8年,是他创作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天近在济南举办的“老告文学创造生涯展暨‘老舍与济南’研讨会”,进一步激发了山东人民对老合作品的兴趣。今林撰写此文,一则表达对老舍先生的思念之情;二则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业务研究和进修提供参考。俗白简练、幽默诙谐、散发着浓郁北京味的语言风格,是老舍作品(尤其是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1.北京韵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语言从…  相似文献   

11.
趣味老舍     
2009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110周年诞辰。这位素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先生,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读之令人唇齿留香的"京味儿"十足的文字作品。当我们忆及老舍先生,他仿佛离开并未太久,仿佛仍旧活在北京城的丰盛胡同里,活在他的"丹柿小院"里。他活得实在、鲜明、有情趣、有韵味,他活在每一个细节里。想起"老舍"两个字,就如同听见了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就如同品尝了一口浓郁的花茶,这就是老舍先生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老舍     
最近我到美国去,无意中看到我的女儿文蔷收藏的一个小册,其中有一页是老舍的题字。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老舍和我都住在四川北碚。老舍先是住在林语堂先生所有的一栋小洋房的楼上靠近楼梯的一小间房屋,房间很小,一床一桌,才可容身。他独自一人,以写作自遣。有一次我问他写小说进度如何,  相似文献   

13.
老舍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别人难以企及之处,是他的幽默艺术。但是如果仅仅把幽默理解为一种表现形式和技法,显然是肤浅的。老舍的幽默蕴含的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密码,它不但向我们透露了老舍创作中所打下的时代的、民族的、社会的、道德的烙印,而且展示了老舍与西方写实派文学的诸秘密。基于这种文化心态和审美理想,我们便不难发现,老舍最终独步蹊径,成了独特而完美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14.
老舍的幽默蕴含的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密码,它不但向我们透露了老舍创作中所打下的时代的、民族的、社会的、道德的烙印,而且展示了老舍与西方写实派文学的诸多秘密。基于这种文化心态和审美理想,我们便不难发现,老舍最终独辟蹊径,形成了独特而完美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15.
反希望是老舍小说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母题,在相当程度上,老舍的小说创作即是对于希望不断加以解构的写作实践,这一作为使老舍同现代历史初期积极探求民族,国家希望的知识分子主流,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老舍反希望的创作动机,不仅来自时代,社会的多重合力因素,而且也有来自老舍个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老舍与北京     
张书迎 《招生考试通讯》2006,(10):I0003-I0003
文章先介绍老舍的作品,再介绍老舍其人。介绍老舍作品,突出其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不论是人情风俗,还是景物地貌,处处表现其中鲜明的“北京的符号”;介绍老舍其人,着重于其人生阅历和对北京的热爱之情,而这正是他能写出具有鲜明“北京符号”的作品的主要原因。二者相辅相成,很好地扣住了文题,深化了主题。 值得指出的是,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与他熟读老舍先生的大量作品是分不开的,文章对老舍作品语段的引用,无论是用自己语言转述,还是直接引述,都恰到好处,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丰富了其思想内容。阅读和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鼓动全民抗战、渴望民族新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老舍抗战剧作的一条红线。鲜明的文化分析色彩,赋予了爱国主义以透视国民精神与社会心理的深刻思想内涵。温和的世俗讽刺是老舍表达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寄寓着作家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二者的完美结合,既是对老舍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业已开始的探索国民性思想的深刻总结,又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对国民性问题探讨的较高成就。小说化的戏剧创作手法,不仅使老舍抗战剧作具有了不同于戏剧家戏剧的鲜明特色,而且是老舍为丰富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经验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老舍留下了许多的优秀作品,而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他作品中那些与我们非常贴近的市民形象,这是我们了解老舍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老舍在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斌 《神州学人》2001,(12):34-37
巴金称老舍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他是惟一得到“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现代作家。研究老舍的论文和专著层出不穷,但关于他的生平传记则相对平静得多。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曾经在国外生活过较长时间。1924年9月-1930年2月他赴英伦三岛,执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1946年 3月-1949年12月他又远渡太平洋,在美国生活了将近四年。这两段时期因各种原因留下的资料少之又少,成为老舍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力图从各种资料入手勾勒出老舍的留美生涯简图。  相似文献   

20.
老舍是中国现代学史上一位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创作了众多作品,作品内容均取材于现实生活,尤以贫民生活为主要写作内容。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塑造祥子这一悲剧人物,尖锐地提出了城市贫民摆脱悲剧命运的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