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例简述] 课始,教师定向:这节课的任务是进一步理解课文写法和内容,并背诵全文;方法是师生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段意,明确写法,在此中穿插背诵训练。教师:大家能不能从描写、记叙的角度梳理课文脉胳,在纸上划一划,试一试。 (亭外山水风光——山中朝暮四时——亭下官民同乐——宴后太守醉归) (点出亭——亭外景——亭中宴——离亭归) 大家刚才议论的第二种说法的每一层中都含有“亭”字,能不能都含有“乐”字呢? (总写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醉归之  相似文献   

2.
[教例简述] 《故乡》的教学已进行了两个课时。这是第三节课。教师:前两节课我们对《故乡》进行了深入理解。现在我们再上一节“发现”课。我给大家一个“研究”题目:《故乡》中的人物外貌描写。大家细读课文,看能够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兴致勃勃,各自读读画画。学生一:我发现课文对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  相似文献   

3.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绿》,领略了作者对西湖的美的独特感受,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回味这篇课文,请大家在课文的第二、三段中选择你最难忘的一句话来读给大家听,看看谁读得最有情味。生1:(读)“你瞧,那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满池的荷叶简直在翩然起舞了。”生2:我仿佛就看见眼前那滴溜溜的水珠了。师:你认为他读得不错,是吗?你想读读吗?生2:想。(该生读,教师让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跟着一起读。)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儿童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实践能力。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本次设计我努力营造一个现实的交际情境,贴近儿童的生活,使学生在明确现实的动态交际过程中得到切实的锻炼,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和说话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懂得与人交往的礼貌。因而,我在教学中注意给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投入说话训练。在课堂中我主要运用“看一看,演一演,评一评”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例简述]两节课时,安排四个教学的板块。第一板块:用2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熟读课文。要求:①读好阅读提示。②根据《思考和练习》(一)体会文中的时代和社会环境。③理清人物。④体会动词的使用。⑤思考《思考和练习》(三):给小说的四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然后试给小说的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画一个示意图。⑥独立阅读。扫读、略读与精读  相似文献   

6.
【教例简述】本教例根据宁义辉老师《怎样朗读(天上的街市)》(《语文教学与研究》81.6.P42)改编。教法:教师讲如何读好每一句诗,并演示;学生跟读,模仿,体会,再反复朗诵。第一节:突出诗的“神”、“奇”的意境。①用叙说故事的语气,轻慢地朗读“远远的街灯”五个字,重音放在“街灯”上,“明了”则要读得轻快,表现出一种惊喜。②读“好像”时要略停,表示诗人在展开奇妙的联想,再用较缓的语调读下去,重音落在“明星”上,因为“明星”与“街灯”相映衬,又都是光明的象征。③三、四句的读法与一、二句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教例简述】本教例参考居志良老师《〈俭以养德〉教学感想》进行设计(原文见《语文学习》1992.9期)。教学主要步骤如下:一、诱发阅读的动机以生活中的“热点”为诱导的契机,提出一些能让学生活跃思想的问题,激发他们探求的欲望。①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节俭是相矛盾的吗?②有人说,节俭不在形式,而重在精神,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8.
【教例简述】教学内容:课文《雷雨》中的第一场次。教学重点,分析周朴园的性格。教学设计思路: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周朴园与鲁侍萍重逢。这场戏通过鲁侍萍与周朴园层次丰富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了周朴园复杂性格的多侧面。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设计出三个能  相似文献   

9.
[教例简述]导入:《风景谈》为我们描绘了六幅风景:广漠苍凉的“沙漠驼铃”,田园牧歌式的“高原归耕”,充满火热生活气息的“延河夕照”,韵味无穷的“石洞雨景”,明丽清新的“桃林茶社”,庄严肃穆的“北国晨号”。它们构成“风景”的画卷,流动着美的旋律,呈现出美的层次。我们今天要研读的,就是课文中美的层次。1.首先让我们体味六幅画面中的美的层次。请同学们认真准备发言并畅所欲  相似文献   

10.
1.尝试进行报纸的各种玩法;2.利用各种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跑、投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性;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机智灵敏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1.
这是青年教师王爱红的一个教例。全课由四个教学板块构成 :诵读、品析、积累、迁移。教学过程如下 :1.引导学生诵读赵彦端的《点绛唇》(憔悴天涯 )、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 ) ,从内容和词调上初步感受它们的婉约风格。2 .解题并简介作者生平及课文写作背景 ,为学生鉴赏理解课文提供思维的跳板。3.播放《雨霖铃》的朗读录音 ,使课堂洋溢着浓厚的审美氛围。让词的文学性沉淀于学生的感知之中。4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 ,从词的节奏和语调等方面进行指导。5 .点拨学生找出“词眼”(伤别离 )启发学生检索出词…  相似文献   

12.
[教例评析] 这是魏书生老师的一个教例,现将其主要片断摘录如下。师:学习《反对自由主义》,不仅要弄清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而且要能够举一反三,学会写这一类文章。同学们对社会问题有什么不满意的,反对什么,主张什么,可以提出来。生:我反对重男轻女。师:反对重男轻女!好!咱们先看看《反对自由主义》是怎样提出问题的,然后思考《反对重男轻女》应怎样提出问题。生:第一段从正面提出问题,第二段从反面提出问题。师:那么,你写《反对重男轻女》先提出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例简述]这是南昌市三中张富老师的一节开发学习潜能的教改试验课(详见《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7期)。课型:学课。时间:45分钟。一、教师宣布学习重点。①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的特  相似文献   

14.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教师课件出示明清时代的人形彩纹陶罐图片引入课文,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后说说陶罐、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生1:我读了这篇课文,觉得铁罐对待陶罐很傲慢,不尊重陶罐;而陶罐很善良,很谦虚。生2:陶罐很善良,想和铁罐做好朋友。而铁罐不尊重陶罐,常常奚落它。师:是的。(相机出示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在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生3:“奚落”是什么意思?生4:我知道。“奚落”的意思是讽刺别人,看不起别人。  相似文献   

15.
教材说明:本课为校本课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眼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材料的组织能力;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普通物品所蕴涵的美感;3.从小处着眼,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4.通过分组作业,参与“竞争与合作”。环境教育渗透要点:第一部分“激趣入情”:营造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发现垃圾的问题,激起学生改造“垃圾”的情感。第二部分“学中促情”:利用废旧纽扣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变废为宝”的创作过程。第三部分“玩中增情”:通过展示欣赏废旧纽扣制作出来的作品,让学生从自己的创作成果中领悟到“资源再…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集中识字9》是河池市金城江区实验小学"集中快速识字教学研究"校本实验课题补充教材第三册中的课文,它集中呈现了17个带有"扌"的汉字(拭、擂、揍、掩、捣、拥、扮、抚、拐、扭、拆、撒、摄、攒、挪、揪、押)和一个"羞"字,共18个汉字,以及由这些汉字组成的词组和相关的韵文。  相似文献   

17.
18.
[教例简述]这是王学东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6期)。此教例的提问设计如行云流水,别具一格。第一组提问:1.粗读课文后,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2.“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唯吾德馨)3.这8个字哪两个字最为关键7(德馨)第二组提问:  相似文献   

19.
构建开放式教学理念是我多年来语文教学的追求 ,为此 ,我作了以下探索 :以教学《西门豹》一课为例。首先让学生理清课文所讲的三件事 ,将教学定位在“西门豹了解民情、破除迷信”这两件事上。学生分为“了解民情”组、“破除迷信”组。两组同学都要在细读课文、理清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向对方组同学提问 ,或帮助对方组同学补充、完善答案。如“了解民情”组的同学不仅要深入理解西门豹了解民情一事 ,便于检验对方组同学答题的对错及质量的高低 ,进而补充完善 ,还要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一事 ,才能向对方组同学提出问题。也就是说 ,双方同学既要各…  相似文献   

20.
[教例简述]备课思路:全课计划用两课时教读。第一节完成训练重点2: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第二节完成训练重点1: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第一课时一、教师导入: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以一只“狗”的“地位”的变化,引出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态度的变化,以此来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