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问题解决”进入课堂的必要性,适用性和具体在课常上实施“问题解决”的优越性,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中的资源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能改善师生关系.而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有多个着力点,其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资源是不可忽视的隐性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简笔画,有利无患。简笔画作为学生思维活动过程的一种刺激信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它具有笔画简单、形象、一目了然的特点,还能较为准确表达意思,是教师口头讲述与文字板书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教师可以边讲边画,学生则边看、边听、边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及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案例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几个原则。1 问题设计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认知主体,知识只是在它与认知主体在建构活动中的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  相似文献   

6.
7.
课堂提问是中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必须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2003年高考数学北京试卷第20题.设定了一种新的函数(必须满足两个给定条件的函数),2003年高考数学上海试卷第22题.定义了一个新的集合(集合M是满足下列性质的函数f(x)的全体),其共同的特点是两个问题中所“设定”.所“定义”的函数都是“新的”.所具有的“条件”.“性质”都是中学数学课本中所没有过的.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概念.新的知识.新的情境.从命题的理念看.其目的是要在新情境中考查学生的一般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的层次性是培养学生教学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应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展示一个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教育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可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行为规范和具体的操作方案,可使教学更具科学性,可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有它的理论基础、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数学教学信息含量愈发丰富,教师必须实行多元化数学教学模式,创设广阔域度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灵活运用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加大学生思维密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们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全面的、多层次的分析和思考问题,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14.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认识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经历由感性到理性、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思维过程,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有深刻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考试周刊》2016,(41):50-51
初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灵活运用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加大学生思维密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全面地、多层次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18.
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解题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同“数学通过交流才得以深入和发展”的论断一样,数学学习也离不开学习共同体之间的相互交流.曹才翰先生认为“数学教学就是共同体成员之间所进行的讨论交流活动”.可见,作为数学学习中的基本活动,问题解决领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交流能力.通过解题交流,学生获得了预先组织自己的数学思维并深入理解解题过程的反思机会,在与共同体成员的相互讨论交流过程中,使自己的策略、思想等方面得到详细的检查、修改、补充和提炼,从而完善了自己的数学认知.  相似文献   

19.
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这一良好品质。我认为,中学数学教师在加强对数学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求异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探究意识、应用意识的培养。一是按“问题解决”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一般不直接展示结论,而是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启发性和挑战性问题,特别是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涉及专业知识较少的实际问题作为素材。  相似文献   

20.
1、旧知引题 即在重温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本节的课题.这是经常用到的方法。如讲因式分解这节课时.首先复习多项式的乘法,并举例(x+2)(x-3)=x2-x-6,反过来就把一个多项式化成了整式积的形式。这就是因式分解。这样导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自然引入了新的知识,有利于提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确有水到渠成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