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公远 《武当》2012,(8):13
笔者居所楼前有一块练功场地,每天清晨有几十名练拳者在一名老者的带领下习拳练剑。他们从二十四式太极拳开始练起,继而练四十二式太极拳……一个早晨下来至少能练习五六种套路(拳、剑),练完后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见他们会演练如此多的套路,笔者虽习拳十几年也自叹弗如。一日,笔者与其中一位习拳者闲聊,问:"太极拳  相似文献   

2.
仰东 《中华武术》2000,(9):33-33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体育的瑰宝,作为强身、防病和治病的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形成了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五大流派。44年前,为了更好地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太极拳,有关专家创编了二十四式太极拳,以后又相继创编了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它们都属于太极拳简化套路的范畴。如何正确认识传统套路与简化套路的关系,对我们研究发展太极拳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探讨太极拳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文献比对、实验跟踪、问卷调查等为手段,以四十二式太极拳教学为研究对象,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太极拳教学中突出技击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加深对太极拳拳理、拳式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是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较好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教学教法提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健身强体极为有效的传统体育的精华——太极拳,已逐步在学校普及,太极拳将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架势平稳舒展,动作轻松圆活,式式连贯一气,运动相互衔接,动作圆弧相连,意识与运动相结合,上下内外完整一体。太极拳的这一特点,不同于常规体育运动,给初学在学习上造成繁琐复杂,难以学习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眼法     
1988年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太极拳全书》,该书是合编本,合编了此前已经出版的《陈式太极拳》(沈家桢、顾留馨编著)、《杨式太极拳》(傅钟文演述、周元龙笔录、顾留馨审)、《吴式太极拳》(徐致一编著)、《武式太极拳》(郝少如编著、顾留馨审)、《孙式太极拳修订本》(孙剑云编)。编者编写各式太极拳书,都力图让读者相信,在传承过程中,他们没作增补,保持了原汁原味。客观地讲,太极拳有这么多式,讲解又是这么细,谁能做到没有有意无意加入自己的观点意愿?由陈式衍生出杨、吴、武、孙等就是“有意无意加入自己的观点意愿”的产物。当我们在探讨问题时,抱着科学的眼光,会更有益于看到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昊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5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现今人们主要是以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为主进行体育锻炼.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学习掌握太极拳,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他们两者的特点、作用、形成、内容的进行分析论述.以此让人们更好的练习太极拳,掌握太极拳之精髓。  相似文献   

7.
图解说明:①文字说明中,凡有“同时”两字的,不论先写或后写身体某一部分动作,各运动部位都要一齐运动,不要分先后去做。②动作的方向是以人体的前、后、左、右为依据的,不论怎么变化,总是胸对的方向为前,背对的方向为后,身体左侧为左,右侧为右。③本“说明”是按胸向南起势所写的,动作熟练后,起势胸向可任选。④插图显示胸朝向的方位、角度和图上画的动作路线,应以“文字说明”为准。实线“——”代表右手右脚,虚线“……”代表左手左脚。上图的标线是达下图脚手的位置。⑤预备式要求的悬顶、竖项、沉肩、垂肘,全身放松,精…  相似文献   

8.
汪新华 《中华武术》2006,(11):29-29
杨式太极拳云手在杨式十六式、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及杨式传统八十五式等套路中均是一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式子,它充分体现了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中正圆满、动作和顺、轻灵沉着,以及练习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郑勤 《武当》2004,(5):18-20
八门五步是“太极十二式”的组成部分,有十二种方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棚、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其中前八字是八种手法,后五字是五种步法,俗称八门五步、八卦五行、太极精华和太极十三式,都是指这十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2006,(1):F0003-F0003
1955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市。现任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邯郸市文化局副局长、河北省武协副主席。1972年从师武式太极拳传人李锦藩学习武式太极拳,深得精髓。长期从事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工作.多次出国传授太极拳。主要著作有《简化武式太极拳十三式》《传统武式太极拳述真》等.以及武式太极拳的教学光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太极拳为何人所创?自20年代争论以来,至今尚无定论。为与同好者共同研究,今将笔者手中有关张三丰太极拳理论的资料公之于众,供参考。 一、张三丰太极拳七十二式图谱(原载《道藏精华》) 太极拳七十二式动作名称(按原编三丰炼丹秘诀顺序排列): 太极起式(图1)、揽雀尾(图  相似文献   

12.
凡不是科班出身的习武者,一说学太极拳,跟着别人就练拳架,拳架练完了基本就结业了。辛辛苦苦练多少年后,突然发现怎么还是停在一个水平上,总是不提高呢?特别是一些高难度和典型动作一辈子都没做好过。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基本功不行,从而导致水平难以提高。像24式、42式、48式、杨式太极拳等套路中的分脚、蹬脚,髋关节的韧带、肌腱拉不开,  相似文献   

13.
文摘 《武当》2013,(6):28-28
据《中国周刊》第4期报道,2011年,在北京的一个活动现场,数十位企业家登台,集体表演了一个节目——太极拳。他们中有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裕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俊豪、江苏五星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汪建国等。据阿里的员工们讲,马云在全体员工会议上,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6,(1):F0002-F0002
1948年出生,北京市人,祖籍河北。北京体育大学毕业,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现任北京市武术协会委员,北京市西城区武协副主席。自幼随祖父崔毅士练习传统杨式太极拳。多次出访日本、美国等国传授太极拳。主要著作有《杨式太极拳体用图解》《传统杨式太极拳入门》《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程》《太极刀》《学练二十四式太极拳和三十二式太极剑》《杨式太极拳108式》《杨式太极剑》《杨式太极拳56式》《杨式太极拳拆招》等,并录制了太极拳光盘和录像带等教学片。  相似文献   

15.
雷世泰 《武当》2007,(11):10-12
三拳合一孙式太极拳是综合了孙式三拳——太极、形意、八卦的精华而成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本来是孙式拳的特点和优点,是应该好好理解和继承发扬的,但是却被人有意地淡化,似乎一提三拳合一就是破坏了太极拳的统一性与完整性,就是要把太极拳练得忽刚忽柔、忽快忽慢、忽高忽低,就是破坏了太极拳的恬淡虚无、纯以神行的优良风格。这实在是一种误解。不仅是对孙氏太极拳的误解,也是对形意拳和八卦掌的误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祝大彤 《武当》2005,(2):16-17
“抱虎归山”和“下势”二式最能体现传统太极拳之根本拳理拳法,且具养生妙用。如“其根在脚”“形于手指”“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笔者根据拳之理法悟得此二式的养生机理,即被动练拳。“手动脚不动,脚动手不动”之养生心法。下面将此二式养生式作一介绍,久练必有大益。  相似文献   

17.
海淀区体委、区工会最近举行了“一九七八年海淀区太极拳比赛”。他们根据全区辅导站第二、三期训练班结业考核,以及分散锻炼活动的特点,将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简化太极拳比赛,有十六个站(单位)计300多名辅导员、学员参加。比赛为方便群众,把报名单位划成四大片,利用早六点至七点半,就近分片进行。各片赛后,均邀请本区和兄弟区优秀辅导员作示范表演。最后,由四个片分选第一名,利用星期天进行决赛。第二阶段为48式拳和32式剑比赛。参加这两项的运动员大卫分是区辅  相似文献   

18.
祝大彤 《武当》2001,(9):16-16
太极拳技艺讲究手、眼、身、步、心、神、气、意四法四功。步即脚,这是拳之根本。以吴式杨禹廷83式太极拳为例,83式拳由326个动作组成,其中有163个阴动,163个阳动。一套拳练下来,326个阴阳变化,在脚下一个也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在太极拳修炼过程中,实脚为阳,为重心脚;虚脚为阴,为非重心脚。如何操作呢?即实脚要实足,以支撑全身的重量;虚脚要虚净,须净得“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之易:其一,君不见,公园内、体育场、树荫下,成千上万的人在演练太极拳,足见其易。其二,太极拳形简,长的一百余式,短的十几式,甚至几式,动作简单易学,并无“奇、难、险”等动作,快的一个星期,慢的也就个把月就可学会,不像其他拳术需要很多基本功,可见其易。其三,太极拳适于集体演练,增加了练拳趣味,还可以边听音乐边打拳,学习时可以相互促进,容易学会。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2006,(1):18-18
1929年11月生于北京。“中华武林百杰”之一,现任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武协委员,国家级裁判员。先后从师杨禹廷、常振芳、史正刚、骆兴武、单香陵、刘谈锋等习太极拳、大悲拳、形意拳、六合螳螂拳及程派八卦掌等。长期从事武术教学工作,培养了许多太极拳人才。主要著作有《杨禹廷太极拳系列秘要集锦》(与翁福麒合著)、《吴式太极拳拳械述真》等,并录制了有关吴式太极拳,剑、刀、杆、推手的教学光盘和录像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