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自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乔红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一别就是7年,直到2003年初,在王楠跌入事业最低谷时,乔红出现了,她来到王楠身边,用自已那双曾夺得l1枚世界冠军的手,牢牢扶住了王楠,陪她一步步从釜山的阴影中走出,一直走到巴黎世乒赛的赛场上,在那里,王楠夺得3块金牌,成为乒坛“全满贯”,比赛结束后,王楠真诚地说“感谢乔红”。  相似文献   

2.
王楠一直有个好姐姐.为了给妹妹加油而又不添麻烦.2005年5月的上海.王淼拖着病体和父母一起体会着体育比赛的无情.她蜡黄的脸色掩饰不住对妹妹王楠的护心和关爱,四年前.王楠有了好男友,现在.她有个好丈夫.嫁作人妇之后,没有郭斌的理解和支持.28岁的王楠不可能再战江湖,王楠有几个好教练.曾传强、李晓东、谷振江、乔红、施之皓,已经不当教练的老蔡,和刚刚主管她的乔晓卫,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4,(2):19-21
乔红(王楠的主管教练):封闭训练前,王楠有两个多月没有系统训练了,所以封闭训练开始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王楠恢复体力。从技术上看,王楠还是很熟练的,在保持现在技术的同时,要解决一些问题。同时要加强能力的训练,比如步法的能力,巩固她自己的特长。王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过去她曾取得过很多成绩,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她在比赛中的取胜欲望可能不像新手那么强烈。我们现在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调动王楠的状态的同时把她的经验体现出来。前段时间,王楠输过几场球,但我想她  相似文献   

4.
选择     
最 近 ,国家乒羽中心短期聘任原乒乓国手乔红担任王楠的教练 ,从广东惠阳热身赛的结果来看 ,王楠和张怡宁夺得女双冠军 ,成绩不错。谈到乔红的表现 ,国家队总教练蔡振华说 :“我们非常满意。”记者问乔红是否愿意当教练 ,她认为“教练工作的精神压力太大” ,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在教练员队伍中 ,每年都有一批新人加入 ,其中有不少老运动员。从运动员到教练员 ,对个人来说是一件大事 ,对事业来说可以后继有人。所以个人和运动队都很重视。从运动员到教练员 ,这是角色的一次大转换 ,也是一次重大的选择。选择是人生旅途上经常碰到的 ,读书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色乔红     
一向低调的乔红,在退役7年之后,因为当上王楠的教练而再度成为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6.
看见乔红的时候,她正站在场地边梳头。齐肩的秀发,光亮而柔顺,比赛场上的“小马尾”多添了一份妩媚。发现有记者给她拍照,乔红有些不好意思,用手揉揉眼睛,娇嗔:“你的闪光灯太晃眼啦!”女儿气十足,和赛场大不一样。 球场上的乔红,技术全面,尤其是反手快拨命中率堪称世界第一。她的球打得稳健,总是在相持球当中给对手强有力的反击。这种球表面上看是对方的失误,其实乔红的威胁就在这平淡之中,平淡得让人觉得有点蔫儿,缺乏激烈的对抗性。 在国际大赛中,乔红稳定系数最高,赢了几乎所有该赢的比赛,是扫平一切障碍的清道夫,是中国女队的中坚。 乔红在乒乓球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姐大,但只在偶然的时候她才表现出大姐的样子。平时她总是和小师妹们嘻嘻哈哈的,很开朗。 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乔红笑声不断,完全没有世界冠军的架子。  相似文献   

7.
除了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女单冠军,几乎所有能拿到的金牌,张怡宁都拿过了。她对世乒赛单打金牌的渴望因此不言而喻。事实上,她也完全具备了这样的实力。在国家乒乓球队,很多教练和队员在赛前都看好张怡宁。遗憾的是,她又一次站在了冠军的旁边。就像以往和王楠的大多数比赛一样,尽管单论技术,张怡宁已经具备了与王楠抗衡的实力,但这一次她还是功亏一篑。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一回张怡宁没有哭。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她大大方方地回答记者的提问,平静得让人看不出她刚刚遭受了怎样的挫败。许多人说:“张怡宁成熟了。”还得学王楠张怡宁和王楠的比赛真…  相似文献   

8.
巧遇乔红 赴亚特兰大之前,乔红告诉我,比赛结束后,她将于8月2日离美,到京后即去日本。她说:“也许见不到您了,先和您告别吧!” 8月5日中午下班时,我在国家体委训练局门口遇到了乔红,她正准备和家人去前门烤鸭店进餐。她力邀我随同前往,这下我成了乔红家宴的陪客了。 乔红的爸爸、妈妈、姐姐、侄女,外甥女以及乔红的好朋友,过去国家乒乓女队陈怡玲一共8人欢聚一堂。乔红全家人为乔红自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乔红的爸爸说:“乔红比赛时,我和她妈妈、乔红的哥哥、乔红的姐姐,三家人都没有睡觉。乔红赢了小山智丽后,上海、天津、桂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她“各色”●有人说她“了不起”●她带出李娜,李婷两名中国最优秀的女子网球选手,被誉为“金牌”教练。接触过余丽桥的人既会说这个女人太“各色”,也会说这个女人“了不起”,对她由衷地产生敬意。这个失去丈夫的妻子,把独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5,(12):32-32
入选理由:从1989年到2005年,风雨沧桑的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人才辈出.却在16年间,始终保持着“双凤朝阳”的态势.邓亚萍和乔红,王楠和李菊.王楠和张怡宁……从2001年的九运会到2005年的十运会,王楠依旧出色,而张怡宁也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1.
凡是有中国女队的比赛,乔红都是跟蔡振华并肩坐在观众席的前两排,加油、鼓掌、欢呼、喊战术,乔红有时候比坐在指挥席上的击元盛、李集还忙乎。男女队各7场比赛,除了男队小组赛对韩国、决赛对德国,老蔡只为王楠举过拳头,对王楠的期望、心中的焦急由此可见。夺冠之后,乔红按着事先的约定热爱了本刊记者采访,不过,这一次她聊的内容要比巴黎世乒赛时少多了。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会后的国家队训练馆里,不见了女队教练乔红的身影,没有了这个“闹得慌子”的大嗓门,球馆甚至显得有点冷清。11月12日在惠州举行的广东省第五届“政协杯”乒乓球赛上,乔红以“广东省体育局乒乓球管理中心主任”的身份接受了本刊专访。这也是她离开国家队之后,第一次面对媒体。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乒乓球界,常常听到这样的句式:"与某某某同一时代,是他(她)的悲哀。"在郭跃华、曹燕华的鼎盛时期,与他们同时代的选手难免"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后来有了邓亚萍,光芒盖过师姐乔红,还把众师妹压得抬不起头来。邓亚萍退了,王楠才冒出来。王楠也压人,她压住了实力不分伯仲、运气稍逊的李菊,令后者含恨挂拍。取代李菊向王楠挑战的是张怡宁,可是两次大赛的惨败几乎让张怡宁丧失信心。再后来,王楠不行了,张怡宁翻身了,人一阔就变脸,她开始压别人,郭焱就是一个"被压迫者"。其实"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只隔薄纸一张,捅破这张纸需要实力、定力和运气。都是国家队队员,技术差  相似文献   

14.
春雪热线     
《新体育》2011,(5):78-78
春雪你好!请问王楠近况如何。她有可能入主女乒教练团队吗? (辽宁秦恕) 春雪:近两年,结婚生子的王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她并未打算告别乒乓球。闲暇之余,这位老将就给小师妹刘诗雯、丁宁等人传授比赛技巧。在世乒赛即将开战之际,王楠一度出现在央视的新闻节目中,作为女乒一姐接受媒体采访。这不难让人联想到王楠打算进入女乒教练团队。  相似文献   

15.
张矣韵 《乒乓世界》2007,(12):46-47
曾传强,1965年开始担任国家队教练,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带出乔红、邬娜、王楠等世界冠军而声名鹊起。1983到1985年间,他曾远赴朝鲜当援外教练,名将李粉姬、赵正姬都曾得到过他的真传。亚特兰大奥运会后,曾传强正式放下国家队教鞭,他三十余年的国家队教练生涯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一个纪录。2000年,源于对乒乓的热爱,曾老应邀到鲁能俱乐部担任女队总教练。如今,身为总顾问的曾老依然继续着他与小小银球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8,(11):50-52
我第一次看到王楠就对她印象挺深刻,左撇子,比乔红站位离台更近,弧圈球打得也好。后来她的成绩越来越好,我看她比赛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但都是蜻蜒点水的接触。  相似文献   

17.
1994年11月,在瑞典公开赛上,中国女队毫不例外地夺得了团体冠军。在这个冠军队伍中,有一个人们不太熟悉的名字,她就是16岁的王楠。 其实,王楠在1993年全运会上就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她先后战胜了刘伟、乔红等优秀选手,获得单打第6名,当时的王楠只有15岁。由于这次比赛的出色发挥,她不仅  相似文献   

18.
叶楠 《新体育》2003,(2):20-20
不久前,中国女乒的一位教练出了个“段子”——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拦住。车上的同事帮着说情:“我们急着去机场。您看,这是王楠的教练。”警察反倒板起了脸:“要不是她,亚运会还不至于输那么惨呢。”……  相似文献   

19.
阎密 《乒乓世界》2012,(11):76-77
1958年,进入广西省乒乓球队,备战全运会; 1960年,入选国家乒乓球队; 1965年,退役后执掌国家青年队的教鞭; 1973年,被派到尼日利亚(非洲冠军),执行第一次援外任务; 1983年,再次公派援外,在朝鲜国家队执教一年半; 1985年,回国家队继续执教;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他在国家队的执教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2000年,“闲不住”的他受邀前去山东鲁能,再次干起了教练的老本行; 2004年,转行做了山东鲁能的总顾问;2008年,他离开了工作将近八年的山东鲁能俱乐部; 2009年,受重庆康德俱乐部之邀担任顾问; 2010年,受乔红委托。他在广东省队“友情客串”,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乔红是我的学生,所以我一有时间就过去帮帮忙。陪队员打打球,指导谈不上,最多也就是提个建议。” 他,就是乔红的主管教练、王楠的恩师、李粉姬的跨国师父——曾传强,一个从上世纪50年代奋斗至今的乒乓人,而他在国家队执教30多年也成为了前无古人的记录。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读者“最喜欢的人物/赛事类文章”是:“用巴黎的火种点亮雅典”、“施拉格:一个美梦不回头”和“乔红日记:为王楠喝彩”。 “最喜欢的技术/器材类文章”是: “十大经典战例”、 “文明真的会失落吗?”和“王皓的反面技术”。 “最喜欢的版式”是: “战地钟声”、“大本营十日谈”和“邓亚萍 一份执着,两样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