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年前,一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抱着在全国10余家报纸、杂志上发表的近50余篇报告文学作品,敲响了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老人在北京那处古雅幽静的院门。他要出一本报告文学集,收选的作品都是清一色的沂蒙山区里的人物。臧老被小伙子的真诚感动了,他信手拍起笔来,为这位冒昧撞进门来的军中小伙题写了书名,不久,小伙子的第一本报告文学集《走出沂蒙山》就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那年他才刚满24岁。这位被臧克家老人誉为有出息的小伙子就是某师新闻干事孟斌。在从事新闻工作10余年的历程中,他用真诚写出了一连串的辉煌,共在国家级…  相似文献   

2.
去年5月9日,我和文教委20多名干部利用休假日去著名文物旅游区乾陵游览。在下午3时,当我们路经乾陵停车场时,看见了5个留长发的小伙子对两个外地来的男女青年拳打脚踢,还让那男青年给他们跪下。女青年上前求情,一个小伙子又对这位女青年左右开弓的打耳光。他们直将那位男青年打得躺倒在地,昏迷过去,然后扬长而去。事后,我们上前询问情况,那位被打的女青年含泪说,他俩乘坐了三公里的机动三轮车来到乾陵,车主硬索要10元钱车费,他们给了九元钱(比国家价已高出十多倍),车主还  相似文献   

3.
认识张军步实属偶然。在军报学习期间,住在我隔壁的一位战士,捧着他发表的近200余篇新闻作品和四本诗集给我看,并让我“斧正”。接过这些作品仔细阅读后,我开始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这位工.百米个头、长得又干又瘦的小伙子。没想到,这么多有分量的报道,竟出自他的手!1991年,张军噗以优异的成绩考人郑州美术学院。刚刚入学三个月的他,目睹到百年不遇的洪涝,特别是看了解放军抗洪救灾奋不顾身的报道后,怎么奥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兵去”!就这样,仅上了叨天大学的张军珍,便毅然地走进了军营。他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道:“立志…  相似文献   

4.
王霖 《声屏世界》2004,(8):41-41
前几天偶然看到了《电视你我他》节目采访央视一个新推出栏目的年轻主持人。引起我注意的是面对主持人“普通话水平没有达到一甲是否对你的节目有所影响”的提问,小伙子侃侃而谈.“我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而我是用一个不是很好的工具同样也做出了一个作品。我认为只要做出的这件作品有人  相似文献   

5.
《出版史料》2008,(4):54-54
余光中在晚年一次作品颁奖会上,见到其他领奖者都是后生,在致辞时说:一个人年轻时得奖,应该同老头子一同得,表示他已经成名;年老时得奖,就应该跟小伙子一同得,表示他尚未落伍。余光中的襟怀与风趣,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6.
帮助你身边的人 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英国、流传很广的真实故事。19世纪,英格兰的一位议员在大雨滂沱中赶到苏格兰去演讲,他的车子在穿越苏格兰乡村时陷到泥里出不来,所有人都非常着急,议员也下去推车。一个小伙子看见很着急,跪着帮忙弄车,把自己家的牲口牵出来,在车轮下面垫木头,连拖带拽把车弄出来。弄出来之后小伙子已经浑身上下成了泥人,议员非常过意不去,要给小伙子一笔报酬,但小伙子坚决不要。议员让小伙子说一个人生的愿望,许诺一定帮他实现。  相似文献   

7.
1945年我出生时,祖父的纱厂资产在上海纺织业排名第五,绍兴路54号家宅前后花园加泳池,几十间房几十个佣人。祖父四房太太,十二个子女,就我一个长子长孙,货真价实的"富三代"。一汽车从大西路荣丰一厂(今延安西路华敏国际商厦和华敏世纪小区)出来,前面不远处马路中间堆了沙包,架起铁  相似文献   

8.
刊林漫步     
安岗谈脚板底下新闻的三个含义《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认为,新闻工作者必须选择一条艰苦的道路,要用脚板走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脚板的真功夫,写脚板底下的新闻,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为人民群众说话,用党的政策解决当地群众的实际问题.所谓脚板底下的新闻,有三个含义:一是用第一手材料写出来的;二是用脚板走到群众中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要多写以看  相似文献   

9.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两个年轻的新闻系实习生,兴味十足地去采访一位大红大紫的歌星,谁知一到场,傲气十足的歌星对他们两位“准记者”的来访,不以为然,嗤之以鼻。在这种十分尴尬的境遇下,其中一位却没有泄气,从容地站起来为那位歌星点唱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不要用这种眼光看我),于是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地变化,歌星对他们笑了……故事中那位点歌的小伙子,现在已是我的采访课教员。他是在给我们讲“怎样和采访对象打交道”时,给我们讲这件他亲身经历的往事的。他说:“做记者,首先要做人,做人就要不卑不亢。”他叫傅义红。人如其…  相似文献   

10.
书法艺术被称之为我国的“国粹”,其中多以笔书之。而退伍军人王培海却独创了一种新的书体──用茶壶和沥青代替笔墨的立体书法艺术。在他的工作间里,只见他全神贯注手提一盛满沥青的大茶壶,在长3米、宽2米的红绒布上,在难于驾驭处从容驾驭,笔走龙蛇、顺势驰骋,在不足15分钟的时间内便“倒”出一首刚健潇洒,舒展流畅,大气磅礴,刚柔相济,字字生机连属,行行血脉贯通的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诗词。王培海,家住卫辉市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68年入伍到部队后.领导们发现这位精干的小伙子字写的很不错,便把他抽调到了墙报组。王培…  相似文献   

11.
2005年8月8日下午,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海边,在台风“麦莎”的肆虐下,海面上20多米高的巨浪一排排呼啸着扑向岸边。突然岸边有一个女青年被巨浪卷进大海。就在人们慌乱后退时,只见一个男青年纵身跳人巨浪中奋力游向落水。凭借海浪的力量,他一下抓住落水,这时一排巨浪把小伙子抛向岸边,却把女青年再次抛向大海。听到同伴喊叫,才知道这个小伙子叫魏青刚。  相似文献   

12.
幸福之神     
《档案与社会》2006,(1):1-1
一个2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对路边的景色和过往行人全然不顾。一个人拦住了他。问: “小伙子,你为何行色匆匆啊?”  相似文献   

13.
夜深了,大丰县三渣乡成文村新东河边的一间普通瓦房里,依然亮着一盏煤油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在灯下时而抬头瞑思,时而低头疾书。熟知内情的人都知道,他为了写好一篇稿子,又将要熬过一个不眠之夜。这位小伙子就是被大伙亲  相似文献   

14.
刘永成的名字读者并不陌生,刘荔的名字也很响亮,不知道的人以为前者是男子,后者是女郎。其实就是一支“笔杆子”,只不过一个是写新闻的真名,另一个是写文学作品用的笔名。刘永成不是新闻干事,然而看了他发表的作品会让人大吃一惊,五六个大档案袋里装的全是他心血的结晶,要是拿出来张贴展览,肯定要从他家里贴到走廊上去。他发表的新闻作品从国内报刊到海外报刊,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经常能听到他的录音专访。刘永成在机关分管群联工作,平时可谓是个大忙人,领导没有赋予他写稿任务,而他结合工作发奋写稿。他见诸于报端和电台的每…  相似文献   

15.
懒人没福     
从小就听一个故事,有个小伙子拉了一车李子来到一个村庄,高声叫道:垃圾换李子!垃圾换李子!大家都很哿隆,纷纷从家里扫尽可能多的垃圾来换李子。只有一个姑娘捧出一小簸箕垃圾,她说:家里每天都打扫,实在扫不出更多的垃圾。小伙子高兴地跳下车,说:我要找的就是你,最勤劳的姑娘,请你嫁给我吧!两个人坐上车,向着幸福生活奔去。而懒姑娘留在当地痛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出道20年,作品2000多首,他只手遮天覆盖香港词坛超过十年之久,林夕的好,林夕的滥,已不是问题的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36岁的阳新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叶祥东,中等身材,憨厚中透出机灵。他一心扑在新闻事业上。白天,忙于采访,晚上埋头写稿。即便是因病住院期间,他的床头也离不开书、纸、笔。叶祥东信奉“脚板底下出新闻”。为了采访方便,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哪里有新闻线索,他的“新闻采访车”就出现在哪里。一天,他听说排市后山有个养山鸡专业户的事迹感人,连忙骑车去采访,返回时一只轮胎破了,便推车走了10多公里,到家后连夜赶写稿子,很快见了报。叶祥东说:“搞新闻的人,不仅要练好脚功和手功,还要练好耳功和眼功,善于从‘寻常’中抓住‘…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报》今年2月13日刊登了新疆军区新闻干事罗顺裕拍摄的一组《送年货·上哨所》的新闻照片。画面上,高高的雪山,皑皑的白雪,马拉爬犁风雪跋涉,官兵协力战风斗寒,一路吃雪解渴,烤饼充饥,历尽艰险把年货送到边防哨所,换来战士们的欢颜和感动。一组照片,每一个瞬间都是那么真实感人,强烈地冲击着人的视觉神经,震撼着人的心弦,确实让人折服作者敏锐的“新闻眼”和不畏艰险的“硬脚板”。这是一组亲历一线,顶风冒雪,吃苦受累而获得的优秀照片。作者冒着零下34摄氏度的严寒,随着边防团的“年货运送队”,风雪跋涉上哨所,用…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只讲一个问题,即新闻作品的风格问题。名记者必然有自己的风格,没有风格成不了名记者,这是一条规律。仅仅是写稿多,没有风格,几天不见报,读者就记不住你了;或者虽然记住了你的名字,却记不起你的作品。有时读者会说某某记者“见报不少”;但问起“他都写了些什么稿?”回答是“记不起来了”。记者要成名,没有见报的数量显然是不行的,但如果没有自己的代表作,没有让读者过目难忘并剪贴下来反复欣赏的作品也是不行的。没有代表作,对记者特别是资深记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一、什么是风格什么是风格?风格就是作者的个…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的一天,当看到我的第一篇稿被刊登在驻地《奎屯晨报》上时,高兴的泪水顿时模糊了我的双眼,这可是我当新闻报道员4个多月以来取得的第一个成绩呀!高兴之余的我,看着这篇消息,同时不得不深思:为什么大体相同的稿子一个月前投去一点回音也没有,而这次却得到编辑的青睐?一天上午,《奎屯晨报》编辑部刘主任来我部为函授学员授课,他在收集我们学员写的新闻稿件时,给我们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有一天,一个小伙子一次给我送了21篇稿件。我抱着对他负责的态度看了每一篇,虽说其中有几篇稿件的新闻价值不错,但都没有写精。我觉得这小伙子对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