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格非的先锋小说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叙事结构:"迷舟"式叙述、纯虚拟的叙事游戏和罗生门式的多重角度叙述。在格非笔下,生活是无中心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迷宫。他小说中的时间是碎片化的,是孤立的一个个瞬间,他不提供对生活的整体性认识,也无意于总结历史的客观规律,他对历史的表现,往往成为某种"戏仿"。他的小说往往传达出这样一种认识:人生充满偶然,意外造就历史。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格非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其作品的意义和一般结构模式.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格非小说中"桥”这一意象,展示格非对世界真实性的追问历程,而该历程对其小说的形式演变有着密切关系;第二部分从小说的事件排列方式、事件间相互关系及故事走向归结出格非小说的"桔形结构”模式;第三部分对后新潮小说做出概括性评价,认为形式实验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表现了作家对"真实性”这一美学问题的新一轮探索.  相似文献   

3.
格非是一个喜欢沉思、具有怀疑精神的作家,他眼中的世界既包含荒诞又存在美好,他怀疑和企图反抗这个世界但同时又喜爱并且臣服于它。同样,格非笔下的主人公们常常挣扎在记忆和想象之间,从他们身上,我们发现格非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看待和思考各种问题。荒诞是格非小说关键词,它从遗忘、死亡、分裂三个方面展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4.
《月落荒寺》是格非2019年出版的小说,与20世纪90年代的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有着内在的隐秘联系。若将这两部作品与“江南三部曲”、《隐身衣》等作品连接起来,一条贯穿格非二十多年创作的脉络已然显现。梳理格非写作的发生、变化、定点、转换、现状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发展,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格非与世界建立的联系,对世界的阐释,对存在的追思,以及他赋予它们的文学形式。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他以“知识分子”的群像进行“自我”塑造,探寻自我存在的边际,通过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思考,去感知、了解、接受、认同并建立真实的自我,这是格非的哲学,也是他滋养在文学中的精神内核。这样缜密且具有系统性的思维和布局让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5.
格非在《褐色鸟群》中首先设定了一个前提:"我"的记忆出现阻梗,从而揭示了记忆的不可靠;叙事的套层和圆圈式的重复揭示叙事的不可靠;在文本后面,是格非和读者的现实世界,最后在格非的层层质疑和诱导下,不仅文本内的一切值得去质疑和否定,读者最终会突破文本,走出来开始关照周围的经验世界。于是格非的彻底的否定,即反讽就实现了。  相似文献   

6.
女性作为格非创作的关键词之一,成为解读格非及其作品不可或缺的一个视角,在他的新作《望春风》中塑造的众多女性人物,她们的创造透示了格非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的态度和观念,本文将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作品中的重要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揭示格非女性书写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7.
镜子作为认识自我的工具,任时世变迁仍不断流传,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也不例外。儿童文学中的"镜子"以各自不同的形式折射出作家们对"自我"和"他者"的思考。它不仅帮助主体确认自我形象,引导主体自我反省,而且也担当着"他人之眼"的角色——镜子被视作为外部要求的传达者,将权威的社会准则加之于个人身上。此外,镜子还通过反射和相似的形象,对真实这一概念提出了挑战,在"有形"之中印证着"无形"世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苏轼"醉酒"借用了庄子对人生的虚无主义态度,以排遣因仕途不顺而积聚在胸的愤懑;辛弃疾的"醉酒"里分明有无法实现"看试手,补天裂"的苦闷,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两首词艺术追求不同,反映的作品主体的个性特征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是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的亮丽表现使得"中国模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谈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尽管以独立自主、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和谐共赢为本质特征的"中国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走向现代化的思路和发展范式,但它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中国模式"不具有普世价值,它不能被简单复制和过度吹捧,它应该在与世界其它模式的共生与相互借鉴中丰富、完善并发展自己,这才是我们应该秉持的理性态度。  相似文献   

10.
数学梦想     
"数学"一词是由"mathematics"翻译而来的,词源上并不联系着数量和图形,而是更接近于求知和思考方法的意思.一直以来困扰着我们,让我们觉得很难学的"算术"或"数学",原来并非数学的本质.真正的数学处处蕴藏着发现的喜悦.数学是一栋自有史以来就不断被创造、被丰富的宏伟的思想"建筑".有的部分正经历着大改造,有的部分相对完善,也有的部分眼下正在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傅干《注坡词》是苏轼词最早的笺注本,龙榆生的《东坡乐府笺》除对其大量采录外,还作了必要的增补和订正,但也有漏收及沿袭讹误之处。它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作者不易,笺释家尤难"之说,也警示我们在古籍整理中必须确保严谨、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保育"一词释义中出现的"精心"和"经心"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查阅工具书和检索语料库,我们发现,"精心"与"经心"在词性和词义方面都不相同。"精心"是形容词,它强调是"态度认真细致;"而"经心"是动词,它强调的是"把……放在心上",二者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13.
《潜书》汇集了众多的社会文化词",儒"类词便是其一。唐甄在文本中通过对"拘儒"、"鄙儒"、"浅儒"、"小儒"、"腐儒"、"懦儒"等后儒的批判,系统阐释了其修身与治天下一体、心性与事功一源、治学与为政合一的儒道文化观,充分体现了唐甄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同时,加强对《潜书》"儒"类词的系统考察,不但有助于高扬传统儒道精神,启发今人关于社会责任的思考与担当,亦将进一步拓展唐甄思想研究的领域和空间。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对法家思想及实践所造成的历史教训有着深刻的反思。对"势"、"法""、术"等法家思想,《淮南子》在批判中有所扬弃,并且以理性的政治态度进行了汲取和融合。以法家思想及实践作为政治思考的参照物,《淮南子》着眼于"治道"与"治术",构建起了"多元并存,理性融会"的混合型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陆焱 《海南教育》2014,(9):58-58
我们都知道,"感恩"是舶来词,最初源自基督教教义,是一个带有浓烈宗教色彩的概念。在英国很多古老教堂的石墙上至今仍然雕刻着"思考"与"感恩"二词。"感恩"在牛津字典里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而在我国汉文化中,"感恩"一词出自晋代文豪潘岳《关中》诗"观遂虎奋,感恩输力",亦取"感戴恩德"之意,体现着一种报答的情愫。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虚拟世界不但承载了越来越多现实世界的情感投射和价值创造,也越来越多的遭遇了现实世界的恶意恶行;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已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投影,更是具有自身独特性质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立法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格非的抒情性描写与作家对生存现实的感知相联系,表明了作家对破碎现实悲悼和超越的双重态度,同时回荡着悲伤和喜悦的双重旋律。这双重旋律互为表里,表明了人类的某种悲剧性处境以及作家对这种悲剧性处境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安娣"(Aunty)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华语中特有的社会称谓语,用以指称女性长辈。本文分析了其来源及其语义范围,并通过对中学生和成年人两组问卷调查的分析,来探讨调查对象对"安娣"一词的态度及其使用情况。此外,"安娣"一词近年来开始有语义范围扩大的趋势,可以受"很"的修饰,并且带上贬义的色彩,而与之相应的"安哥"(Uncle)一词也有类似的发展趋势。反观较书面化的"阿姨"、"叔叔"等社会称谓语,却没有类似的语义发展。本文探讨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并从语言变异的角度分析了"安娣"与"阿姨"在马来西亚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教师对高考科目设置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其任教科目的影响。数学教师与外语教师,物化生教师与政史地教师对"统考科目设置"的态度差异显著,更多的数学与物化生等理科教师不赞同把外语作为统考科目。对"高考各科目权重"的态度,大多数教师选择所任教科目权重大的科目设置模式。对"非统考科目如何设考",仅有"主科"教师与"副科"教师维度呈现显著差异,虽然更多的"副科"教师希望分科设考以体现各科的学科地位,但是,更多的"副科"教师同时希望以综合科目的方式维持其作为高考科目的地位,而更多的"主科"教师认为在保持"主科"统考科目地位前提下可以实行"副科"选考。  相似文献   

20.
格非“乌托邦三部曲”的相继出版,引发文坛热议,“乌托邦”与“知识分子写作”成为格非小说评论的两个关键词。格非对中国百年来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当前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精神难题“失实求似”式的书写和寓言化的反思也成为批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格非“乌托邦三部曲”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的深入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格非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困境和出路等问题的思考,并可以从其建构的乌托邦寓言中开掘出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焦虑症”的精神传承和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