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语文第三册《鲁迅的治学方法》一课中,作者郭预衡援引鲁迅的一句话:“中国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古人告诉我们唐如何盛,明如何佳,其实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此种物件,都须补其华袞,示人本相。庶青年不再乌烟瘴气,莫名其妙。”其中“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一句,课文无注,原文无注,查无从查,多年来诚为教学难点。唐室为何有胡气?何为胡气?明怎是无赖儿郎?教师茫然,学生茫然.每逢教学此课,学生发诘此句,教  相似文献   

2.
鲁迅对于“文字狱的大略,是早经知道了一些的,”而对它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则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鲁迅当时专门考查了中国的文祸史,并希望有人来编写一部这样的历史,以“示人本相。”他强调“集中国文字狱史料,此举极紧要。”鲁迅为什么这样重视这个工作呢?这是因为当时革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期中考试,女儿的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题被扣分,那道题是:"鲁迅先生的一字胡表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对这个句子怎样理解,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它是一个反语,句中“文明人”实质上是“野蛮人”、“伟大”等同于“罪恶”,鲁迅先生在此是运用“反语”进行“讽刺”(见《中国教育大辞典·语文分册》“反语”修辞一栏)。另一种观点与此相反,认为它应是一个正语,理解为: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枪弹的攒射中,是一种惊心动魄的伟大。句中的“这”是复指主语,复指“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攒射中”这一场面,鲁迅先生这句话是从正面来肯定刘和珍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谁? 这是近年来人们一直试图回答但又很难回答的问题.小时候,淘气的鲁迅是亲邻眼中的“胡羊尾巴”;成家立业以后,发妻朱安和“小朋友”们敬重而又不乏亲切地称他为“大先生”;《两地书》时期,鲁迅内心深处最温柔的一面被唤醒,并外化为可爱的“白象”;他不修边幅,常常是一副蓬头模样示人,所以,在朋友圈子里又有“猫头鹰”的绰号;透过鲁迅异类而充满反抗性的文章,瞿秋白发现他是喝着狼奶长大的“莱谟斯”;在自题诗中,他甘愿做一头俯首劳作的“孺子牛”;在崇拜者眼中他是旗手、战士、先驱、导师、革命家;在敌对者眼中他又变成“世故老人”、“持矛把盾”的好斗者、以骂人为乐趣的无聊“小人”、“掮客”、“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可以说,遵循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迁延流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活的不同侧面,鲁迅的“影像”一路如走马灯般“播撒”、“延异”,也充满了层层叠叠的矛盾、悖论与谬误.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我已教过多遍了,但每教一遍都有新的体会,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小说创作手法的精妙。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花白胡子等人花白胡子在小说中具有重要作用。请看小说第三部分的描写。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作者突出了“花白胡子”这一特征,意在突出其年龄大,是一位老者。在众多的客人当中,只有花白胡子询问华老栓的身体状况,这与其说是花白胡子关心老栓,倒不如说花白胡…  相似文献   

7.
现在,一瓶“鲁迅纪念酒”一直放在我的书桌上。酒瓶是一尊方形古铜色的鲁迅塑像。“鲁迅先生”每天“督促”着我,这瓶酒是鲁迅的儿子送给我的。……前年暑假,我在北京旅游,爸爸带我去拜访了鲁迅的儿子——周海婴。  相似文献   

8.
在著名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这篇战斗性杂文中,其讽刺艺术,使“三性”(真实性,社会性和艺术性)原则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从总体上看,正如鲁迅自己所云:“偏要在庄严高尚的假面上拨它一拨”(《华盖集续编·小引》)本文正运用这种“拨它一拨”的方式,褫其华衮,示人本相,形成讽刺,使读者从被贬斥、否定的丑恶事物中,认识社会,受到教益,获取愉悦。那么,这篇杂文运用了哪些讽刺艺术手法呢?又是如何通过讽刺手段来撕破形形色色的社会丑类的伪装,还其本来面目,达到讽刺目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在文体上是历史小说的创新。关于历史小说这一文学体裁,鲁迅先生在他的《故事新编·序言》中曾有这样的界定:一类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的所谓“教授小说”;还是一类就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称之为历史题材小说。前一类也就是传统的历史小说,用史家笔法创作,鲁迅先生认为它“很难组织”;后一类的历史题材小说,就是《故事新编》的八篇,表现出与传统历史小说截然不同的风格——鲁迅先生自称为“油滑”的。这一类小说,是一种崭新的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10.
这篇短诗是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写的 ,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过后不到半个月……鲁迅先生在逝世前不久写的一篇题目叫做《死》的文章里叮嘱过 :在他死后 ,叫我们“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叫我们“忘记”他 ,“管自己生活……”。想想看 ,鲁迅先生为人民革命事业艰苦卓绝地战斗了一生 ,并没有半点个人主义的念头。生前和敌人战斗 ,临死想到的不是个人的身后名而是告诫人民要警惕敌人 ,努力奋斗。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伟大战士。对于这样的战士 ,人民能忘记他吗 ?由于纪念鲁迅先生产生的以上这样一些思想和情…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时,当讲到“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一句的注释“[烂熳]即烂漫”和“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的注释“[模胡]即模糊”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我:“老师,在这些词语的注释中,既然现在常用的是后者,那么,为什么不直接用后者,而非要在文中运用前者,再在课文下面作这类累赘的注释呢?”  相似文献   

12.
“……似的”在文学作品中是个很常见的短语,虽然从1982年陆俭明先生《析“像……似的”》发表以来,人们对这一短语作了很多研究,但大多是对其语义进行分析,很少有人对其功能作全面的考察。全文考察了鲁迅三部小说集中所有的短语“……似的”,并从组合功能、句法功能、语用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旨在进一步全面地认识这一短语的性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育》2006,(8):55-57
浓密的眉毛,和鲁迅极其相似的一字胡,每次被人介绍时,名字之前也总是会被加上“鲁迅长孙”四字……已过50岁的周令飞虽然过去偶有为其祖父盛名所累的感觉,但现在整天为了”鲁迅”之名而奔忙。[编按]  相似文献   

14.
我对你刊去年第六期发表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学习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一文,有两点意见:(一)文章说鲁迅赴日本国学时,“先在东京弘文书院补习日语”.“弘文书院”可能是“弘文学院”之误.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提到了这所学校,他说:“……入学的地方,是嘉纳先生所设立的东京的弘文学院”.现在保存在绍兴鲁迅纪念馆的由该校发  相似文献   

15.
一 品读肖像描写,看闰土 师:有这样一个人。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知道他是谁吗?生:鲁迅。师:(出示鲁迅照片)看来,单元导读中这一段描述牢牢地抓住了鲁迅的肖像特点。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大部分学生甚至一部分老师的眼中,“鲁迅”几乎可以和“枯燥”画上等号。学生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懂、读了有什么用;老师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教了有什么用……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片面认识、教师对鲁迅作品的处理不当,使鲁迅作品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钱理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鲁迅文学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位兼具丰富语文教学经验和深厚语文教育理论知识的语文教育家。  相似文献   

17.
对于鲁迅先生提出的“三国气”和“水浒气”,王学泰先生认为是“游民气”,本文从人物的社会定位入手,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是英雄,《水浒传》人物是豪侠,二者有相同之处,但是不可一概而论。所谓的“三国气”和“水浒气”.实质上是“英雄气”和“豪侠气”。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材五年制第六册《三味书屋》一课,讲述了鲁迅先生小时在三味书屋学习的故事。鲁迅先生为料理家务,往返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一次迟到受到了寿镜吾老先生的批评,于是鲁迅在书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从此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文中对“早”字有几句形象生动的描述,“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衬托出鲁迅先生把“早”字刻进心里的暗暗决心。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对学生进行严以律己、遵守时间教育的好教材。笔者教学这一课,紧抓“早”而设计教程理解内容,紧扣“早”而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围绕“学…  相似文献   

19.
《给颜黎民的信》现选入六年制小语第11册,鲁迅先生在信中,针对颜黎民来信提到的问题,讲了四件事,在四件事情中,重点讲了应该怎样读书这件事。那么,鲁迅先生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毛泽东同志在《论鲁迅》一文中说过:“鲁迅……随时教育着训练着他所领导下的文学青年,教他们坚决斗争,打先锋,开辟自己的路。”联系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我感到鲁迅在信中通过谈“怎样读书”,其目的是要青年们“坚决斗争,打先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已有压倒传统文化的趋势,年轻人喜欢穿韩服、看日本动漫、吃肯德基、过洋节……这一现状令人不无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